铜仁地区德江县共和土家族乡

2012-07-10 14:50  

  

鸟瞰共和乡

  【概况】

  共和土家族乡地处大娄山山脉乌江西岸、德江县城东南部,东与长堡乡、潮砥镇隔江相望,东南连潮砥镇,东北接长堡乡,南与思南县鹦鹉溪镇交界,西与堰塘乡毗邻,西北与青龙镇相连,北与稳坪镇接壤,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乡人民政府驻牛渡滩街上,电话区号0856,邮政编码565205,距县城18千米。

  共和土家族乡明清时期,分别隶属安化县水村图第八甲,德江图第一甲、第五甲、第七甲、大堡图第二甲,务川县隘头图第四甲。国民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在撤府建县中境内隶属东二区。二十四年六月,境内推行保甲制度,设18个保。二十六年十一月,省订正各县等级,境内原设乡合并为牛渡、共和乡。三十年七月,撤销区、乡,改行联保保甲制,境内设牛渡、共和两个联保,辖18个保。三十二年,联保改设为乡,牛渡与共和合并建立共和乡,乡公所驻牛渡滩街上。1950年2月4日,建立城关一区,辖共和乡。1953年1月,共和乡分设为板桥、瓦厂、共和、晨溪4个小乡,隶属于共和区。1956年,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共和区,晨溪乡合并到共和乡,拨属城关区。1958年11月,建立城关人民公社,板桥、瓦厂合并设立金星管理区,共和乡也改设为生产管理区。1961年9月,撤销城关人民公社,复名为区。原金星、共和生产管理区合并建立共和公社。中坝设公社隶属潮砥区。1963年3月,共和公社分设为共和、板桥、瓦厂3个公社,隶属城关区。1984年12月26日,板桥乡改名为曾家坝乡、瓦厂乡改名为银丝乡。1988年,撤销银丝乡,建立银丝土家族乡。1992年10月,建镇并乡撤区中,撤销原共和乡、曾家坝乡、银丝土家族乡和潮砥区上中坝土家族乡,合并建立科局级共和土家族乡。

  共和土家族乡总面积105.08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7个居民组155个村组,共0.6万户2.43万人。境内居住着土家、苗、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以土家族为主,达1.95万人,占80.25%。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3℃,年均日照时数941.4小时,有效积温≥5274℃,平均太阳总辐射80千卡/平方厘米,年降雨量1183毫米,无霜期301天。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特级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硫铁矿、土陶泥、硅石矿等。境内特有的乌江奇石,已吸引广西、北京、香港等地的客商前来开发。境内河道属长江水系乌江大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乌江,流经境内上坪、姜家渡、胜利、白果、和平、茶坨、新黔、三联等8个村,长22.5千米。主要河道有乌江支流埋鞋溪、牛渡滩河、板桥河、展溪河等4条,总长41千米。

  共和土家族乡物产繁多,名特荟萃。有银丝洋芋片,以“脆、香、可口”而闻名各地,深受土家人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茶坨花提蓝采用共和土家人民祖传工艺制作,工艺精细,用材讲究,品种繁多,色泽亮丽,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欣赏价值。当地姑娘出嫁时都要用花提蓝作陪嫁,以显荣华富贵和吉祥。转山蒲扇纯天然的棕叶心儿、纯正的手工艺,是当之无愧的手工艺精品、土特产精品,是共和土家人世代的文化艺术结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银丝洋芋片                               转山蒲扇

  【经济发展】

  2011年末,全乡地方生产总值达9438万元,粮食总产量达8543吨,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2254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7972万元,其中:畜牧产值达42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6.25元。

山羊养殖

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

金银花

  近年来,共和土家族乡在青杠堡建设科技扶贫种草养羊中心示范场,在街上、银丝等村建成7个标准化山羊养殖小区,人工种草面积1.5万亩;利用曾家坝独有的交通、气候、地理等自然资源优势,建设了150亩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303省道、乌江沿线发展竹子种植2000亩,脐橙、空心李1200亩,蔬菜、经果林初具规模化;在牛渡河流域7个村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建设、高质量实施石漠化精品治理工程,发展金银花3680亩。

工业园区

  共和是德江县重点打造3个工业园区之一,现已建成以辖区内贵州资兆建材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工业体系。截止2011年,全乡工业增加值2.28亿元,比上年增加15%。

  【社会发展】

  截至2011年末,全乡累计造林25730.81万亩,其中防护林11000亩,经济林300亩,竹林2600亩,农户住宅四旁树木12万株,林木覆盖率49.8%,活立木蓄积量1.1万立方米;改良草地达6650亩、人工种草达3350亩。

乡间民居

  全乡91.5%以上群众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95%以上群众饮水有保障。目前,共修建100m³以上大型人畜饮水池18个,小型人畜饮水水池306个。
2011年,全乡拥有35千伏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250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6条,总长度101.19千米,用电负荷1.01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83.59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98%,供电可靠率为99.54%。

  全乡现已形成由公路、水路等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网络。303省道过境23公里;农村公路列养里程84.42千米,共21条;公路站1个。境内通航河道1条为乌江,总长22.5千米,为C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180吨级船舶。80万吨级德江港口建在白果村下角组。

  截止2011年末,境内有幼儿园1所,小学13所,初中1所,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卫生院1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15万人,参保率88.11%;有乡级综合文化站1个,村级农家书屋6个,群众健身篮球场1个,远程教育站点13个,落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230户,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于2011年 7月开通有线电视,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200户。该乡每年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篮球赛                              巧媳妇竞技赛

共享和谐

  【民族文化】

  共和土家族乡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区位和民族特色,孕育了独特、淳朴而浓厚的文化;而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构造,孕育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百年石拱桥                               神奇花莲洞

  土家族过年 土家族人过年有过小年、大年之分。小年是指腊月三十。俗话说,麻雀都有三十夜,土家族人对小年很看重,每逢过小年都要赶回家,全家团聚吃年夜饭。大年是指正月十四,在吃晚饭前,大人会安排小孩去挖土虫儿、印毛虫儿、爆革蚤、丘老鹰,给果树茫(谐音,喂的意思)粑粑等等,寓意除去害虫、吓跑老鹰等猛禽、果树挂果很好的意思。晚饭过后,在房子四周放上一排排的油木桩(浸满松油的松树枝,或松油),晚上点燃称为放亮亮,也称排排亮,放亮亮时致少要放一团火炮。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再到山林中找油木桩(或松油)来放亮亮了,而是用蜡烛来代替,在放火炮的同时,还要加放烟花,放得越多,预示当年的鸿运越好。讲究的人家,天察黑时才用桐油灯盏到祖坟上放亮亮。

  宦家沟百年老宅  走进宦家沟,就像走入一幅内容丰富淳朴的土家风情画中。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寨中被参天古树围绕的一幢百年老宅,据说始建于清王朝咸丰年间,房屋建材以柏木为主。房顶青瓦覆盖、飞桅翘角,镶以双龙戏珠;墙上饰以彩绘墙饰,给人种柔和壮丽的曲线。神龛、窗户、门墩、床、橱柜、箱子、洗脸架、八仙桌等均雕刻有精美的吉祥图案,局部采用镂空雕法,做工精细,技艺精湛,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当时颇为新潮。房屋左边残存一座吊脚楼。整个房屋的阶檐、院坝用青石铺就,阶檐条石和正对大门的石阶梯上均雕有卷草,从中可看到当年房屋的辉煌。古宅在大跃进期间被征用为集体食堂,光绪年间悬挂在大门上的扁额“宁静致远”四个大字已被石灰覆盖,写上了“城关公社金星管理区焕河生产队第四饭厅”的字样。据说在寨子右边有一个龙门,那是当时进寨的唯一通道,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人为毁坏。现在寨子右边几棵参天大树下,依稀可看到当年龙门的影子。

  板桥百年石拱桥  据说清王朝光绪年间,当地财主(姓陈,名不详)年过半百无子嗣,情急之下多方求神问卦,告之需多行善事才能有子嗣。当时潮砥、牛渡滩一带到德江只有唯一一条官道,即:途经杀人坳、拖船丫、过黄腊平处板桥河,经“长脸上”上吴家坳,到猪槽下,再到德江。由于当时板桥河上无桥,涨水时行人无法经过,只得滞留在当地,非常不方便。陈财主经实地考察、反复考虑,最后决定在板桥河黄腊平处修建一座石拱桥,以方便行人过河。经过三年的努力,陈财主破尽家财,终于将桥建好。建好的桥宽4米,高约12米,跨度长20米,桥正中悬挂一把斩龙剑。在末通公路时期,该桥一直承担着潮砥、牛渡滩至德江人行物流的重任。

  响水洞 为共和境内乌江最大支流牛渡河的源头,有左右两个洞,洞口左低右高,仅一石之隔。两个洞的水出来后汇合在一起,奔流而下,十里闻声,响水洞因而得名。

响水洞

  神奇花莲洞 牛渡河从响水洞源头奔流而下,经横石梁、牛渡滩,流入花莲洞,从地下暗道注入乌江。前来考察的法国专家给予该洞很高评价。

  (图文资料来源:共和土家族乡政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