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把党校姓党贯穿教学全过程

2016-05-04 16:38作者:作者:蔡钊利  

  坚持党校姓党是由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党校的灵魂所在,生命所在,优势所在,特色所在,力量所在。而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坚持党校姓党的关键就是要把党校姓党的要求贯穿教学工作全过程。

  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党的意识
  关键环节是学党研党。树立党的意识关键环节是学党研党,党校是党的学习基地,学习研究是“基本功”。党校教职工是党的理论和党的信仰的传授者,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当前要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理论研究要根据新的实践,阐述党的基本理论的真理性和指导性,研析党的创新理论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解读党的大政方针的实践价值和时代精神,辨析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观点,释疑解惑。既要靠党的真理力量去引导人,又要靠党校教师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人,当好党的信仰的“布道者”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工”,做到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加严格,在师德师风上更加纯洁,在教学科研上更加过硬。
  基本要求是信党爱党。信党爱党是党员的政治标准和立身之本,更是党校人的本质要求。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第四条就明确规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是“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而且“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们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强调的就是对党的信仰和感情问题。此后,历次修改的党纲党章都有类似的规定。身为党校人,必须通过深层次地学习和研究党的理论,把爱党信党建立在理论分析、理性认识和历史经验以及现实实践的基础上,在思想理论、政治立场方面,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和坚信,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夯实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
  重要体现是宣传好阐释好党的理论。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传播党的声音、维护党的形象、宣传好党的理论是党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我们要突出党的意识,在教学中继续完善“三级备课”制度,确保课堂教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政治性和原则性放在第一位,宣传党的理论,诠释党的主张,贯彻党的要求,落实党的部署。要讲好中国历史、中国故事、中国发展,传播正能量,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辩析和引导,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点,立场坚定地引导党员干部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思潮,澄清模糊认识,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讲党的性质、宗旨、传统作风。

  教学中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
  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的辩证统一。我们鼓励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对有关政策举措进行分析评估,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的有机统一、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要突出问题导向、学理支撑、决策建议,使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相互统一、相互提高。另一方面要把握好理论研究和课堂纪律的关系。“理论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
  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有机融合。党校有解放思想的传统,也承担着统一思想的重任。一方面,理论研究要解放思想,党校承担着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发挥新型智库作用的职能,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就像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我们办党校,就要使我们的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把党员干部不断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中央看齐。”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结
  合起来,既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发挥好智库作用,让学员通过学习在思想上有收获。同时,又要使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统一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真正把党的政策、党的理论、党的主张贯彻下去,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相互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一体两面。学科建设是基础,课程建设是支撑。党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群,突出党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为课程建设提供学理支撑。课程建设的目标就是围绕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来设计和安排课程,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形成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按照“一个中心、五个方面”的教学布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中之重,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做好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因此,在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党校的学科建设优势,用学科建设助推课程建设,更好地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另一方面,要把课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打造精品课为目标,通过扎实的课程建设支撑学科建设。

  教学中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突出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党的理论教育要坚持“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作为重要课程,充实完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编》,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学习,使理论在教学安排、课程布局中占有足够的分量,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学习和管理的全过程,在每个主体班次设置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不断完善“理论学习强基础、实践教学增效果、党性分析促提升、从严管理抓细节”的党性教育体系,通过理论学习、谈心交流、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等教学活动,让党性教育真正触及灵魂,发挥持久效力。坚持把党章教育作为第一课,打造党章精品课程,引导学员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抓好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修养、法纪修养。
  持续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工作。我们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作为中心内容,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做好教学体系、教学框架和课程内容的系统设计,加强讲话精神示范课建设,做好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引导学员深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反映总书记思想的原著,深入学习领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结合“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战略,认真、全面、系统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大研究阐释的力度,拓展研究阐释的广度深度,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用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做精做强延安精神教育这个特色品牌。延安精神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共产党人奋斗历程的精神印记和恒久不变的精神家园。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陕西时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陕西省委党校的前身是1934年创建的陕甘边军政干部学校,传承着红色基因,担负着研究延安精神、传承延安精神、强化延安精神教育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近年来,我们在延安精神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要依托省委在我校成立的陕西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延安革命圣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用好、用足、用活延安精神这个“压舱之宝”,加强教学研究,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加强延安、照金、马栏、梁家河等教育基地的资源衔接整合,以提高党性修养为目标,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主题,把延安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课和特色课,着力打造延安精神教育教学体系,引导学员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力量,彰显干部教育的陕西特色和陕西风格。


  (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6年5月2日 第A10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