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全国民族工作能力建设培训班(2014.11.13—11.26)

2015-01-08 16:36  

第25期全国民族工作能力建设培训班
(2014.11.13—11.26)

培训对象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四川阿坝州市县级分管民族工作领导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共70人。其中:藏族47人,蒙古族17,羌族2人,回族1人,汉族3人。少数民族为95.8%。

班    委
班    长      徐光辉    四川阿坝州州政府副秘书长
副 班 长      斯琴巴    特尔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人大副主任
副 班 长      铁俊霞    四川阿坝州州民委副主任
学习委员      陈  军    四川阿坝州茂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第一组组长    包桂华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
    副组长    李贵亮    四川阿坝州小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二组组长    杨继雄    四川阿坝州州委组织部副部长
    副组长    索郎永忠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三组组长    苏建松    四川阿坝州阿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    尕让当周  四川阿坝州阿坝县德格寺管委员会主任、民宗局局长
第四组组长    戴述辉    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县草登寺寺庙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    关  峰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民宗局副局长

专题讲座
亚太战略形势与我国周边安全
中国社会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创新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
习近平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
中华复兴与民族工作
新中国的民族法制建设
适应新常态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新媒体时代的民族宣传工作
对我国当前民族教育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
政府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策略
领导力与执行力

实践教学
  11月23日上午,第25期全国民族工作能力建设培训班全体学员到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进行应急避险实践学习。

  教育馆以提高公众科学避险意识为核心任务,通过科学、系统、生动、直观的宣传方式,全方位介绍地震和建筑抗震的相关知识,积极推广抗震节能技术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总体素质,展示最新防震减灾科研成果和展现首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展示面积1400平方米,共设有序厅、地震知识百科、历史重现、应急避险、抗震建筑、4D影院、自救互救、灾后重建8个展区。

  通过参观和体验,大家亲身体会到了模拟的4级、6级和8级地震威力,并在讲解员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和实践了正确的遇震避险方法;学习了室内、室外、地铁等不同环境下所可能面临的险境及其正确应对措施;了解了建筑抗震技术的重要性;各种模拟的险境考验了大家的临险变通能力;一部分学员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实践了心肺复苏等简单实用的紧急救护技能。

  该馆先进的多媒体声光电展示手段、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方式使得参观过程气氛活跃,大家参与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学员们对教育馆充分利用“声、光、电”各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平面展示捆绑互动展品,较好地实现“动眼观察、动耳聆听、动手体验、动脑思考”的科普效应的先进手段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

  学员们通过参观实践后纷纷表示,我国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仍很薄弱,在北京建设一座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场馆,对于提高公众防震减灾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
   
交流研讨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培训班进行了1次分组讨论、1次学员论坛,分别是:

  11月18日下午,培训班学员围绕“当前基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这一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大家认为民族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特别是基层民族工作,努力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形成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既是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我国传统的民族分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民族工作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学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并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在从事基层民族工作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一是民族工作开展不够充分。个别基层部门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不熟悉,在工作中有畏难情绪,不愿管、不敢管和不会管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民族工作单位人员编制不足、工作经费紧张,难以应对新形势下越来越繁重的民族工作事务。二是少数民族工作体制不健全。管理机构不完善,缺乏县乡(办事处),村(社区)工作管理网络体系,未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三是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加。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在人口流动日渐规模化、普遍化,外来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因经济利益、风俗习惯等因素诱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置不当,极易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四是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难。少数民族问题已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基层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愈加复杂,任务愈加繁重,涉及的领域愈加广泛,而服务对象的情况难以摸清,服务和管理缺乏针对性,管理难度大。五是少数民族干部缺乏。目前,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滞后,城市少数民族干部占比小,许多涉及少数民族的重要工作难以得到支持和落实。

  针对面临的新情,存在的新问题,大家纷纷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一是要把抓好民族经济发展做为基层民族工作的核心,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为基层工作民族工作的基石,注重宣传,用好载体营造开展民族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做好基层民族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建设一支热爱民族工作,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民族工作干部队伍,为开创基层民族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要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做好基层民族工作的水平,妥善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和纠纷。

  通过讨论和交流,大家一致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各级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基层民族工作干部都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我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主动找准民族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推动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11月25日下午,培训班举行了学员论坛,四川阿坝州汶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霞蓉做了“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揭开社会经济发展新篇章”发言,向大家介绍了汶川县如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民族工作“八个坚持”精辟概述,狠抓“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汶川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更加坚实牢固,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多年的“大杂居、小聚居”习惯和历史沉淀的“天下汶川人一家”的民族意识,为汶川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和睦稳定提供了重要保证。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阿尔善宝力格镇人民政府科员灵艳向大家介绍了“锡林浩特市牧区民族工作经验做法”,大家学习了他们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互助合作、提供精细服务,促进民族团结等先进的工作经验;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妇联主席关丽在题为“巾帼•创业•圆梦——以“妇女创业园”为抓手推进基层民族工作”的发言中,让大家了解了锡林浩特市“妇女创业园”的创建背景、创建过程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取得的实际成效;四川阿坝州驻成都办事处科长张兴建做了题为“以人为本 做好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经验介绍,他分析了少数民族群众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介绍了以流出地与流入地协作机制为抓手,以人为本共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具体措施,还提出了做好宣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平台搭建、强化个性服务等城市民族工作学习经验和思考建议。

  在这些学员向全体学员介绍分享先进经验的同时,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教育局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白音乌力吉、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郊街道办事处科员黄灵硕、四川阿坝州阿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苏建松、四川阿坝州金川县民族宗教局党组书记、局长康健友等几名学员还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对上述的发言做了简洁的点评,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先进工作经验的印象,也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

  学员论坛后,培训班举行了结业式。培训班班长四川阿坝州州政府副秘书长徐光辉代表全体学员进行了培训总结。大家认为本期培训班精心设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用心安排,学教活动效果凸显;细心管理,服务严密周到,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学员们普遍感到即使在短期内不能消化所有的学习内容,但也掌握了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素质的方法途径。大家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充分运用此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进行消化吸收,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搞好民族地区民族工作,让更多的基层干部了解掌握新的理念和知识,以达到学以致用、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员满意度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员对培训班的总体满意度为99.4 %。(雷宇恒)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