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分类别专题式教学探索

2015-11-09 14:31作者:作者:雷国忠  

  2014年新学年伊始,重庆市委党校针对市级部门班、区县党政班、区县政协班和区县部门班、区县乡镇班等班次的学员需求,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兴渝”这一主题,设计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等若干方向的教学主题。学员们按照工作实际、成长经历和关注焦点对这些主题进行选择学习,最终形成各有一个教学主题方向的A、B、C、D班。每班的教学主题之下又设计了若干系列专题,采用校内与校外师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

  分类别专题式教学的特点

  打破了级别和班次的限制,突出了按需施教。A、B、C、D班这种模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只按行政级别分班的做法。学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知识短板以及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自主选择主题分方向参加学习、开展研究。这种教学方式打破班级和层级的界限,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干部工作经验的互补性。
  实现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有机结合,突出了个性需求。A、B、C、D班这种教学模式是在“7+2”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内的一种创新,体现了党校培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有机结合。具体讲,就是学员来到党校之后,仍然要进行理论武装、党性修养、世界眼光等单元的集中学习,在各单元再分A、B、C、D四个方向进行为期两周的分类别专题式教学,这就兼顾了党校培训的一般要求与学员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A、B、C、D班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要求以开放的视野,高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发挥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突出了能力提升。A、B、C、D班在师资上,要努力克服自身“短板”现象,主动整合领导干部、知名专家等各种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同时,通过引导学员开展“解剖麻雀”式的研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撰写调研论文,把教师的专业理论优势和学员的实践经验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推进分类别专题式教学需要把握两个环节

  强化全方位调研,确保教学主题连“天线”接“地气”。一是紧密结合中央和市委精神开展“需求型”调研。要通过深入市级部门、区县以及企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参训学员对教学专题开设的需求。二是围绕当前改革发展热点开展“研究型”调研。教师要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全面了解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成果,并及时运用到教学领域和咨政服务。三是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的重点问题开展“参谋型”调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室与教研部要不定期邀请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负责人来校开展学术沙龙、“头脑风暴”,以不断提高教学、研究、咨政工作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契合度”。
  优化师资配置,确保教学主题成效最大化。去年以来,针对A、B、C、D班,我们在师资的选择上狠下功夫,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一是充分利用校外优秀教学资源。我校和市委组织部一道,紧紧围绕教学专题,召开由市级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精心筛选了一批理论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授课效果好的领导、专家作为专题教学的授课教师。一方面,教务处要与项目组组长根据教学专题,精心配置学有专长、教有深度、研有成果的优秀师资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要用制度机制的形式,充分引导、调动教师和学员学习、研讨问题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学中渗透科研、科研中融入教学,在决策咨询中推动地方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作者单位:重庆市委党校)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5年11月09日 第A10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