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族学校民族团结辅导员培训班(2013.3.18 – 4.1)

2013-04-08 14:19  

  青海省民族学校民族团结辅导员培训班

(2013.3.18 - 4.1)

  培训对象 
  青海省六州一地一市民族学校民族团结专兼职教师及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相关部门同志共120人。其中:藏族78人,土族1人,回族7人,蒙古族17人,汉族17人。少数民族占86%。

  班   委
  班    长、党支部书记  薛生海 青海师范大学教研室主任
  副 书 记  罗文军 海北州祁连县教育局干事
  副 班 长  拉浪才让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办公室主任
  组织委员  邵  军 黄南州同仁县民中教师
  学习委员  李红文 海东地区乐都县第七中学教导处副主任
  宣传委员  杨延才 海南州第二高级中学政教主任
  文体委员  梅莲花 海西州乌兰蒙完小教师
  第一组组长   多杰才旦 果洛州玛沁县第三民族小学副校长
  第二组组长  尼玛江才 玉树州称多县第一民族中学教师
  第三组组长  吴海霞 青海省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第四组组长  周  保 海北州西海民族寄宿制学校后勤主任
  第五组组长  祁玉寿 海西州格尔木市民族中学党支部副书记
  第六组组长  多  旦 黄南州尖扎县民族中学总务主任

  专题讲座
  十八大精神辅导:全面正确贯彻落实民族政策
  亚太地区战略形势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研究
  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如何发挥辅导员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
  对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探讨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创新背景下的学校文化传承与超越
  依法治校与师生权利的保障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理念与方法
  精制编码与学生培养

  实践教学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院组织学员分别赴北京市回民学校、西柏坡、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进行实践教学。
  3月27日下午,青海省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辅导员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观摩了北京市回民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在课堂上,任课教师肖伟围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如何保护和传承,采用探究式教学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教学效果很明显。学员们普遍反映,这种把教学的创新建立在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基础上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党的民族政策不仅入课堂,而且真正入脑、入心。随后,魏健校长以《共存•共赢•共发展——以“融•和”文化引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为题介绍了回民学校近几年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学员们一致认为,回民学校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结合时代特色,融教育、教学为一体,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3月30日120名学员赴西柏坡革命圣地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学员们在西柏坡这块光荣的土地上追寻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生活的足迹,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纪念馆里,他们在一幅幅历史照片前深思,在一件件文物前驻足感叹,大家深深感受到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伟大的西柏坡精神,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学员们认为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有必要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带回青海高原,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
  3月31日上午,学员们一行到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实地考察学习。学院党委书记张文洲主持欢迎仪式,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教处处长李春波、人事处处长邢改民出席,院长冯瑞建就学院情况作了介绍。4位一线老师就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大家一起进行了座谈交流。随后,学员们在学院教师的陪同和介绍下实地参观了学院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借阅室和民族知识宣传展厅,并一起探讨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大家一致认为,民族学院的经验做法十分值得借鉴,特别是班级自主委员会的管理模式不但新颖且效果显著。学员们表示要将“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日常生活中落实民族团结教育”的好做法带回高原,结合本地学校实际,全力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交流研讨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青海省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辅导员培训班学员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或建议”和“如何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分组讨论。
  3月20日下午,学员们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或建议”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员们认为,一是要大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素材,充分利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民族常识教育因素,使民族团结教育和各相关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通过校园广播、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等途径,加大民族团结宣传力度。校广播站开设“民族常识”、“趣味风俗”知识介绍专栏;校组织开展“携手同奏民族团结歌”主题活动,包括“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各族同胞手拉手”、“民俗趣味窗”、“民族风情摄影”等内容;于校内开展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活动;学校除为特困少数民族生减免书杂费外,组织师生捐款,成立特困生基金,专项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生的生活困难等问题。三是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教育与培养。为培养更多适应民族地区建设需要的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使他们未来成为服务社会、建设家乡的优秀人才。为此,要侧重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及时给予帮助指导。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组织好每一次班会、班级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寻找处理棘手问题的对策和方法,逐步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锤炼与成长。四是要建立健全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激励机制。设立“民族团结小标兵”、“民族团结之星”、“文明民族生”等文明称号,给予先进学生代表及时的肯定与奖励,真正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线辅导员,要以感恩、报恩之心在实践工作中帮助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进一步地加强自身学习,领会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为实现民族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尽职尽责。
  3月28日上午,学员们又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学员们建议一是德育工作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必须与社会环境的改造结合起来,必须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以学校为龙头,发挥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努力推动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学校教育需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转变成为“育人教书”。三是面对当今社会文化思潮的多样化、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对于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学校应最大限度的做好筛选和把关,杜绝和防范一些不良信息误导青少年的思想,混淆他们的是非观。四是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校园环境,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法制环境。五是以特色学校建设作为突破口,利用地域和民族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的品德、行为养成。六是继续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兼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并继续改善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师资力量、教师编制(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开设藏语文课程,却严重缺少编制,出现一些学校的临聘人员多于正式在职人员的现象)、学生生源、经费投入、教材使用等方面。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滞后,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活动场所和活动项目不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要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董媛媛)

  学员满意度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对培训班的总体满意度为97%。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