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武陵山片区民族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2014.7.27-8.9)

2014-10-14 15:21  

第2期武陵山片区民族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
(2014.7.27-8.9)

培训对象
来自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的武陵山片区民族乡党政领导干部共62人。其中汉族9人,土家族17人,苗族17人,侗族13人,仡佬族3人,瑶族3人,少数民族占总人数85.5%。

班委构成
班    长:邱会明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天桥土家族苗族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副 班 长:袁  玲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党委书记
学习委员:吴志强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郎溪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第一组组  长  黄生军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篙吉坪瑶族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  袁  芳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副镇长
第二组组  长  吴文刚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  雷雯娟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麻林瑶族乡党政办主任
第三组组  长  张  军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火场土家族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  宫  超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官和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第四组组  长  韩建国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乡乡长
      副组长  李旭源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杉树乡副乡长

专题讲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政府治理现代化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几点思考
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助力民族扶贫事业发展
精准扶贫的探索—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西南扶贫项目广西模式为例
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区域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乡村治理的若干问题
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规划
涉及民族因素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与应对
系统思维与领导创新能力—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电影中的沟通交流

交流研讨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培训班进行了1次组合式研讨、1次学员论坛。

  7月30日上午,就“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协作遇到的困难及对策建议”学员们进行了专题讨论。学员们认为,作为基层一线的民族乡镇干部,在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协作过程中面临了以下几个困难,一是武陵山片区没有具体的项目扶持政策,特别是产业方面,没有明细的扶持项目和优惠政策;二是民族乡镇区位地理、交通设施等条件差,很难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指标数,即使有企业愿意投资,也大多是“三高”型企业,民族乡镇的环境保护、民俗风情保留受到挑战;三是民族乡镇因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少,无力缴纳农合、农保的保费,导致国家惠农政策在民族乡镇落地难。针对以上问题,学员建议一尽快出台详细的扶持政策及项目标准,尤其要针对民族乡镇的发展制定出特别的优惠政策,打造统一的品牌,将武陵山片区现有的资源进行组合加工,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大武陵”圈;二加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改善制约少数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水利、电力等条件,同时提高散居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标准,减少或取消民族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配套资金投入,改由国家全额投入;三国家的惠农政策如农合、农保等由国家财政统一缴付保费。

  8月8日上午,以“如何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开发性金融支持片区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为主题进行了学员论坛。  

  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乡长周毅,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浪溪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志强,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火场土家族乡乡党委书记张军,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麻糖苗族乡党委书记李河文等四位学员分别代表四个组发言。他们介绍了当地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历史机遇,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为保障,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项目的不同做法。同时,来自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政协副主席、乐安铺苗族侗族乡乡长伍丹丹,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胡家湾苗族乡党委书记吴文刚,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武隆县后坪苗族土家族乡统战委员董理,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侗族自治县新店乡乡长韩建国等四位学员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当天上午,培训班还进行了结业式,培训班班长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天桥土家族苗族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邱会明代表全体学员进行了培训总结发言。大家认为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交流和提高的机会,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大家表示将继续加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勇于投身实践,力争有所作为;强化党性修养,加强廉洁自律。一定会提高认识,着眼于武陵山片区民族乡镇的发展大局,切实加快民族乡镇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实践教学
  8月4日上午,全体学员赴昌平区参观了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郑各庄村和香堂村。通过参观学员们表示新农村建设一要发展,规划先于建设。郑各庄从1995年开始规划,将整个村庄划分为旅游、教育、科技、住宅四个版块,1999年开始实施,并严格的持之以恒的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到现在发展为各设施齐全,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与郑各庄村支两委有力的执行推动规划实施分不开。二要特色,打造文化品牌。香堂村能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发展到现在吸引众多的文化名人聚居,在于香堂村把握了自身的文化特点,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并在村庄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文化为主导,不仅注重本地文化的体现,村民的文化素养的塑造,还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内里和外在同修。三要生态,保持乡村本色。香堂村与郑各庄走的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香堂村在发展过程中,生态农业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而郑各庄走的是城镇化发展,看不到乡村的风貌本色。我个人认为,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对农村生态的保留,要有一定的农业产业,不能脱离了农村的本色。

  8月6日,全体学员还赴密云生态县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密云县太师屯镇太师庄村的何书记为学员介绍了本村经过几年的探索后选定的双孢菇特色主导产业,种植双孢菇后的剩料又用于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既充分利用了资源也延长了产业发展链条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学员们表示会好好学习太师庄村的经验,调动农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的地理区位、气候环境、人文资源等,在保持传统农业不滑坡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满意度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对培训班的总体满意度为96.4%。(饶莉)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