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如何上好案例教学课

2015-12-23 10:44作者:作者:岳凤兰  

  案例教学法是干部培训中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如何才能上好案例教学课呢?2015年11月19日至20日,在由国家行政学院主办、成都行政学院协办的全国行政学院“上好公务员培训课”理论研讨会上,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公务员培训研究中心主任周文彰作“上好公务员培训课”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上好公务员培训课”“如何上好案例课”和“如何创新培训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注重学员与教员的互动。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是教员与学员群体共同参与的行为过程。从学员方面来看,他们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对案例中涉及的某些领域和问题,经验比教师丰富,理解比教师深刻。学员在案例教学中起着主角、主演的作用,因此要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在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之中,锻炼自己综合分析、协调沟通与创造能力。学员的参与意识越强,案例教学的功效越大。因此,教员不必面面俱到都去讲解,教师的职责在这里更多的是引导、调动学员的知识与经验,把经验升华,把知识完善整合,在此基础上提高学员适应环境变化、随机处理问题的权变能力。对于教员来讲,从案例的准备到展示,关键是把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切入点。教员在课堂上起着引导、控制和“导演”的作用,由于教员不采取直接讲授的传统教法,信息的传递由单向变为双向互补,教师需要对背景知识有更多的理解,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做充分的准备,这对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是一种新挑战。教师要抓住关键、核心问题,步步引向深人,留给学员充分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重在开发学员能力。案例教学使学员不仅仅把知识停留在理论的抽象概念阶段,而是通过案例教学演练,把理论运用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通过对多种类型案例的讨论、模拟、角色扮演,使学员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拓展其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由于学员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经历、不同社会层面去分析问题,不仅可以看到事物的某个方面,也触及事物的其它方面,在激烈争论中相互启迪,从而达到经验共享。
  突出互补性和实效性。一堂好的案例课,既是案例教材、学员、教员、课堂情境等多个因素有机构成的整体,又是各因素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对中国公务员的培训来讲,最重要、最基本的准则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在此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案例教学的成功经验。同时,案例教学要突出实用性。案例要选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热点难点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关心的问题,能提升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的现实问题。
  选好典型案例。选好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要选择具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的典型案例。案例是围绕着某一课程的原理,选择实际内容,设置种种情境,面对解决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对策,为学员设计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情景,使学员得到实际的演练。这个过程就是案例分析的四步骤:事实—问题—目标—措施,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情境的操作要灵活应变,但不离主题。教员引导学员进行合理的思考,肯定、赞扬其积极行为与思维,适时地控制偏离主题的行为与思路。案例讨论鼓励多向思维,不求“唯一最佳解”,重在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使学员的创造能力和潜在能力尽可能发挥出来。
  创新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要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启发式、参与式、民主式的教学方法。评价整个讨论情况,充分肯定学员的智慧结晶,对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论点给予肯定和完善,指出一些带有倾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教师总结点评环节应做到:要“精”,言简意赅,语言精炼,时间把握得当;要把握“度”,不能挫伤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对案例研讨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其积极性;要“接”,将学员的观点与最后的结论实现无缝对接;要“破”,每次都有解决细节问题的好办法。自始至终紧扣案例,不脱离案例本身提升理论,务必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有针对性,依据案例的基本目标和主要问题,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
  鼓励学员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因此,案例教学要崇尚理性,追求科学精神,既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又不能“小儿科”;既不能“人云亦云”,又不能单纯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既有能打动学员的地方,又要客观冷静的提炼。要让学员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5年12月21日 第A11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