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

2012-12-07 15:08作者:吴晓婧  

  【概况】

  高坡因“地高”而得名,建于1953年,位于贵阳市东南端,处北纬26˚11'—26˚19',东经106˚46'—106˚53'。距离省会贵阳市中心区51公里,距花溪区政府所在地31公里,地处花溪与龙里、惠水三县(区)交界处,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21个村民组,87个自然村寨。耕地面积15532亩,总人口22925人,其中苗族占71%、汉族占26%布依族占3%。全乡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达1712.1米,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区,乡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民间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的潜力巨大。

    高坡因“特色”而闻名,一是独特的苗族风情。高坡乡主体民族主要是苗族,是黔中苗族的代表,称为红簪苗或背牌苗,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二是高坡集高原台地、梯田风光、峡谷风景、石林地貌等多种天然地理生态环境一体。三是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年平均气温12.5℃—14℃,年积温为4300℃—5100℃,爽爽贵阳,浪漫花溪,凉爽高坡,适宜避暑。四是有背牌、挑花、刺绣、芦笙等民族特色产品,有黑毛猪、红米等地方特色食品。

    高坡因“贫困”而知名,高坡在花溪区或者贵阳市的“知名度”犹如贵州在全国,是贫困和落后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和部门历来十分关心高坡经济社会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高坡,给高坡带来了希望。

  【经济发展】

  自建乡以来,高坡主要以农业为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高坡,激发了苗乡人民的干劲,振奋了苗乡人民的精神,坚定了苗乡人民建设高坡的信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下,高坡人民做出了不懈努力,经济在不断的增长。在种植业方面: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经济作物逐步在扩散,主要经济作物有红米、乌米、小慈菇、蔬菜、油菜籽、辣椒、西红柿等,建成了红米基地、蔬菜基地;在养殖业方面:高坡以养殖黑毛猪、草地鸡为主,以养殖水牛、山羊等为辅,着力打造黑毛猪之乡,培育支柱产业,打造出高坡自己的品牌产业;在旅游业方面:高坡的旅游资源丰富,红岩峡谷、云顶草场、甲定洞葬、石门梯田、高寨云盘、水塘悬棺摆弓岩瀑布等优美的人文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高坡的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增长,最令高坡人民兴奋的是,高坡引进了中国水利水电顾问集团贵阳院投资开发高坡风能资源,利用天然能源带动高坡经济的发展,带着高坡人民奔小康。

  截止2011年底,全乡生产总值完成14557万元,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576万元,增长1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1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07万元;招商引资完成30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00元。

云顶风能电场

高坡石门梯田风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高寨云盘迹

红岩峡谷风光

高坡特色黑毛猪

高坡云顶草原

  【社会事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很大突破。目前,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9个,藏书4万余册;村级广播设备19套;6个村通有线电视;全乡“户户通”广播电视率达85%;文物保护单位6处;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86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8所,在校生1856人,专任教师1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小升初升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79人,专任教师4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5%;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8所;村级综合楼18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有参合农民13716人,参合率为92.76%;2011年底,争取上级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了11个村共计23公里通村道路的新建和改建,全乡已达到村村通路,村村通串寨(户)路,交通路网点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争取区级小城镇建设资金63万元对集镇硬化进行了彻底改造,解决了近二十年来集镇道路泥泞脏乱的状况;争取区教育资金对高坡民族中学、中心完小、甲定小学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为高坡的教育事业跨上新台阶提供了条件;争取水利部门支持,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4个村人畜饮水提灌站;投入40多万元实施了4个村冬修水利设施;投入16万元抗旱资金完善了4个村水利设施;对杉坪、扰绕、云顶三个村进行了村寨环境整治;投入50万元打造云顶特色苗寨。

云顶特色苗寨

整治后的杉坪村

  【民族文化】

  高坡苗族乡民族风情浓厚,主要有高坡苗族“四月八”、苗族婚俗、射背牌、跳洞、斗牛、洞葬、悬棺、吃新节等民族风俗。其中最为隆重的是苗族“四月八”,高坡苗族四月八由来已久,是传统的民族节日。在2011年、2012年高坡乡连续两年成功举办花溪•高坡苗族“四月八”民族风情节,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20年来所没有过的。“四月八”活动的成功举办,凝聚了全乡人民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乡人民建设高坡信心;洞葬,据相关历史考证,高坡乡的苗族沿袭这种葬俗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已经发现的洞葬遗址就有20余处。这些“洞葬”中保存最好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高坡乡甲定村龙打岩洞葬;跳洞是苗族最喜爱的民族活动,苗族人能歌善舞,尤其喜欢芦笙,在节日里,男子吹芦笙,女子欢快的跳舞;每年八月份的斗牛节,男女老少欢聚斗牛场,观看斗牛活动,其乐难以言传;更值得一提的是高坡的苗寨背牌,苗族妇女喜披背牌,是她们独特的服饰习惯。相传,苗族前人在战乱中,男人们四处去参加作战,人马分散很大,关键时刻,苗族统领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四方印章”,同时也是为了在战乱平息后以及战后迁徒间便于联络,所以把“四方印章”印在妇女们背上,请妇女们尽快离开战乱,但是女人们始终不愿离开,一气之下,统领者采用无头箭射开男女告别的悲壮方式。从此,披戴着印牌图案的背牌,成为高坡苗族特殊的装戴。后来,妇女们用由各色蚕丝花线根据“四方印章”的图案在黑布上刺绣而成,这就是高坡苗族的服饰。

背牌

射背牌

苗乡人“四月八”盛装迎贵客

苗族青年吹芦笙跳洞

高坡甲定洞葬

  被称之为“高原台地•中国苗乡”的高坡苗族乡,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高坡斗牛

(图文资料来源: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政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