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宾川县钟英傈僳族彝族乡

2013-08-14 12:18  

  

钟英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皮厂村委会俯瞰图

  【概况】

  钟英,原名“云护甸”。清光绪年间,该村连中两名进士,故有“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说。“钟英”乃集中、孕育、凝聚天地间之灵气。山川秀美,人才辈出之意。因之,改“云护甸”为钟英。钟英,以正在开发建设的国家大型水电站——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而名扬一方。

  钟英傈僳族彝族乡位于宾川县东北部,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之中。东与楚雄州大姚县隔江相望,南和本县平川镇接壤,西与丽江地区永胜县片角镇毗邻,北由金沙江相隔与永胜县东风乡遥相呼应,是大理州与楚雄州、丽江市的交叉结合部,是典型的“一鸡鸣三州”之地。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5公里,全乡国土面积292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90个自然村。主要居住有汉族、傈僳族、彝族、拉祜族等民族,是大理州傈僳族、拉祜族最多的乡镇。2012年,全乡总人口11159人,其中农业人口8992人。其中,傈僳族占总人口的36%;拉祜族占总人口的2.1%;彝族占总人口的21.1%。

  【经济发展】

长势喜人的烤烟

  2012年,钟英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119万元,财政总收入达4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59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402万元。

  钟英乡在传统的种养殖业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无公害蔬菜种植、精品烤烟、规模化养殖、经济林果业为主的高值精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大力发展烤烟支柱产业。烤烟面积从4500亩增加到6200亩,烟叶收购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77.8万公斤,2012年烟农收入1790多万元。

硕果累累的核桃树

  二是积极探索,实现生产方式转变。核桃种植面积从31700亩增加到73000亩,实现产值1814万元。成功引进宾川高原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到钟英发展咖啡产业,全乡咖啡种植面积达2600多亩。经济林果的管理从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核桃、蜂糖梨等产值逐年递增。

特色产业——黑山羊

   三是发展特色养殖,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以黑山羊、生猪、肉牛、生态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培植成效明显,养殖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2012年肉类总产量达1063吨,蛋总产量达31吨。畜牧业产值达2973万元,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5户。养殖业逐步由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粗放养殖向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养殖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从纯粮食喂养发展到饲料、粮食科学搭配,寄生虫病、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技术、良种技术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

  【社会事业】

2013年6月开始发电的云南省华电鲁地拉水电站

电站移民村新貌

  水利设施 投资836万元完成了总长31.12千米的龙钟大沟建设;投资801万元建成皮厂村、松坪新村田间配套灌溉工程,同时建成了总长20.4千米的其他农田水沟,投资528.1万元完成了64个村组3所学校的人畜饮水工程;投资23万元新建了皮厂三社人饮蓄水池;新建生产小水窖(池)及共产党员爱心水窖4320个;牯子山水库工程前期地勘、测设等外业工作已完成;投资110万元的大干塘四城门库塘建设已启动实施。

  通电工程 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了全乡40个村民小组通电工程;总投资360万元装机容量为4.5千瓦的财政合作光伏电站在西山村委会朵卡拉村和芝麻登村委会力乌么、芝麻登村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乡所有村组实现了通电,完成了皮厂村委会3个村民小组农网改造。

  公路建设 投资1200余万元的钟英至皮厂油路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投资800余万元的大干塘搬迁点和西山村委会弹石路工程已竣工,投资30多万元的芝麻登公路和投资120万元的赵卡拉通村公路建成通车,乡内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路。总投资520多万元修通了咪子登、泥其石、上村、大椿树、小皮厂等16个村民小组的公路,投资84.28万元铺设了松坪新村及新开田进村弹石路,投资212万元实施了皮厂一、二、三队和大干塘村间道路硬化工程。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完成了皮厂二社、唐古地么中、钟英白衣田、芝麻登咪上村的村间道路硬化工程,共硬化村间道路4200平方米。

  灾后重建 在2009年7月9日和11月2日两次地震恢复建设中,共投资530万元完成1606户农户的民房修复加固和41户农户的房屋新建,为配合我乡境内的华电鲁地拉电站建设,投资1400多万元,于2010年9月完成乡政府及乡级机关站所的整体搬迁。

  【民族文化】

  傈僳族

傈僳族妇女在开心的打跳

  1、族源与分布
  钟英傈僳族系明代由四川、永胜、大姚等地迁入。主要分布在唐古地、赵卡拉、钟英3个村委会,人口2012年底有323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6%,其中唐古地村委会分布最多,1045人,占傈僳族人口的32.26%。居住环境多为金沙江南岸峡谷及坡陡地带,气候较干热,多为小块聚居。

  2、语言文化
  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彝语支,语言可用汉语拼音拼写,文字通用汉字。与彝语相近,可互相对话。至今,边远山区老年妇女和儿童仍有部分人不通汉语。
  
历史上受社会条件的限制和自然环境的局限,傈僳族文化教育落后,解放前很少有读书人。1935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相继在唐古地、咪子登、利哩等地开办教会小学,学制6年,少数教民子女受过初等教育,1949年先后停办。傈僳族,无论老少,皆能歌善舞。凡能言善歌者,受特别尊敬。傈僳族人性格热忱耿直,豪爽大方,助人为乐,讲究礼服。凡收获、婚姻、狩猎、建房等,都要尽欢。歌词为叙事诗民歌体,四句一节,每节四至七字。内容一是表达爱情,二是歌颂美好生活,三是缅怀死者,表达惦念之情。大都联系实际,有感而发,即兴而唱。逢婚丧事都要唱“梅葛”、“打跳”,有时唱、跳到黎明。伴奏乐器主要有芦笙,声调低沉、委婉。

 

傈僳族服饰

  3、生活方式
  服饰  60年代前,穿自纺自织麻布衣服,颜色多为青、蓝。男子穿长衫或对襟短上衣,裤长及膝,青布裹头。男子左腰佩短刀,右腰挎箭包,男女皆赤足。妇女衣边、袖口、裤脚多绣花,穿右开襟上衣,着裙,布带束腰,已婚者,戴垂肩大耳环。60年代后,男女多穿布鞋、胶鞋或塑料鞋,戴布帽。服饰质地则改为棉、毛、丝、绦等,花色、种类增多。
  饮食  无论男女老少,喝茶、饮酒、抽烟是其特殊嗜好。他们说:“不喝茶便头痛,无力干活”。喝茶以喝“烤茶”为主。一人一大碗,一边喝茶,一边吃整包烧熟的干玉米。中餐晚餐吃“神仙饭”,又叫“搅搅饭”,即玉米舂细煮成的粥(有时以大小米、荞子、豆类掺合),蔬菜以马玲薯等为主,杂以“江毛”(即青苔)或榕树嫩牙。肉食有猪、羊、鸡、鱼和野生动物。做饭多在堂屋正中以三块石头或三脚支锅。全家人围绕火塘,或蹲或坐吃饭、聊天、烤火取暖。所抽之烟皆系自种自加工的旱烟,俗称“江边烟”。此烟香醇味浓。日常用具,多以杂木或马樱花树制成碗、勺、瓢、盆、桶、缸、盘等,自制自用。因质地光滑细润,一般不易变形或开裂。解放以后,部分习俗有改变。
  居住  解放前,部分人住石洞、崖洞、土洞,木材较方便地区,建造垛木房。部分人以篾笆围墙,顶盖木板为屋,有的下半截筑墙,上截立木架,顶盖矛草或瓦为屋。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帮助贫困户修理危房,为穴居者建造新房。1960年后,经济较宽裕者,开始建“三开间”新房,将堂屋、卧室、厨房分开。1997年后,国家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垛木房、茅草房改为青瓦白墙,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4、婚姻家庭
  1949年前,残存族内婚,早婚早育多育。七八岁即举行订婚仪式。双方父母议定后,杀只羊“烧羊膀”、“对八字”。对合,即请两媒提亲。订婚日,媒人将姑娘接至男家,院中栽棵松树,然后以铁链将男左手、女右手绑于牛架担上,以寓“稳妥、扎实”和“万古长青”之意,同时由家庭中长辈喂以酒肉菜饭。女孩在男家一周,不同房,7天后回娘家,直至16岁左右迎娶。结婚日,新郎不能去女家。由两媒人率迎亲队10余人,带上肉、酒、布、草烟及衣物首饰去迎亲。新娘家热情款待迎亲者,饭后,宾主围坐堂屋中喝酒,唱“梅葛”,持续至次日。次日早饭后辞行,媒人吹起芦笙,在堂屋里跳三圈,然后边吹边走,簇拥新娘至男家。快到男家时,芦笙特别响亮,以示意新郎尽快躲藏。男家父母至亲出来迎接进屋。落坐后,媒人才把躲藏于外面的新郎找回,与新娘同坐于堂屋门后板凳上。客人到齐后,举行“拜堂”仪式,然后由女家亲属一人给新婚夫妇起“婚名”。接着举行晚宴。当晚新婚夫妇不进洞房同居,而是各找伙伴,尽情歌舞,次日送走客人后,夫妇才进洞房。

  彝族

彝族老人

  1、族源及分布
  钟英彝族系明代由四川、永胜、大姚等地迁入。主要分布在西山村委会,其他地区分布较少,2012年底有人口189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1.1%,其中西山村委会有1472人,占彝族总数的77.55%。

  2、语言文化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彝语支,语言可用汉语拼音拼写,文字通用汉字。
  彝族文化教育较汉族落后。1978年后,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出许多知识分子和国家干部。彝族擅长泥、木、石等工艺,善制作毡条、打跳、唱调子、吹芦笙等。

  3、生活方式
  服饰  解放前,土司、头人多穿长衫、马褂、戴毡帽,面料以绸缎居多;贫苦人家穿麻布、火草布衣服和草鞋。男女劳作均不离羊皮褂。男子多着短褐,有大面巾和小面巾,布疙瘩纽扣。裤短而宽,称“二马居”,颜色以蓝、黑为主。妇女衣着亦喜蓝、黑。头饰圆形大包头布巾,边上镶银饰物,未许配的姑娘一路银边一朵花。许配而未婚者镶二路银边二朵花。已婚者三路银边三朵花。衣服常饰各种颜色,上衣前短后长,系围裙,裙长盈脚。解放后,服饰款式、质料、种类、花色逐步增多,逐步接近汉族穿戴。
  饮食 山区彝族日食三餐,以荞、麦、豆、玉米、马铃薯为主食,肉食以牛、羊、猪、鸡为主,杂以野味,并有食鼠肉习惯。男女均嗜烟酒茶,酒常自己酿用,以高粱、玉米酒为主,喜大碗喝,长时醉;喜用土罐烤浓酽茶喝。每家堂屋均置火塘,用吊壶、吊锅烧水煮饭。喜在火塘边烧玉米、马玲薯,喝茶,可代餐饭。
  居住 住房可分四类:一是瓦房,式样多为一高一低主房和藏头房,无大四合院;二是茅草房;三是垛木房,用圆木相叠作木墙,茅草盖顶;四是土掌房和闪片房,土掌房屋顶用土粘,闪片房屋顶用松木蒲片铺制而成,状如鱼鳞。建房时,破土、破木均要祭告天地神灵,祈求吉利。竖柱前举行送木神仪式,上梁时礼仪繁多,客宴隆重。新居落成,多举行“安龙、奠土”仪式。

  4、婚姻家庭
  家庭大致与汉族同,小家庭制居多。男子强悍,善狩猎,女子勤苦,善纺织,性情通达直爽,殷勤好客。鄙视偷盗,崇尚“道不拾遗”古风。一夫一妻制,氏族外婚姻。解放前个别纳妾。盛行早婚早育多育,十二三岁即进入“婚龄”,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配。解放后,贯彻新“婚姻法”,基本实现自由婚恋。男女择偶、相爱,多采用吹口弦(或树叶)、唱山歌、对调子、打跳等方式。双方议定后男家托媒说亲。程序与汉族相仿,聘礼稍轻,但以含“六”为吉,酒、茶不可少。迎亲时特热闹,开怀吃喝,举行篝火晚会,尽情打跳。  
                    
  拉祜族
  1、源流分布
  钟英境内拉祜族系清代中前期由永胜迁入,1949年前,称“小古宗”、“拉务子”等。1950年后统称为拉祜族。钟英,是宾川县拉祜族唯一聚居地。2011年底全乡有185人,其中,唐古地村委会98人,与汉、傈僳、彝等交错而居,居住环境多为气候温和的山区、半山区。

  2、语言文化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族彝语支。境内拉祜族语仅在其内部通用,与傈僳语大致相通。书面使用汉文字。
  由于自然环境局限,境内拉祜族教育比较落后,文化水平很低。其歌舞曲调很多,节奏多为复拍子、单音唱。舞蹈以芦笙舞为主,多达数十种。舞蹈动作全用脚踏,左面单摆。传统乐器有三弦、芦笙。

  3、婚姻家庭
  家庭以三四人组成大家庭制为主,由长子或者长女的丈夫作家长,但女权较重。
  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纳妾,一般为族内婚。对象自由选择,重品行,轻财貌,定下终身、交换信物后才告诉父母。结婚日,男女两家各杀猪一头,以猪一半互赠,两半猪头合拢表示“情同骨肉,密不可分”。同时祭拜村寨神灵和两家祖先。当大宴宾客后尽情歌舞。婚礼结束当天,新郎即携生产、生活等用具,由亲友陪同,随新娘同往女家居住。居住时间不一,可几天或几年。期满,夫妻偕同子女回男家定居。

(资料来源:钟英傈僳族乡政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