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找“点” 让科研精准发力——中央党校报刊社科研定位会侧记

2015-11-23 10:11作者:作者:晓海 郭丽娟  

  “我的研究方向有三个,具体题目是‘夷夏之辨的近代转换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流变’‘中国共产党与近代民族主义关系研究’‘民族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在这三个方面,我已经分别发表了前期成果论文十多篇。”
  ——“出这么多成果很不容易,但是,如果你把选题集中一下,集中发力会更有成效,‘点’多分散精力,关键要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别误会,这不是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会,也不是学者科研项目论证会,而是中央党校报刊社科研定位会上的一幕。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讲过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为了帮助本社编辑记者找到自身科研工作的支点,精准发力,中央党校报刊社11月4日召开科研定位会议,同时也作为本社‘优势文化大讨论’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次特殊的党日活动。30多位采编人员齐聚一堂,在报刊社对问题有研究有专长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谈方向、听点评、提看法、理思路……大家都格外珍惜这个难得的成长交流机会。

  集思广益找“点”

  会议一开始,点评就开门见山,直奔问题,没有碍于面子的互相“吹捧”与敷衍应付,不避讳提出尖锐的意见。
  “我的研究方向是‘国家观’”,一编室编辑范伟说:“我的博士后出站论文选题就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表述的国家观’,因此,我想在全球化背景下,结合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来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研究”。钟国兴总编辑立刻指出:这个选题存在三点问题,第一,你没有提出自己对国家观的理解,第二,这个选题目标比较抽象,第三,选题与本职工作结合不紧密,希望再思考调整一下‘研究点’”。
  “我的选题是‘军民融合’”,新入职不久的年轻编辑杨彩霞说。杨英杰副总编辑点出这个选题的不足之处:“笼统地对军民融合开展研究太过宽泛,建议你把它改为‘“互联网+时代的军民融合’,这样结合信息化社会来谈,不但范围缩小便于研究,而且突出了时代特征。
  对一些题目为“协调发展研究”“基层治理”“党建科学化”的选题,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研究的领域,根本就不是研究‘点’,‘点’是问题的眼睛,不是大的范围,所以必须进一步明确。”
  大多数编辑的选题虽稍显“粗糙”,但是问题意识比较鲜明,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我的研究选题是‘阳明心学’”,二编室副主任兰文飞发言介绍了自己的选题及研究体会。钟国兴立刻给予了肯定:“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像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毛泽东等人都研究过王阳明。不但在中国,心学在海外影响也很大,尤其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这是一个比较值得研究的选题。”
  “我的研究选题是‘国际移民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一编室副主任史小今说。“你的选题与版面结合得好,而且比较具体,值得一直关注,可以持续研究下去”,《中央党校学报》主任刘学侠点评说。

  找“点”有“窍门”

  会上,科研经验丰富的前辈们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推心置腹地给编辑们谈体会,将多年的研究经验倾囊推出。
  “要找自己优势点,学界薄弱点,社会关注点,党校立足点。并且选‘点’宜具体,不宜空泛;问题宜小,不宜大;选‘点’宜少,不宜多”,钟国兴教给编辑们选题的窍门。副总编辑赵慧珠建议大家:“选题要有深度、有价值、有兴趣,最好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量力而行,尽可能扬长避短。有一些非热点的问题,也需要人沉下去研究,最好还有一个时间规划,自己施压来确保出效果”。杨英杰结合写报纸评论谈了自己的感想:评论写得好,必须有学术依托、理论深度;科研做得好,才会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不会成为墙头草。如果根底浅,别说给你整个世界,就是给你个版面你都支撑不起来。传播思想理念的背后一定是学术支撑,科研定位就是为了积累学术支撑。编辑要“博且专”,精准定位、举一反三,深挖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编辑们提出的研究“点”主要分布在国内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国际关系等领域,范围很广,但是由于编辑工作的特点,研究方向往往得之于“宽”,失之于“深”,会上传授的这些“窍门”使编辑们大受启发,大家认为,科研不可投机取巧,但科研“找点”,确实需要方法,这样才可以少走弯路,避免事倍功半。

  合力推动科研在“点”上发力

  “找点”是近年来报刊社强调的工作和科研方法。钟国兴在会上说:“科研定位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才,促进编辑尽快成长。如今的现代企业中都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门为企业培养人才,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设计,我们也要做同样的工作,为大家在科研上找到个人研究的‘点’”。
  “点”是科研的引擎,“找点”事关报社和个人的共同发展,钟国兴进一步谈到了媒体人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他说:“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科研定位,找不到这个‘点’,就不能深入开展研究,就无法担当报刊的使命。科研是办好报刊的基础和根本。
  “单位是否可以对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资助。”编辑们开展科研离不开团队的支持,二编室主任熊若愚在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钟国兴立刻表示:“报刊社支持和鼓励编辑记者学习与研究,支持讲课和成果成书。”他要求各部室领导要带好头,持续推动科研工作,形成团队的科研氛围和合力。
  许宝健社长在总结发言中对大家的科研热情给予了肯定,他说:“报刊社的编辑记者们学历层次比较高,具备学术研究的根底。抽出时间召开科研定位会议,专门对大家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指导,非常必要。希望大家总结和反思会上的点评,从中得到启发,进而确定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路径,有计划地启动,多出成果,这次特殊的党总支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近四个小时,到了中午会议结束的时候,大家意犹未尽。编辑们认为这个会开得及时解渴,非常有收获。《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的编辑范丽君说:“通过会上大家的帮助,自己的科研‘点’明确了很多,今后要从‘点’上深入下去,用问题意识为科研引路,努力促进个人成长与报社的共同发展。”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5年11月23日 第A12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