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让 党 校 姓 党 落 地 有 声

——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座谈会发言摘要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座谈会发言摘要(三)

2016-09-27 10:02  

  把握“五个要点”做好党校工作

  王国忠

  

  把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必须切实把握“五个要点”。

  一是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党校姓党”,既是党校的个性,也是党校的根本,更是党校的灵魂。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始终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

  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就是要理直气壮地用党的伟大功绩激励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光荣传统教育党员干部,锲而不舍地用党的丰富经验启迪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用党的规章制度约束党员干部,孜孜不倦地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党员干部。把“党校姓党”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真正变成我们党校人的思想方法、行为习惯、工作准则、实际行动。

  二是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到党校培训,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党校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学校,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党校的主业主课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锻炼。绝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聚精会神地在干好主业、教好主课上下真功夫、花大精力、建好业绩、求大突破。

  三是加强硬件建设、队伍建设和班子建设。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建好管好党校的校园,建好管好党校的设施,建好管好党校的设备,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的队伍。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一流的名师大师,永远也不会有真正一流的学府,永远也不会有真正高端的智库。因此,我们要认真谋划好、切实实施好“名师工程”,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科研成果突出的名师队伍。切实加强各级党校的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

  四是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政党是政治组织,党校是政党的学校,政党都是讲政治的。所以,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讲政治、重政治,应该算是党校人的“DNA”。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各级党校要识大体、顾大局、顺大势,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谋划党校的事业,安排党校的日程,开展党校的工作。

  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这是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胜法宝和成功之道,必须不断强化核心意识,维护中央权威,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决议。党校的工作都要向中央看齐,必须把这个意识传导给学员。

  五是认真做好教学、科研咨询、网络信息、校刊图书、管理服务五项工作。我们把这五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做到位之时,就是“一流学府、高端智库”建成之日。教育教学工作是任何学校的中心工作。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没有很好的科研作为前提条件,教育教学、咨询服务等工作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学府,高端智库”。网络信息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教育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咨询工作和行政后勤工作,都离不开网络信息这一重要载体。各级党校都必须不断强化网络意识,着力推动智慧校院建设,把教育教学、科研咨询、后勤服务的网络平台打造好、维护好、使用好。校刊图书是党校工作的重要平台。各级党校都应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校刊图书服务,努力营造“人人都是读书人,天天都是读书日”的良好氛围,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在党校把学习理论的氛围搞得浓浓的”要求切实落到实处。服务管理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保障。没有高效优质的餐饮服务、医疗服务、住宿服务、安全保卫服务等后勤保障服务,没有严格规范的学员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服务工作,也很难做好党校的工作。因此,各级党校都必须高度重视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各类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落实“三个探索” 开启党校新篇

  王浩学

  

  按照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山西省委党校就山西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在创新干部用人机制、创新党校师资管理、创新师资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同山西省委组织部、山西省人社厅等单位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初步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全省各级党校在师资管理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现有干部用人机制滞后。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从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经验的人员中产生。但上述岗位为参公管理岗位,目前我省现有的管理机制规定,在这些岗位任职的同志,实行的是参公管理,原专业技术职务及待遇不保留,也不属于申报职称评审范围。现有的这种干部用人机制,严重滞后。二是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党校系统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不完善。在师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方面,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标准,导致一些单位把党校作为照顾性安排干部和安置就业的地方,直接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党校系统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主要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党校系统教学工作特点,无法充分调动教学人员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结构比例偏低,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以省委党校为例,现有专业技术岗位226个,其中教学科研岗位183个,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数92个(其中正高岗位职数24个),所占比例为50%(正高为13%)。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结构比例设置,参照的是我省以教学为主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现有的岗位结构比例明显偏低。另一方面,每年财政拨付各级党校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对策建议。一是创新干部用人机制。建议结合党校工作特点,制定具体政策,允许教学科研咨询等专业管理岗位人员身份混岗使用或自愿转换,评聘专业技术职称。二是创新师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校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及师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党校系统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制定《山西省党校系统师资准入和退出办法》《山西省党校系统师资考核评价办法》。同意省委党校修改《全省党校系统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意见》,将教师进行合理分类,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教学科研并重,就教学业绩、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制定出具体的量化标准,所定标准条件,既符合岗位工作实际,又便于量化操作,同时又能起到导向作用,改革过去主要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评价体系。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制定党校绩效工资政策,优化党校系统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参照执行高校教师的相关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党校系统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党校绩效工资政策,使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建议为各级党校每年拨付一定额度的教学科研咨询支持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另一方面,根据全省各级党校岗位设置方案情况,依照《山西省各类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调整优化省、市、县党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为党立言发声不当“绅士”

  石 军

  

 

  党校创立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党校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是党校永恒不变的红色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党校姓党的本质要求,系统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好党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最关键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姓党,坚定不移地为党立言发声。

  严抓队伍建设不放松,是坚持党校姓党、为党立言发声的立足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党员干部之师,党校教师传的是马克思主义之道,授的是社会主义之业,解的是学员心中之惑。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姓党,坚定不移地为党立言发声,必先严抓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放松。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校师资队伍存在的“先天不足”和“倒挂”现象,我们持续在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师资管理上下功夫,坚持“引进来”“送出去”“请进来”“严起来”。

  聚焦主业主课不偏离。教学是党校的生命力,决定着党校的生存。党校姓党,决定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的主业主课,也是党校区别于其他高校和培训机构的特色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如果党校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放松了、荒废了,那就会喧宾夺主,甚至会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

  党校教育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证明,理论上的信仰度决定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度,党性上的坚定度决定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执着度。理论教育关乎旗帜问题、道路问题、信仰问题,党性教育事关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道德品行。当前,党的建设和执政地位面临着“四大危险”“四种考验”的严峻挑战,务必不断引导学员廓清思想迷雾、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党性修养。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练就看家本领,必须基于对科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与深入理解。2014年起,我们又在主体班开展了“知党、爱党、信党”活动,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赛,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蓝田葛牌苏维埃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延安、照金、井冈山、西柏坡进行现场教学等形式,真正使学员思想受触动、党性有提升。

  强化思想引领不失语,是坚持党校姓党、为党立言发声的关键点。理论宣传、思想引领是党校的竞争力,代表着党校的水平。党校作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强化理论宣传和思想引领的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理论宣传和思想引领方面不失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党立言发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校要想更好地为党立言发声,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48字方针,要当“战士”不当“绅士”,敢于发声亮剑、表明态度、主动发声,善于释疑解惑、澄清是非、准确发声,积极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把学习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抢抓重大节点,在理论宣传、思想引领方面主动作为。

  加强科研咨政不衰减。党校科研工作要与党委政府工作同频共振,做到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在那里,党校科研咨政服务就到那里,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学科优势和学员优势,既要着力加强对党情政情社情信息和思想理论动态的搜集和反映,同时还要加强应用对策性研究,多形成一些“接地气”、有分量、务实管用的科研咨政成果,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真正使党校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新型智库。

 

  建设一流党校的关键

  陈顺龙

  

 

  坚持党校姓党是由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党校的灵魂所在,生命所在,优势所在,特色所在,力量所在。厦门市委党校以纪念建校60周年为新契机,认真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党校姓党贯彻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

  认真落实党委办党校的主体责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党校工作纳入市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带头落实党委办党校主体责任,定期专题研究党校工作。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到党校授课制度。开设《领导讲坛》,定期邀请领导干部到党校授课。三是强化党校领导班子建设。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提高教师队伍政治素养。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陈秋雄说:“党校姓党有特定的内涵,就是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校姓党,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要通过党校教师的授课来实现,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党校姓党的关键。党校教师理应成为党的理论的布道者、党性锤炼的‘熔炉工’。党校教师武装干部首先要武装自己,要从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上武装自己,真正做到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政治上同心、思想上认同、步调上一致。”

  结合厦门实际,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实打实抓好主业主课教学安排;开设厦门特色党性教育课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推行课程模块招标。

  组织好马列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规党章的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厦门和周边优势资源开设特色课程。比如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调研指导过的同安区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设立市、区高山党校教学点,为全市领导干部学习当年习近平同志在厦门深入一线、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摆脱贫困等重要思想开辟了第二课堂;开展《谷文昌精神》党性教育体验式教学,《谷文昌的精神遗产及当代价值》互动式教学;在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谷文昌纪念馆为重点的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把厦门精神融入教学,把习近平总书记给予高度评价的“陈嘉庚精神”“海堤精神”“英雄三岛精神”“鼓浪屿好八连精神”“马塘精神”“盖军衔精神”作为党性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

  围绕中心工作,提升科研和决策咨询水平。突出自身优势,开展特色研究。集中力量开展特区经济、党的建设和对台合作交流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台湾研究》等核心报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组织专门人员开展习近平在厦门时期的思想研究,先后发表了《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的政绩与思想》《习近平在厦门工作期间的群众意识与工作作风》《习近平在厦门工作期间的大局观和战略思维》等多篇研究报告,完成干部读本《习近平在厦门》的编写工作。同时,紧紧围绕厦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科研咨询研究,加强新型智库建设。

  搞活队伍建设机制。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知名高校培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组织精品课评选,鼓励教师钻研教学、潜心教学研究、积极争当名师。有重点地安排教师挂职锻炼,到基层一线实地调研,熟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了解基层情况和干部实际需求,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软硬件建设,创建全国副省级城市一流党校。一是狠抓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市委党校的信息化水平。二是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按照“一流校园要有一流后勤”的要求,按照“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的全新模式,将党校餐饮、住宿、物业管理等后勤事务委托给夏商集团和海投物业等国有专业化公司管理。

  今年是厦门市委党校建校60周年,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我们举办了纪念厦门市委党校建校60周年大会。厦门市委党校将以建校60周年为新起点,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新局面。

 

  党校报刊要努力成为鲜明思想旗帜

  李振林

  

  党校报刊,必须以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批驳错误言论、引领人民思想为办报办刊的主旨,必须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也是党校姓党原则在党校系统报刊编辑、出版中的重要体现。

  用中国思想指引中国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推进中国思想的发展。不断促成理论阵地产生最新理论成果,这种最新理论成果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指引中国道路的成果,也是促成中国思想体系发展的支撑。推进中国思想的宣介。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每一关键节点,意识形态领域有杂音时,中央党校都会及时发声、亮剑,高扬党的旗帜,表明党的立场。推进中国思想的实践。理论缺乏针对性,就是坐而论道;理论缺乏指导性,就是空谈误国。中国思想的鲜明特色就是实践性。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理论在掌握群众的过程中,党校系统报刊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之成为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思想利器,成为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思想指南。

  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方案,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理论文章编辑中,要突出“三性”:突出彻底性。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党校报刊刊载的理论文章必须体现理论的彻底性,坚持实事求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点,探索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规律,体现出“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念。

  突出实践性。党校系统报刊所刊载的理论文章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强化理论的现实指导性,阐释当前中国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新实践,回应思想理论的新误区、新挑战。

  突出及时性。党校系统报刊所刊载的理论文章既要向党中央看齐,更要跟紧党中央,在中央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时,第一时间发声,表明立场、阐释内涵、宣传群众。

  用中国话语回答中国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造回答中国问题的话语体系。

  承继中华文脉,体现中国气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这一理论必然烙刻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体现中华文脉的延展。

  对接群众语言,体现质朴新风。众所周知,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群众语言中汲取精华,从而形成质朴清新的语言风格。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口语化、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自于群众,回归于群众,以浓郁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思想、传递精神,很值得理论工作者学习。纵观各种理论刊物的理论文章,很多玄奥有余、通俗不足,甚至令人难以卒读。对此,必须彻底改变。

  下笔惜字如金,体现简约文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时,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所撰写的短论,意味深长,却惜字如金。这种简约文风值得理论工作者深思和学习。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