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

2016-05-25 15:45作者:作者:靳凤林  

  党校教学主要以专题讲座为主,如何讲好每个专题,是每位党校教员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应该是党校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三大教学目标,要求每位教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深入研究学科经典,科学建构讲题框架。讲好一堂专题课,最为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本专题的整体布局和逻辑架构是否合理,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位教师必须形成自己分析和说明问题的理论框架,它是一名教师全部教学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要形成较为成熟且独具特色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必须从本学科经典中寻找思想资源,特别是所选经典应当具备结构优美、思想深刻、久传不衰、百读不厌的基本特征。除了深入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和本学科经典外,还要具备“三无精神”,即无学科限制,无中西之别,无急功近利。要抽时间大量泛读与自己讲题密切相关的各种其它学科的经典。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既要深入了解经典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知识结构、历史价值,更要重点把握经典著作的谋篇布局、逻辑结构、核心观点、论证方式、研究方法等;还要能够“钻进去,跳出来”。然后,结合当代领导干部的思维特点,通过对经典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自己讲题的框架结构。
  深刻体悟“大道至简”,学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党校教师要深刻理解讲解员、专家和大师的区别,讲解员只会背诵讲解词,不会也不敢随意发挥所讲内容;专家则往往从本专业的视角说明问题,较少考虑专业以外的影响因素;而大师则不同,他经历了上述否定之否定之后,能够把最复杂的问题用人人皆知的家常话讲清讲透,党校教师的目标应当是向大师看齐。“大道至简”“真佛只说家常话”,真正高水平的授课不是专门使用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要用那种清澈透明而使人不知文字所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深刻思想,听这样的话,人们忘记了语言文字的存在,而是直接面对思想本身,似乎是纯粹的思想本身在说话,当语言文字退居一旁,思想本身说话时,思想的深刻性就自然而然地充分展现出来。
  教学案例的选择要新颖、真实、贴切。一门专题课的学术框架确定之后,选择论证该框架核心观点和分支论点的具体案例极为重要,它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新颖。所选案例必须保持崭新的面容,随时使用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使课堂教学紧跟时代节拍,即使对旧有案例的使用,也要依据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做出新的解读。2.真实。必须保证案例来源和内容的可靠性。3.贴切。所举案例必须与论证的观点相一致,要保证案例的适用、给力和典型,“适用”就是所选案例要能够为观点所统帅,能够为表达和证明观点服务;“给力”就是要用为证明观点所必需的案例,不能选择可有可无的案例;“典型”就是选用内涵丰富和具有较强说服力、表达力的案例,案例选用要以一当十,不能多多益善。
  正确处理授课讲稿、学员用稿和课件制作的关系。自己授课用的讲稿通常口语化色彩较重,字数较多,要根据给不同班次授课的特点予以认真准备,包括哪些内容要快速说明、一带而过,哪些内容要放慢语速、加以强调。学员用稿字数教务部门有明确规定,一方面要把它当作一个科研课题认真对待,做到准确规范,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提纲挈领,简洁明晰。课件制作应当突出主题、繁简适度。在这三者的关系中,授课讲稿是基础,学员用稿是精华,课件制作是辅助,而哪些内容写进自己讲稿,哪些内容写进学员用稿,哪些内容放入课件,要仔细斟酌,合理布局。
  努力实现授课技巧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统一。党校教学不同于高校教学,高校教师可以把这次课上没有讲清楚的问题移到下次课上讲。而党校的课堂以专题讲授为主,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既要讲透基本理论,又要引起学员共鸣,这就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必须认真掌握授课技巧,将每个专题视为一次艺术家的登台演出,本着“台下十年功,台上几分钟”的心态看待每次讲座,努力实现授课技巧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依据学员班次特点,精心设计开场白;正确把握讲课进度与节奏;灵活运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互动;善用画龙点睛的名言警句概括核心论点和分支论点;高度重视结语设计,力争留下哲理沉思;善于引导课后讨论,充分激发学员的研讨热情。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哲学部)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6年5月23日 第A10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