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构建整体性党性教育体系

2016-05-24 15:43作者:作者:王超  

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核心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是整合党性教育资源,不仅要在教学计划中“嵌入”党性教育课程以增加分量来彰显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更要在教学安排中,以整体性思维策划来凸显党性教育的目标要求,“吸纳”党性教育课程和资源,形成党性教育体系。为此,广州市委党校在第三期青年女干部班(以下简称女干班)探索教学新模式,着力构建“整体”性党性教育体系,不仅保障了党性教育的“量”,而且提升了党性教育的“质”。
  聚焦党性教育实效,形成“协同性”教学布局。广州市委党校创新教学工作模式,以教学内容的“协同性”提升党性教育实效。第一,教学选题与党性教育课程要求协同。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对党性教育课程的要求组织教学新课题申报,并在集体备课中按照党性教育要求把关,形成了涵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道德品行教育等内容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第二,教学内容与党性教育单元要求协同。在女干班的党性教育单元形成了以党性教育内容为单元框架吸纳教学课题的教学计划制定模式,凸显了党性教育导向。第三,党性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锻炼协同。教学内容既包括有关党性修养理论渊源的相关课程,又包括党性修养时代要求的相关课程,在理论教育过程中还穿插安排了党性教育系列读书活动、党性锻炼等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讲授与体验的协同。
  凸显教学对象特点,设计“共享性”教学载体。根据不同教学班次和教学对象特点,创新教学载体。开展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规律和干部教育规律的体现。广州市委党校根据青年女干部的特点,以党性教育系列读书活动创新教学载体,实现了“共享性”的党性教育效果。一是知识共享。读书活动设计了四个板块活动,即学习导读、实境课堂、辩论交流和党性熔炉,每一项活动都是知识的共享。二是思想共享。读书系列活动的每一项活动又是思想的共享。例如,在辩论交流活动中,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学员思想上普遍存在的困惑问题设计辩题,通过辨析明理和思想共享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引导学员消除思想“疙瘩”,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三是感悟共享。读书系列活动还是一次党性教育的感悟共享。读书活动围绕“中国梦与广州实践”的主题分为四个篇章、拟定了36项选题,要求每一位学员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围绕选题自拟题目撰写提交一份党性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并在党性熔炉活动中交流,将学员感悟和党性教育内化为学员工作实践中的政治信念、价值自觉和行为逻辑。
  提升教学感召力度,融合“仪式性”教学环节。党性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需要借助和融合一定的“仪式”激活学员内心的红色“基因”。在女干班的读书系列活动中,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性教育的感召力;在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举行庄严的缅怀先烈仪式,增强党性教育的震撼力,旨在“催化”学员的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知,起到反躬自省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州市委党校、广州市党建研究基地)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6年5月23日 第A10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