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小石桥彝族乡

2013-01-08 12:20  

  【概况】

小石桥集镇

  小石桥彝族乡是生态绿色彝乡,俗称:“龙马奇石滇中玉,小桥流水秀清幽”。

  名称来历  因乡政府所在地旁有一条山谷形成的小河阻碍了村、路之间的交通,居民为了往返方便,用长2米的4根石条架设了一座石桥,故名“小石桥”。

  地理位置  地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东北部龙马山山脉南段。地处东经102°35′-102°41′,北纬24°24′-24°31′之间。辖区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总面积73.0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46.67平方公里,占66.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91.56人。东接江川县安化乡,南接红塔区李棋街道,西与红塔区北城街道毗邻,北部和晋宁县六街乡接壤。乡人民政府驻小石桥村,电话区号0877,邮政编码653100。

  政区沿革  南诏及大理国时期,属东方黑爨三十七部之一的“强宗部”及以后的“步傍部”、“普舍部”治下。明代属东夷寨范围。清康熙年间,属“四山夷寨”之一的“北山”,归属世袭土州判管辖。民国5年,隶属普舍乡。民国19年分属第二区的安化、龙门乡。民国29年,分属广义乡、大营镇。民国36年,分属广义乡、北城镇。1949年属广义乡。1950年隶属广义区;重新划分隶属中和区。1951年分属第二区、第三区。1952年,今小石桥乡划分三个乡,隶属第二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隶属北城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小石桥公社。1966年起小石桥公社一直成为县直属的区一级行政机构。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1980年设置小石桥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设区建乡,小石桥公社管理委员会改制为小石桥区公所。1988年撤区建乡、镇,小石桥区公所改建小石桥彝族乡。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小石桥、响水、玉苗三个村民委员会,20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6446人,其中农业人口6233人,占总人口的96.70%。总人口中,男性3230人,占50.11%;女性3216人,占49.89%。18岁以下人口1624人,占总人口的25.19%。总人口以汉族、彝族为主,其中汉族3559人,占55.21%,彝族2284人,占35.43%;回族532人,占8.25%;其他少数民族71人,占1.11%。2011年出生人口39人,出生率6.05‰,死亡人口30人,死亡率4.65‰,人口自然增长率1.40‰。

  地形地貌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下斜,由龙马山山脉和龙母箐河谷组成。最高海拔(龙马山主峰)2438.5米,最低海拔(黄草坝龙母箐河下游水面)1800米,相对高差638.5米,属流水和岩溶地貌,立体气候明显。

 

  气候  属北亚热带季风湿热性气候。具有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的气候优势。雨量夏秋充沛,冬春偏少,年均降雨量950—1100毫米;日照冬春多,夏秋少,年平均日照时数2265.1小时,日照率为51%,年平均气温14—15℃,年平均地面温度16.8—20.1℃,年平均相对湿度70%,全年无霜期325天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由于气温相对中心城区偏低,固有“避暑胜地”之称。

  水文  境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龙母箐河,河流区域有近20多个出水点的泉水潭。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霜冻、雷击。

  【经济发展】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16万元,比上年增2630万元,增长21.6%;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216万元,比上年增4428万元,增长17.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36万元,比上年增316万元,增长19.51%;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58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5014万元,比上年增2824万元,增长23.2%;实现工业利税总额5100万元,比上年增115万元,增长2.3%;实现农业总产值9926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1336万元,增长15.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586元,比上年增498元,增长8.2%。

  农业  耕地面积9512亩,人均1.48亩,以种植蔬菜、烤烟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966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1.99%。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154.5吨,人均954.7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烤烟。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7926亩,产量5070吨,主要品种有西兰花、荷兰豆、白花菜、西葫芦等;烤烟种植面积8800亩,产量1107.4吨。畜牧业以牛、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牛当年出栏285头,期末存栏1853头,肉产量45吨;生猪出栏15470头,期末存栏9220头,肉产量1547吨;羊出栏3570只,期末存栏4395只,肉产量125吨;家禽当年出栏10万只,期末存栏46518只,肉产量250吨,禽蛋产量27吨。

  工业  2011年工业总产值1501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9.69%,拥有安宁化工厂玉溪分厂一家工业企业。

  商业外贸  2011年末,有企业43户,从业人员(含外来人员)873人,比上年增205人;企业营业收入20490万元,比上年增14.28%。其中:集体企业2户369人,营业收入12867万元;私营企业4户384人,营业收入5607万元。营业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户(安宁化工厂玉溪分厂)。乡级农贸市场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2012年建成使用。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406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6万元,比上年增19.51%。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7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各项贷款余额2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土特产  集市上总会有惊喜,根据季节情况,可以买到当地小有名气的大黄梨、土鸡、土鸡蛋、干巴菌等特产和野山菜等山珍;在香气飘起的地方,可以和当地的彝族老乡在松毛席上平起平坐,一起品尝 “四方肉”等特色菜肴,同饮彝族的包谷酒。

  【社会事业】

  文化  2011年末有乡文化站1处,电子阅览室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室2个,全乡藏书1.8万余册。业余文艺队16支。

  教育  2011年末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588人,专任教师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292人,专任教师2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乡级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所2个,有床位8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2.4张。专业卫生人员10名,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4人。

  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1个,有66.7%的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广播电视  区级广播电视发射台就建在小石桥乡境内。小石桥乡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310户,入户率66.66%。

  社会保障  2011年,城低保13户,15人,发放金额37800元,农低保158户,169人,发放金额163095元;重点优抚对象36人。五保户13户,15人,发放28800元;医疗救助6人,救助金额17452元;临时救济55人,救济金额4140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966人,参保率99.93%;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008人,参保率99.3%。

  交通运输  境内有自北城街道经小石桥到江川县前卫镇的三级路——北前路,全长24.637公里;从小石桥村到响水村的四级路——小响路正在施工当中,全长12.86公里,预计2012年末可竣工通车,到时小石桥乡将实现村村道路硬化。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代办所1处。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互联网用户达57户;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60门,现安装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的农户数达1804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745户,移动电话通讯已覆盖小石桥乡全境。

  公共交通  2009年建成小石桥乡客运站。

  供电  北城供电所于2000年3月成立,担负着北城镇和小石桥乡的输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抄核收、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等日常营业管理工作,同时为客户提供新装、增容和用电变更业务受理、用电咨询、用电宣传等服务。小石桥变电站建于2007年,位于饮食文化街东部尽头。

  【民族文化】

  特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其中玉苗村施桂凤被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玉苗村普红星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响水村期二存被评为玉溪市红塔区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名胜旅游  小石桥乡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一个典型的彝族乡镇。经多年的发展,彝家人已经被汉族文化慢慢同化,但在这里彝族的独特风情还是不时可见,彝族的“三道红”服饰,具有浓烈特色的彝族民居——土木小四合院。每年农历二月三日,这里都举行彝族的传统节日——“祭龙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的传统盛大节日——火把节。村民最喜爱和最有特色的娱乐方式就是跳乐、烟盒舞、彝族对歌、跑山。只要有人号召或逢节日,村民就穿上自己喜爱的民族服装,燃起篝火,弹起龙头月琴、欢聚集一堂,欢快起舞,整个场面洋溢在欢乐的海洋之中。辖区内有山有水,林木异草,山花果木,奇鸟异兽,怪石奇洞,自然环境优美,有龙马石城、龙马天梯、天蓬瀑布、龙马溶洞等风景旅游胜地。

 

  (图文资料来源:小石桥彝族乡政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