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问题意识与学理支撑紧密相联

2015-10-14 11:09作者:作者:王公龙  

  精品课通常是高品质的理论课。高品质主要体现在两个紧密相连的层面:一是问题意识;二是学术支撑。问题意识决定着精品课的成败,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精品课。培育精品课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就是要找准问题。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就必须借助学术框架。

  强化问题意识

  第一,有没有“真问题”。所谓“真问题”就是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问题,要么是当下学术界十分关注甚至引发争议的前沿性问题;或者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解决、又一时难以解决的“真问题”。学员来党校一般都带着“真问题”而来,有的现存在他们的头脑中,有的则是经过老师点拨或课堂激活而成。比如:当下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瓶颈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思路是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是什么?如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否和平相处或者相互兼容?怎样和平相处?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事物的表象进行抽象,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动因和本质,把它表述为社会科学的问题,深化人们的认识。
  第二,有没有“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是提高专题教学可听性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及时感知社会现状和时代变迁,结合国际国内热点,提出具有吸引力和新鲜感的问题,以便加深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和领悟。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会不会背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如何把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发展前景,如何解决贯彻落实协调推进的难点问题?等等,通过分析鲜活的问题,给学员带来新的启发。
  第三,有没有“深问题”。问题有深有浅。但能够体现教师专业水准、让学员产生思想触动的往往是那些“深问题”。解决了“深问题”,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便会实现某种突破,理解相关的枝节问题便有了理论支撑。“深问题”尤其体现在,能否给学员带来思想的启迪和方法论的指导。比如在讲授“《共产党宣言》导读”一课时,我将如何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科学论断作出教学中的“深问题”。因为这一论断不仅是《共产党宣言》中的最核心的论断,也是事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性论断。如果绕开或淡化这一理论命题,《共产党宣言》的时代价值就会大打折扣。针对学员可能出现的思想困惑,我提出三个与之相关的分问题:资本主义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何在?为什么有人会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信心不足?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究竟有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通过借助自己国际政治专业的背景,我从世界大国兴衰的历史、美国社会变迁、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等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透视,花大力气啃“硬骨头”,力图促进学员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认识的深化,目的是让学员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让他们不仅理解观点,而且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厚植学理根基

  精品课离不开学理支撑。找准问题后,必须用学术框架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用学术的语言、概念、范畴展开逻辑分析,对找准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和论证,得出独到的见解,或进行精辟的阐述,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丰富专题课的学术含量,提升专题课的理论品味。
  尽管专题课的学科不同,使用的分析框架也会各不相同,但一般而言,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通常包含以下要素:第一,专业知识。让听众能十分清晰地感知教员基于何种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第二,分析工具。这一分析工具通常为某一专业领域的某种理论观点。第三,论证过程。通过借助分析工具展开理论分析或事实论证,体现紧密的内在逻辑。第四,独到观点。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新的观点或结论,给学员以启发。比如,在学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有学员会关心这样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会不会引起中国社会的道德失范和价值迷失?怎样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不妨循以下路径展开学理分析。
  第一步,市场经济的悖论。市场经济有内在悖论:既排斥道德(资本追逐利润,会产生拜金主义,经常出现背离道德的现象);又需要道德(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讲市场秩序,讲规则公平、权利平等)
  第二步,破解悖论的路径分析:历史的启示。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史上,早就有人研究如何摆脱市场经济悖论的路径,有代表性的有两人,一是亚当·斯密1759年发表《道德情操论》,阐述市场经济的利他主义,1776年发表《国富论》阐述市场经济的个人利己主义,二者并存。他认为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讲道德,靠个人自律。二是1904年马克思·韦伯发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提供的答案是靠神的权威,靠对神的敬畏,把“他律”内化为“自律”。这就启示人们,市场经济环境下解决悖论的重要路径在于“内化”、在于“自律”。
  第三步,中国的选择:聚焦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华文化延续五千年生生不息,一定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其中的精神基因对今天中国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第四步:推导结论:激活中华文化传统基因。中华优秀文化具有价值,但为了适应变化的时代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激活优秀的传统,形成符合今天需要的精神资源。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校)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5年10月12日 第A10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