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强力举措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景颇族被列入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范围。
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国境线长4060公里,8州(市)25县(市)国土面积9.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400万人。“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投入资金809亿元,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开发、产业培育、素质提高等“十大工程”,边境地区面貌焕然一新。
累计投资30多亿元,发展优质米、无公害蔬菜等特色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60多万亩,发展核桃、油茶、澳洲坚果等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220万亩,发展优质奶水牛纯种繁育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区(场)等特色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21个,重点扶持边境地区具有较强带动和示范作用的特色种养殖产品和生物制药加工产业园区28个,建设了92个旅游特色村、5大特色沿边开放旅游区等。有力地推动了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云南对边境地区采取多种倾斜政策,加大对边境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边境县财政转移支付系数高于其他地区5个百分点;对边境沿线村委会以内边民,实行每年每户1000元的沿边群众生活补助政策;将边境县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边境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农村人口的32%;边境县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双育结扎户、独生子女户和边境沿线村委会村民新农合个人缴费实行全免政策,新农合参保率达98.42%;“两免一补”政策在边境地区实现全覆盖,开办民族本科及大中专班、高中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并在迪庆、怒江实行职业教育全覆盖试点;制定特殊扶持措施,编制专项建设规划,帮助布朗、拉祜、瑶、独龙等跨境民族的特殊困难群体发展。
如今,云南的兴边富民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边境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14年,25个边境县(市)域生产总值为1. 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5%;等级以上公路里程达2.8万公里,通往沿边的“四出境”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8元,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95.8万人,下降到101.2万人。
今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再次启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计划投入资金65.6亿元,实现边境地区“五通”“八有”“三达到”目标,即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网络;行政村有合格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合格卫生室和村医,自然村有宜居生活环境,户有抗震安居房,人均至少有一亩高稳产农田地,人均至少建成一亩经济作物,人均每年至少出售一头商品牲畜,每个劳动力有一门增收致富的劳动技能,实现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以内,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所在县(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或超过所在县市平均水平。
吉林:强基 富民 促和谐
吉林省兴边富民项目——珲春市孟岭苹果。
吉林省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10个边境县(市、区)总人口200.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9.78万人。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吉林省围绕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建设、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等方面,相继出台《吉林省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关于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支持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同时,建立完善对边境地区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体系,通过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大省级预算安排、设立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等一系列举措,助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0个边境县(市、区)中已有4个实现了通高速,其他边境县(市、区)公路等级也明显提高。边境地区所有乡(镇)、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公路,农村公路里程达8264公里。与俄、朝毗邻地区的口岸、公路、铁路、港口等通道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针对边境地区各族群众住房难、吃水难、增收难问题,省民委将泥草房改造、人畜饮水和产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累计改造泥草房2.63万户,解决39个村2.11万户边民安全饮水问题;建立产业项目基地102个,辐射带动1.71万户家庭发展生产。另外,安排兴边富民行动资金200余万元,用于边民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安置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少数民族失业人员2万余人。
各级民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兴边富民行动的触角延伸至社会事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先后投入各类资金24.7亿元,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目前,新农合、新农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边境地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新农合医疗补偿标准明显提高。边境地区中小学辍学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7%以上。边境地区初步形成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社区有文化中心的基层文化网络格局。
为充分利用边境地区的自然资源,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省民委从2011年起,在边境和民族地区开展“百村万户”致富工程,每年确定100个重点村,辐射带动1万户村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截至2014年末,先后投入资金3.5亿元,对515个重点村的550个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5万余户村民受益,基本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在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中,吉林围绕特色打造精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延边州千人象帽舞表演等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放歌长白山》等多个民族精品剧目获全国或省部级大奖。设立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体育传承基地,珲春市洞萧基地、龙井市伽耶琴基地等,推动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
辽宁:在兴边中富民 在富民中兴边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民委的关怀指导下,辽宁省以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资金为牵引,共吸纳社会资金20多亿元,在丹东市所辖的宽甸满族自治县、东港市、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等5个边境县(市、区),实施各类项目643个,坚持“在兴边中富民,在富民中兴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兴边富民之路。2015年,边境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2.45万元和1.23万元。
宽甸县山高林密,适合发展农经产业,但因区位因素影响,农经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群众收入不高。有关部门利用兴边富民行动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格局,把资金重点投入到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农业种植、养殖产业上,群众致富进程明显加快。省、市民委利用专项资金,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修建交通设施和灌溉工程,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销售中的难题。河口燕红桃面积增加至4万亩,年产桃8万吨,产值达5.6亿元。
宽甸北方山奇菌业有限公司,是兴边富民行动的受益者,也是反哺农民、回报社会的践行者。该公司把引进研发的食用菌种植新技术、新品种无偿提供给广大农户,并与农户签订保底回收协议。今年,宽甸县食用菌种植已发展到3万多户,户均单项年收入超万元。
东港市水质优良和气候温和,适合草莓、稻米、水产品的生产加工。省、市民委积极整合涉农部门资源,与省内外农业院校和科研部门合作,扶持建立了水产养殖示范农场、稻种培养农场、草莓科学研究院和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稻种培养农场每年可生产杂交稻种3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08亿元,带动2万多农户增产增收。现今,东港市草莓年产量20万吨,实现产值13.6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种苗生产基地。水产品年产量高达37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
省市民委与相关部门一起,利用兴边富民行动资金,在丹东市镇安、振兴、元宝三个区规划发展菜篮子工程。相继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果蔬气调库、家畜养殖及加工基地,形成早冬蔬菜、反季蔬菜产业带,保障市民正常生活需求。同时,为转变生产方式、实现菜农经济效益最大化,积极引导和扶持市郊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帮助菜农生产销售产品,并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
多年来,兴边富民行动促进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拥有公路通车里程7082公里;丹东至沈阳、大连、海城、阜新、通化5条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丹东至沈阳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已投入使用,丹东至大连的客货兼运快速铁路已开始试运行,东北东部铁路和中朝新建鸭绿江公路大桥已竣工;港口规模逐年扩大,已跻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机场扩建,具备了全天候起降大中型客机的能力,并开通了丹东至韩国仁川国际航线。
民生改善方面,地方财政累计投入9537.6万元,改造边境地区农村家庭危房、茅草房7948户、44万平方米;投入1.62亿元实施边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群众达42万人;投入4亿多元,新建和扩建中小学校舍70多万平方米;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光缆,有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城乡卫生资源共享。
黑龙江: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黑龙江与俄罗斯有2981公里边境线,全省18个边境县(市、区)总面积为1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3.7万。5年来,黑龙江省为边境民族地区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近300亿元。截至2014年底,18个边境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亿元,边境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以《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为重要抓手和载体,有力地促进了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兴边富民行动为契机,以“政策投资、市场运作、自我积累、滚动发展”为指导原则,黑龙江重点扶持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以兴边富民资金投资产业项目的收益再反哺于民族事业,从而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为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自2010年开始,黑龙江逐年选择一批资源优势明显、群众基础良好、市场潜力巨大的农业产业项目,作为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在绥滨、饶河、穆棱、孙吴、爱辉等地建设网箱养鱼、东北黑蜂养殖、黑木耳培植等特色项目。其中,在绥滨县建设的黑龙江野鲤鱼养殖基地,累计投入兴边富民资金2424万元,拉动社会资金3036万元,现已成为全省网箱养鱼重点示范基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注重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如赫哲族鱼皮制品、鄂伦春族桦树皮制品等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加工项目,实现产业化生产;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游、民族乡村特色游、边境游等旅游产业,加快形成民族文化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黑龙江省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中,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度假区、抚远县乌苏镇赫哲族村和漠河县北极鄂伦春族村等11个景区榜上有名。目前,边境地区部分特色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将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任务,使边境地区的各族群众倚山望江、安居乐业。“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3亿元,扶持88个基础设施项目,与2010年相比,全省边境地区新增公路里程343.9公里,通高速公路县(市、区)增加了4个;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减少13.4万人;新增24个通电话村和38个通宽带村;切实解决了边境地区部分农村4000多人口的用电问题。
民族文化事业实现繁荣发展,18个边境县(市、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县级、乡镇、村级服务点全覆盖,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农家书屋全覆盖。“十二五”期间,安排教育专项资金19.9亿元,重点支持边境地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18个边境县(市、区)全部完成“普九”任务,少数民族青壮年文盲率降至1%以下。
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随着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和巨大潜力。2014年,全省对俄贸易实现232.8亿美元,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4。18个边境县(市、区)进出口总额达169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88%。
海南:增收致富“三步走”
2011年,海南省琼中、保亭、白沙、乐东、陵水和昌江6个自治县,正式纳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扶持范围。在“如何用好兴边富民行动资金,发挥整体实效促发展”方面,省民宗委探索出一条立足省情、紧贴民情的三步走之路:第一步,“要脱贫先修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种树养牛勤致富”,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第三步,“变输血为造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实用技能。通过“三步走”战略的实施,6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2014年,6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7902元、7834元、7883元、9243元、8976元、9563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以“最后一公里”工程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初,海南省民宗委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关于整合资金加快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请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召开由民宗、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和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会议,省水务部门承诺2年内解决全省民族地区安全饮水问题;南方电网公司出台了2年内解决民族地区电力设施老化、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的工作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地区饮水难、用电难问题。
在着重解决全省民族地区(含6个自治县)村民小组到行政村出口路的水泥硬化方面,省民宗委以兴边富民资金为牵引,先后统筹发改、交通、扶贫各项资金4.36亿元,新建道路608.5公里,建设桥梁1742.3米。预计到今年12月30日前,海南将在全国率先完成民族地区所有农村道路水泥硬化。
以发展热带特色产业为闪光点,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打造特色品牌。依托热带气候的有利条件,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热带果蔬种植产业。5年来,累计向陵水县投入兴边富民资金330万元,扶持当地农户种植圣女果。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7万亩。连续两年投入资金330万元,在白沙县扶持打造贡姜种苗培育基地、推广基地各一个。
——发展绿色农业。坚持“选优、培优、扶优”的原则,重点向生态型农业倾斜。保亭县丹宏种鸽专业合作社,按照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帮扶农民开展乳鸽养殖。琼中县、昌江县依托辖区内丰富的森林山地资源,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养蜂产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利用林下闲置土地开展立体复合种养。白沙县开展的贡姜种植产业,可以在农民自家的橡胶地、槟榔园中进行。乐东县扶持的七彩山鸡养殖项目,山鸡苗发到农户后,农民可利用自家空闲园地、林地饲养山鸡。
——扩大产业规模。“一县一品、一村一品”等特色优势产品不断涌现。琼中县两年累计投入100万元扶持粽叶种植项目,在橡胶林下种粽叶近500亩。保亭县投入资金70万元扶持四棱豆种植产业,种植总面积达200亩。乐东县3年内联合企业提供3万羽七彩野山鸡鸡苗,扶持100户养殖户发展野山鸡养殖。
以开展技术培训为辅助点,不断提升农户实用技能。5年来,利用兴边富民资金1129万元,开展182期种养殖、传统手工艺等实用技能培训,参训农民7420人(次)。通过培训,各民族群众科学种养殖的本领明显得到提高,脱贫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12月1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