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院校科研工作者能力建设培训班(2013.10.24 –10.29)

2013-11-01 15:43  

全国民族院校科研工作者能力建设培训班
(2013.10.24 –10.29)

培训对象

  全国18所民族院校的科研工作者,共33人,其中,男20人,女13人。回族3人,蒙古族5人,苗族1人,土家族4人,布依族1人,藏族3人,彝族1人,汉族15人。少数民族占54.5%。

班    委

班    长     阿拉坦仓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副院长
学习委员     袁学刚       大连民族学院科技处处长
生活委员     贡巴扎西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        
第一组组长   李洲良       大连民族学院人文社科处处长
第二组组长   林俊华       四川民族学院科研处处长
第三组组长   宋  萍       青海民族大学科技处处长、教授

专题讲座

民族院校科研工作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思考
“2011计划”有关情况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与科技人才计划
民族院校如何开展科普工作的思考

实践教学

  10月28日上午,培训班学员赴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实践教学。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简称网络中心)成立于1994年6月,是清华大学为承担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而成立的信息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实体。目前,清华大学校园网已建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先进校园网之一,CERNET已建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术计算机网络,CERNET2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试验网。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向学员们介绍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干网、清华大学校园计算机网TUNET和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与试验网,计算机网络交叉学科承担国家计算机网络重大科研工程项目,以及互联网在医疗、交通等方面为社会提供的技术服务。

  10月28日下午,培训班学员赴北京大学进行参观学习。学员们先参观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我国最早的近代新型图书馆之一, 辛亥革命之后正式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现已达530余万册,居国内高校图书馆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从环境、技术趋势、建设成果、应用系统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向学员们介绍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情况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其后,学员们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实地参观了北大教授学子们心中的知识圣殿,感受了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随后,学员参观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是在著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教学机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介绍了国发院的整体情况和师资队伍,在跨学科研究以及政策咨询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说,未来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以经济学为主体的跨学科的科研和教学机构,并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智库。

交流研讨

  该班安排了1次分组讨论。

  10月25日下午,全体学员就“民族院校科研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情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员们一致认为,民族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肩负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民族院校开展科研工作,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二是民族院校的科技资源丰富,应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民族院校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师德为先、教育为要、科研为基,学校应倡导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障这一理念;四是科研管理者要懂得科研的内涵和规律,要指导和引导课题承担者合情、合理、合法地使用科研经费。同时,学员提出,目前民族院校科研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由于地域差异的限制,吸引高层次人才困难,培养的高层次人才难以留住;三是民族院校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导致人才队伍配置不合理,管理制度固化;四是科研经费不足,项目申报困难,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五是学术评价体系没能充分考虑民族院校的特殊情况;六是民族院校的科研平台数量少,层次低。针对这些问题,学员们建议,一是国家民委为民族院校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和机会;二是希望国家民委给予民族院校更大的支持,加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三是希望国家民委组织启动“2011计划”培育工作。

学员满意度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对培训班的总体满意度为94.5%。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