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到十八大前,中央先后召开过6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每次会议,都分析形势,提出任务,对该时期党校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三十多年来,党校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全国党校能够在教育培训干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作出应有贡献,是与历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直接推动分不开的。
第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1979年12月25日至1980年1月17日)
定方向——标志着党校复校后,党校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1977年10月,中央党校复校。此后,各级党校渐次恢复。为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进一步办好各级党校,党中央批准召开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邓小平、李先念以及中央其他负责同志,接见全体代表。邓小平同志作报告。出席会议的有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负责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党校工作的书记、常委,组织部、宣传部的负责同志,省、市、自治区党委党校的负责同志和部分主持理论教学的负责同志,军事院校、铁道部党校,工、青、妇、政法干校及部分地市委党校的负责同志,共397人。
这次会议交流了党校复校两年多来的办学经验,讨论了党校工作中需要解决好的8项任务。
一是注意发挥党校作用,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统一全党的意志和行动。强调党校是党委领导下的培训党的干部的学校,是宣传、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
二是切实加强党委对党校的领导。强调党校和各部、委一样是党委领导下的重要部门,在干部配备、参加会议、分发和阅读文件等方面,应和各部、委同样对待。党委要把党校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定期听取汇报,进行检查总结,切实把党校工作抓起来。党委应选派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党性强、作风好,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干部教育经验的同志担任党校的领导工作。党校应有足够的人员编制,教学人员在党校全体工作人员总数中的比例,应占一半左右。
三是党校的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强调党校教学内容要按照四化的任务和当前形势来确定,特别要围绕着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有重点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学习党的重要文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理论研究是教学的基础。必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活动,组织教学人员和理论研究人员,努力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取得理论研究新成果,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要力求编写出有新思想、新内容、新语言的教材。首先是尽快编出一套适合实际需要的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
四是各级党委的组织部、宣传部和党校应当在党委领导下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轮训和培训理论干部的计划。强调党委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分期分批来党校学习,注意把主要领导干部的轮训和专业部门领导干部的短期训练结合起来;重视培训优秀中青年干部;各自治区和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的党校,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轮训和培训。各级党校在完成干部轮训任务的同时,要逐年增加培训干部的比重。
五是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学和理论研究队伍。各级党委要为党校选调适合从事理论工作的干部。实行职称和考核制度,比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评定教学人员的职称,并相应解决好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问题。上级党委的党校应当为下级党委的党校培养师资。中央党校理论班要采取长、短期班相结合的办法,为省、市、自治区党委党校和部分地委党校培训师资。
六是各级党校的经费应由各级财政部门作为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妥善安排,予以保证。除行政费用、教学设备费用外,还应有一定数目的科研经费,以及学员的伙食困难补贴费等。
七是上级党委党校和下级党委党校之间要建立一定的业务联系。各级党校应在教学业务、教材资料、理论研究和办学经验上,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密切配合。
八是各级党校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学员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精通业务,加强团结,艰苦奋斗,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
总的看,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教学在党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基本内容,解决了党校的经费保障、教学人员的职称和待遇、上下级党校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等重要问题,可以说是一次为党校定方向,立章程的会议。会后,1980年2月25日,中宣部、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级党校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很多进一步办好党校的规划和措施,全国党校教育逐步走上正轨。
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1983年2月22日至1983年3月2日)谋改革——党校教育正规化发展的开始
适应党校教育由短期培训为主向正规化培训为主转变的趋势,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了这次会议。叶剑英、李先念、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宋任穷、胡乔木等同志到会作重要讲话。
会议进一步强调加强干部培训的重要性,认为加强干部培训,使干部教育工作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要充分重视党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努力创造条件,进一步把党校办好,使中央党校和各级党校真正成为中央和地方党组织正规培训干部的学校。
会议对党校正规化建设尤其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了布置。强调党校的任务从短期培训为主,逐步转向正规化培训为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党校事业的新发展。为实现这个转变,需要研究解决招生对象、招生办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机构、学制、考试考核办法,以及党校的体制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只有坚决而有秩序地改革,全面而系统地改革,有领导有步骤地改革,才能很好地实现党校的正规化。
会议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任务,对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含义作了明确表述:“所谓党校的正规化,就是围绕培养四化建设的党政领导骨干及其后备人员这一目标,以教学为中心,在招生对象、学制、课程设置、考试考核、毕业学历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全面改革,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校教育体系”。
这次会议集中讨论了全国各级党校如何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批准〈中央党校今后教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草稿)》,草拟和讨论了《全国党校系统教研人员学术职称暂行条例》《关于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党校系统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国党校系统学位工作的几点意见》,为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作了许多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会后,1983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正式印发《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中发[1983]14号文件)。各级党校普遍设立培训班、理论班和进修班,有效适应了培养干部的需要。
第三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1985年1月31日至1985年2月8日)
夯基础——完善中国特色党校
教育体系,推进正规化
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和进一步落实中发[1982]53号、[1983]14号文件精神而召开。
习仲勋、宋任穷、邓力群、胡启立、乔石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全体代表。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党校,各省(区)所在地市委党校,部分开放城市党委党校,部分地、县党校,部分大企业党校,工、青、妇干部学校等负责同志,以及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和校内各部门负责人,共一百七十余人。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劳动人事部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和胡耀邦同志接见中央党校学员讲话时指出的干部“一要认真读书,二要钻研实际”的意见,在交流和总结党校正规化教育经验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如何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针,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校教育体系,推进党校教育正规化建设。
会议认为,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实质,就是根据四化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理论骨干及其后备人员,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国有中央、省、地、县四级2700余所党校,它们既有共同的任务,又有不同的分工,上下衔接,互相配合,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一个不同于一般国民教育体系的党校教育体系。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校,在培养目标、班次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都要结合本地区、本民族需要和特点,对分工承担的培训任务作出具体安排。
第四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1994年3月4日至1994年3月7日)
求发展——确立“一个中心,四个结合”教学体系
这次会议,是在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确立“一个中心,四个结合”新教学体系大背景下召开的。会议主题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研究解决在新形势下党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全面深化党校教育改革,把党校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会议代表,与代表座谈并发表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胡锦涛作了讲话。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主管党校工作的书记(或副书记)和党校校长(或常务副校长),各计划单列市、铁道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校校长,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121人。
与会代表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这次会议进一步阐明了党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指出了党校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会议强调,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领导骨干需要的教学体系。经过前几年努力,党校系统开始打破按“老五门”设置课程的框框,突出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安排教学,并适当增加了新知识的学习。会议认为这个改革是初步的,今后要处理好主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理论,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系;学习政治理论,同学习经济、科技、现代管理知识的关系。
会后,1994年5月6日,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1995年9月6日,中央又颁布《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这次会议和这两个文件,标志着党校教育进入制度化规划化建设新阶段。
第五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2000年6月7日至2000年6月9日)拓思路——开启新世纪新阶段的党校教育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0号文件)精神,在新世纪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胡锦涛同志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党校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重要时刻,党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党中央对党校工作寄予殷切希望。各级党校,首先是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一定要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战略意图,进一步提高办好党校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加强和改进自身工作,更好地肩负起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会议提出四条要求:一是适应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要求,加大培训轮训干部力度,深化党校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布局,提高教学质量。二是适应新形势对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系统的科研工作。三是适应党校改革和发展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教师和干部队伍,加强管理,从严治校。四是借鉴现代教育中的有益经验,突出党校特点,发挥党校优势,不断完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校教育体系。
会议还特别强调,要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为此,一是要大力加强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是要大力拓宽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三是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四是要大力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使他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的颁布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召开,确立了全面培养领导干部政治家素质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了“一个中心、四个全面”的党校教学新布局,各级党校尝试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体系,党校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
第六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2008年10月26日至2008年10月28日)识规律——不断提高党校教育科学化水平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总结改革开放30年党校工作的宝贵经验,全面把握党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校工作,不断提高党校办学水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会议代表座谈并发表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作工作报告。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委党校校长、常务副校长,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武警总部等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力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
会议强调党校要充分发挥“五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三是充分发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五是充分发挥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强调各级党校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即大局意识、党的意识、创新意识、勤俭意识、纪律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这次会议还总结出“三个适应、三个促进”的党校教育基本规律,即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在新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我们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六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深深感到党中央对全国党校系统是那么的关怀,把党校作用看得那么重,对于党校事业那么地寄予厚望,这些都是党校工作者奋发有为的重要动力。每次党校工作会议,都对党校工作进行回顾,对党校规律深化认识,对党校任务提出要求,对党校建设作出部署,党校事业由此紧跟党中央的步伐,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新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的关键阶段召开,必将以新的认识、新的要求、新的部署,推动全国党校系统在新的形势下开创出新的局面。
(撰稿:中央党校研究室研究二处)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5年12月14日 第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