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市坪苗族仡佬族乡

2012-08-22 16:20作者:韩志英  

  【概况】

  市坪苗族仡佬族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东南部,距县城88公里,地处东经107°34'至107°41',北纬28°13′至28°20′之间,东接凤冈县土溪镇和新建乡,南连谢坝仡佬族苗族乡,西邻流渡镇,北靠中观镇和务川县黄都镇。境内多丘陵小平坝,有“二十四坝”之称。主要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兼若干低矮山峦,周边翠峦叠障,山峰耸立,属典型的喀斯特漏斗型地貌。河流主要呈南北向,流程较短,最后消失,形成伏流,或以明河流出境外。

  解放初期,市坪归属谢坝区管辖。1958年,谢坝区合并入流渡区,设市坪、河渡两公社。1981年8月,恢复谢坝区建制,市坪、河渡两公社仍属其管辖,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9月,成立市坪仡佬族苗族乡和河渡苗族仡佬族乡。1992年7月,撤区并乡,市坪、河渡两民族乡合并建立市坪苗族仡佬族乡,辖市坪、河渡两管理区。1997年7月增设龙坪、粗石管理区。全乡共为4个管理区,下辖 18个村,152个村民组。2003年8月撤管理区合并行政村,设市坪、龙坪、河渡、粗石4个村,58个村民组。乡政府所在地市坪场海拔1040米,年积温5027.5C,无霜期280天;年降雨量1072mm,年均日照时间1067小时。得天独厚的森林植被,如天然网吧,气候温和,景色宜人。2010年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2012年获“全国绿色名乡”称号,目前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

  全乡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6.2%,152个自然村寨,4716户,22197人。市坪乡居民都是湖广、江西和四川籍移民,其于明清时期迁入市坪定居。少数民族人口1933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7.1%,其中苗族人口9825人,仡佬族人口9483人,其他少数民族如壮族、彝族、土家族、侗族等26人,均为女性,是近年来婚迁而入。各族群众交错居住,分布全乡。苗族、仡佬族两大主要民族,都是以同姓结寨而居,苗族主要以王姓、吴姓、何姓,仡佬族主要以李姓、申姓、张姓、韩姓人口居多。

  【经济发展】

  市坪乡是高山农业乡镇,主要产业有烤烟、茶叶、水稻、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和蔬菜等,同时还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市坪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

  近几年来,全乡通村油路9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完成17公里,通组路硬化8公里。建成沼气池3264口,改水改厕1140余户,美化庭院631户,完成4个村50个组电网改造,实施村村通电视3122户,建村组活动中心1个,农家书屋5个,远程教育点 7个,有民族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4所,民办幼儿园1所,对边远贫困中学生实行寄宿制,乡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营养餐计划等政策,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辍学率2.6%,“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升。设文化站1个,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家喻户晓,群众参合率达96.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达99.1%,农业税减免100%,全面实施各项惠农政策。集镇及周边村寨已安装广播,电视、电话普及到户,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逐步走进农村家庭。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电话,户户通水通电,生活较为方便。以中小学为平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收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编撰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本《苗乡仡寨情》,举办丰富多彩文化活动,选送民族原生态歌舞到省市县演出,通过各种形式弘扬、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宣传市坪,推介市坪,发展市坪。

  【民族文化】

  市坪苗族仡佬族的建筑,绝大部分都为木质结构,屋顶盖瓦,屋檐垛脊,一楼一底,亦称“高架板壁房”。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木材紧缺,多改为砖木结构,但檩子、橡木、门窗、柱头、楼板仍用木料,墙壁则以砖代木,90年代以后,住房主体为钢筋混泥土,只有门窗大多仍用木料。

  四列三间高架板房,正中一间叫堂屋,一般比两边住房大一尺左右。堂屋前壁向内退五尺左右,呈“凹”字形的地面叫“吞阁儿”或“吞口儿”,“凹”字形前壁的正中留高2.5米,宽1.1米的大门,大门为两扇窗子,有的留一洞窗,有的两洞窗,窗心整体为田字格,中间为万字格。古老住房的窗子还用木料精心雕刻为花窗、或珍禽、或怪兽、或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堂屋后壁为香火,香火下方摆八仙桌一张,平时作摆设,节日则作祭祀祖宗(称“叫老人”)时摆放祭品、食物之用。堂屋一般空起,只在婚嫁丧葬或寿诞宴请时使用。堂屋两边的房间则用木板隔作厨房和卧室。除四列三间正房外,大部份居民还于正房两头前面建吊脚式的环房(也称厢房)。环房三列、两列不等,每列三柱、四柱的居多,也有五柱的,但无论几柱,总有一柱不落地,故称吊脚楼,每逢农闲,妇女们多于“吊脚楼”做针线活。

  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市坪苗乡除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还有七月过月半的习俗。过月半一般为农业七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各个姓氏皆依习俗而定。过月半时,已婚妇女无论年龄大小,娘家父母或兄弟都接来一同过。清明、中秋、重阳这三个节日中,农家户户都兴打糍粑,并都要给至亲,特别是已婚妇女的娘家送去。农历六月十九日为赶香会,从前,一般妇女,特别是十六岁以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平时都不准赶场,只有等到香会这天,买些香烛到各庙宇去烧,趁此机会买些针头麻线或自己所需物品回家。解放以来,妇女都解放了,不但赶场,就是外出务工也是大姑娘、小媳妇占多数。赶香会的习俗仍然沿袭下来,每逢六月十九这一天,各大小庙宇赶香会,烧香拜佛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民族歌舞主要有采茶歌、傩戏舞、花灯舞、狮子舞、竹杆舞、龙灯、唢呐、山歌。饮食主要有大米和玉米,习称“两糙饭”,饮食、服饰基本是汉苗不分,大同小异,皆为汉装,没有特殊标志的民族服饰。较为独特的食用制品有灰豆腐果、辣椒酱、糍粑、酱爆肉、刨汤肉等。主要工艺品有连草坝、水打坝的土制碗、土制坛、土制烟斗、酒壶等。由于封山育林,燃料缺乏,此工艺已渐行渐远。另有竹篾制品如箩篼、背篼、箢篼、米筛、竹蓆、晒蓆和纸厂沟人工造纸(主要是火纸)等。

  阳戏 傩戏的一种,“傩”是一种古代的礼仪,它源于原始时代的歌舞,又从舞蹈中分离出来,还原成舞蹈和戏剧,这种独特风格的活动延续了两三千年之久。从先秦至明清的各类礼书。“傩”源于巫,其意为“驱逐疠鬼”或“驱邪纳吉”。民间把傩戏分为阴戏和阳戏两种。以酬神和驱邪为主的叫阴戏,表演形式如“冲锣”、“杀铧”、“关花”、“破八庙”等;以娱人和纳吉为主的叫阳戏,表演形式以“孙猴戏二郎”为主,在市坪乡四村八寨流传,并被乡民视为神圣的说唱舞蹈。阳戏还分为“舞阳花戏”、“舞阳神戏,还阳戏,还原戏”。在造型上趋向于世俗化、地域化,民族化和脸谱化。面具原始粗犷,质朴、稚拙,风格浑厚。艺术特征上写实性较强,特别注重不同角色性格的深层刻画,通过独特古朴的艺术造型,凝重神秘的面具特征渲染气氛,增添神秘色彩。

  市坪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龙桥阁天生桥、龙女洞、刀塘共青湖 、环路沟大渠、申家申祐祠、韩家湾兴隆庵、庙坝青云阁和吐香坝千亩茶海。市坪阁楼、古墓、木雕等栩栩如生,独具风格,彰显民族特色。

  申佑祠 又名申家祠堂,座落于市坪乡龙坪村申家,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32年)八月,系市坪申姓宗祠,占地710平方米,由上下殿并左右厢房构成,呈“井”字状建筑。天井以石铺成,建筑工艺讲究。上殿首悬明嘉靖帝御赐“忠孝名臣”匾;次悬“忠孝传家”匾;两边有清人所书“独全忠孝义推祖为大道完人,共对君亲师问孰是彝论至德”硬联。上殿曾有申佑神像和“大道完人”金字匾,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2003年10月,被市文物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殿已重建复原。

  龙桥飞阁 位于市坪南境公路西侧,三面环山,东西飞架于天堑之上,又名龙桥,两岸悬崖陡峭,绿树掩映,桥面与石拱小桥无异,足可供人行往来;东端连接小山,过桥拾级而上,便到山顶。山上原存寺庙名叫龙桥阁,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20世纪80年代,又在旧址新建一凉亭式小庙。桥下,来自南面山谷的小溪流过深涧,潺潺有声,消失在西南侧的岩洞里。其洞即龙宫;洞内幽深、空阔、曲折、景象迷人。

  柏杨环路沟大渠 全长约4公里,建于2007-2009年,沟渠源于麻王洞,经三条隧道约400米,沿环路沟陡峭山崖,盘旋流于分水丫,耗资400余万元。其渠建于险峰之颠,悬崖之旁,工程雄奇壮观,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堪称“苗乡红旗渠”。

  (图文资料来源:市坪苗族仡佬族乡政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