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2013.10.9—10.26)

2013-10-29 15:58  

第五期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
(2013.10.9—10.26)

培训对象

  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38个县(区)从事或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干部,共41人。其中:藏族38人、满族1人、汉族2人,少数民族占95%。

班委构成

班        长  尼  玛    自治区民宗委民族二处副处长
副   班   长  达  娃    林芝地区林芝县民宗局局长
学 习  委 员  尼玛次仁  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民宗局局长
第一组组  长  索郎格勒  昌都地区芒康县委常务副书记
第一组副组长  周  颖    自治区民宗委政工人事处工作人员
第二组组  长  次  仁    山南地区贡嘎县民宗局局长
第二组副组长  布  琼    那曲地区申扎县政府副县长、民宗局长
第三组组  长  格桑旺久  拉萨市城关区政协副主席、民宗局局长
第三组副组长  边巴曲加  阿里地区日土县副县长、民宗局局长

专题讲座

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中国的民族和民族工作
关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
“西藏问题”的由来及演变
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冲突与管理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安全
我国转型期的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对
危机处理与媒体应对
领导的科学与艺术
学习力的提升
情商开发与心理调适

实践教学

  为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第五期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于10月10-13日赴秦皇岛市参观考察。

  培训班学员重点考察了“秦皇岛市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观光园跨戴河南北两岸,占地面积3600亩, 1994年创建,在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依托北戴河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瞄准旅游市场需要,引进、种植特色蔬菜瓜果,应用无土栽培、植物组培等高新技术成果,是集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和推广、农产品展示展销、生态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为全国首届生态农业AAAA级景区,全国旅游示范点,获得全国先进乡镇企业、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近百项荣誉称号,被全国科协、水利部、河北省和秦皇岛市等13个部门确定为科技推广、科普教育、菜篮子工程基地。

  学员们考察了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先进的设施、先进的种植技术,直观地认识了在现代农业中科技的作用,了解了现代农业全新模式。很多学员第一次见到了还在树上生长着的菠萝蜜、香蕉、杨桃、木瓜,对这些植物很好奇,大开眼界。展厅里新技术培育的150公斤的巨型南瓜让学员们惊叹不已。很多学员在采摘园区亲手进行了采摘, 学员们感受到了科技运用于现代农业的魅力。

  在秦皇岛市考察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山海关等名胜古迹,领略了迥异于青藏高原的另一种辽阔。

  培训中心身兼多职的工作人员,周到细致的服务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月21日上午,第五期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学员在朝阳区朝外街道三丰里社区、雅宝里社区进行社区民族工作规范化管理实践教学。

  北京市朝外街道常住人口有6万多人,有13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四五千人。朝外街道经济发达,社区稳定,居民团结和谐,这与该街道非常重视民族工作有很大关系。

  三丰里社区地处朝外街道办事处北侧,辖区面积0.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16人,其中少数民族885户,人口2080人,占地区总人口的23%,是北京市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居住着回、满、蒙、壮、土家、朝鲜、锡伯、彝等多个少数民族。

  在北京市朝阳区朝外街道三丰里社区,有一支民族志愿服务队:无论哪个民族的居民,只要有困难找到他们,他们会二话不说,立刻赶到居民家里帮忙。这支服务队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回族,最多时30多人,最少时也有10多人。这群志愿者,许多人曾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他们曾被称为“四零”、“五零”人员。没想到,他们的爱心和善举,不仅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就业之门,还帮他们走上了一条创业之路。他们的好名声与威望,不仅在朝阳区家喻户晓,而且传扬到北京各区县回族居民聚居的地方。

  2007年底,朝外街道以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为契机,推出了“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借助于这个“便民服务圈”,三丰里社区居委会为志愿服务队搭建了更大、更好的平台。服务队从那时起,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字——民族志愿服务队,服务工作真正走上“正轨”,志愿服务真正“火”起来。

  社区干部杨国荣介绍说:“我们辖区少数民族成分较多,少数民族人口也较多,但社区居民心地善良、热情好客。无论回族、汉族,或是哪个民族,大家都非常团结、和睦。谁家有了难事儿,志愿队员们总是不计报酬、义不容辞地前去帮助。大家的行动,让人感到温暖,感到有了依靠。”

  学员们当天还考察了朝阳区朝外街道雅宝里社区。雅宝里社区面积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万,其中回、满、蒙等少数民族占10%,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南下坡清真寺就坐落在辖区内,是涉外交流的窗口,也是远近回族乡佬和驻外穆斯林使节聚礼的地方。

  雅宝里社区主任杜长城介绍说:“社区十分重视民族工作,也为各族群众搭建了一个民族团结和谐的平台,更注重为各族群众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搭建平台和舞台。我们社区非常重视各族群众文化活动,每年都要相继举办端午节、母亲节、夏日文化广场、中秋节以及社区春节联欢晚会等各类活动。每次活动,社区居民都会踊跃参加,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更成为了活动的‘主力军’。”

  学员们认为此次实践教学收益颇丰,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理念:“民族社区工作的小事情上能体现民族团结和睦。三丰里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搞得好,体现在一家有事儿,大家都来帮忙;雅宝里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搞得好,体现在用各种文化活动把各族群众联系在一起了,让所有人都切身体会什么是‘三个离不开’。这2个社区真的不愧为优秀民族社区!”

交流研讨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培训班进行了2次分组讨论。

  10月15日下午,围绕“如何发挥民族干部在西藏发展与稳定中的作用”的主题,学员们展开讨论。

  讨论中,学员们根据西藏民族工作的特点,紧密结合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情况,一致认为少数民族干部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优秀代表,受党教育多年,文化层次高,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拥有较高的威信,有着较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影响和带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投入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去。一是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群众中的较强影响和示范作用的优势,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投入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去;二是要积极发挥民族干部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做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宣讲工作;三是要充分发挥民族干部的“双语”优势,做好当前各项相关具体工作;四是要切实加大民族干部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

  为提高民族干部服务基层的能力提出的建议如下:

  一是继续加大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水平。每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少数民族干部送到党校、行政学院或各类普通高校学习深造;定期或不定期在党校举办专题培训班,有重点地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强化训练;有条件地选派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到国外进行短期培训。

  二是选派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许多民族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能力结构比较单一,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岗位交流、异地交流、下挂交流,把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放到关键岗位去锻炼,使他们进一步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三是健全和完善后备干部制度,扩大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的数量。建议明确各级领导班子都要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在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时,坚持从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名单中优先考虑;结合领导班子换届、届中调整,及时提出选配少数民族干部的具体要求;破格提拔特别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等。

  四是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督查指导机制。尝试建立联合调查组,督促检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跟踪了解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成长情况。对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业绩突出的地方和部门,及时总结推广,给予表彰;对应配备少数民族干部而没有配备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时配备;对配备数量没有达到目标要求的,及时督促其制定措施,尽快配齐。

  10月23日下午,围绕“西藏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的主题,学员们展开讨论。

  近年来,西藏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对民族团结、进步、稳定工作带来了挑战,现今,西藏的民族工作问题主要表现在宗教领域和经济发展加快促进城镇化建设领域。

  民族宗教问题出现的新情况

  藏传佛教在西藏的久远历史,信教群众又如此的广泛,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宗教的精神寄托就更带有盲目性和迫切性。再加上达赖集团利用宗教加剧对祖国的分裂破坏活动,致使当前西藏的宗教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

  一是寺庙发展失控,违建寺庙和乱收僧尼现象突出。80-90年代。各地寺庙发展严重失控,据调查,到94年,全区共有宗教活动场所1743座。未经批准私下修建的宗教活动场所有223座,伴随着各地违建寺庙,各寺庙私下乱收僧尼的现象也十分突出。据统计,到94年,全区共有僧尼46380人,已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寺庙乱收僧尼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也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群众及僧尼本人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是达赖集团利用寺庙,从事分裂活动。在全区的大多数寺庙中,虽然都建立了寺庙管理委员会,由于管理不当,也有的寺庙的管理权并不是掌握在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手中。因此,境外达赖的分裂势力往往将这些寺庙作为据点,打着宗教的旗号,从事分裂和渗透活动。个别寺庙的少数不遵守寺规、教规的僧尼受分裂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上骚乱闹事,扰乱社会秩序。

  三是宗教干预行政、教育和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但在一些历史上有影响的大中型寺庙中仍然还留有一些残余。有的寺庙公开去干预当地行政,干预教育,干预农牧业生产,极大地影响当地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特别是个别寺庙,公然唆使群众,阻挠施工建设、矿产和水电开发,影响了当地的发展。

  四是片面强调信教自由的权利。在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过程中,有的片面强调信教自由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信教者似乎高人一等的氛围,忽略了对不信教权利的宣传和倡导,这就无形中损伤了不信教群众的感情。另外,过份强调信教的自由,使个别共产党员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有的公开参加宗教活动,有的家中供着佛龛。党员信教的现象,不仅在农牧民党员中存在,而且在有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党员中也存在。

  五是宗教冲突现象明显增长。近年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放的信仰自由和外部分裂势力的操控,直接对西藏的民族宗教冲突和供奉等问题上制造事端,对西藏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工作带来了影响。

  六是西方反华势力、分裂主义集团组织或煽动而引发的民族问题。西藏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总是交织在一起。在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宗教矛盾,支持境外的达赖集团,蓄意挑起事端,挑拨民族关系,引起冲突,进行分裂国家的活动,使业已形成的团结友好的民族关系蒙上了阴影。

  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问题引起的新情况

  一是本地群众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城镇化吸引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越来越多的非藏族流动人员进入西藏,繁荣了西藏市场,促进了发展,但也给西藏带来了实际问题:首先是与本地居民在经济方面的利益冲突。其次是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引起的摩擦。

  二是因民族优惠政策贯彻不力引发的民族问题。为促进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为西藏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的影响,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三是区外考生非正常流入西藏参加高考,对基础教育相对较低的西藏考生来说不公平, “高考移民”现象引起了西藏考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
针对问题,学员们提出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是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保障人们信教自由的同时,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公民的权利,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公民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针对西藏少数党员信教、参加宗教活动的状况,应按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步骤加以妥善处理。

  二是加强对西藏宗教事务的管理。西藏宗教活动要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在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同时,依法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也要揭露达赖利用宗教面具掩盖的政治面目,坚决打击派遣入境的分裂主义分子,抵制达赖集团对西藏寺庙和僧尼施加的影响。

  三是切实抓好对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引导和教育。应加强对西藏僧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他们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观念。要组织僧尼认真学习《宪法》及其它有关法规,增强僧尼的法制观念,形成一种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要重视寺庙管理委员会的建设,真正使寺庙领导权掌握在爱国爱教、遵守法律、遵守教规的宗教界人士手里。对宗教界人士既要关怀,又要加强引导和教育。

  四是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是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我们要因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宗教文化资源的优势,引导宗教界直接投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为西藏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五是加强中华民族意识教育。加强中华民族意识教育有助于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也能为加强民族团结、遏制分裂、消除政治歧见、增强国家凝聚力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六是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藏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解决西藏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民族问题,关键是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大力扶持民族经济成长,努力增加藏族群众的收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藏族的生活质量。

  七是加强法制建设,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应加快立法步伐,建立以保护少数民族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制度,使少数民族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法律权益、教育权益、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八是大力加强西藏民族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应高度重视藏族的基础教育工作,加强对西藏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资金的投入。西藏各级各类学校要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使其发挥更好的效益。

学员满意度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对培训班的总体满意度为97.94%。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