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道者布道者

2016-08-10 14:37  

  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学习、传播、研究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校职责担当所在。

  立足真懂真信,让马克思主义融入灵魂和血脉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姓马”,是党校人的身份标识,更是党校人办学办校的逻辑起点。党校教师作为传授党的理论、传承党的信仰的灵魂工程师,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对学员影响很大。这就要求党校教师,不仅要“姓马”,更重要的是不能忘祖忘本,不忘初心。对马克思主义理解越深入、透彻,信仰就会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求就会越自觉。党校教师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深学、细照、笃行,自觉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党校各项工作中,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自己的灵魂和血脉中,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成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为此,在党校师资教育上必须抓紧抓实、持续发力,使党校教师“姓党”“信共”“信马”。从2013年开始,山东省潍坊市委党校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挂职锻炼、担任访问学者、外派进修、跟班学习考察等方式,每三年对教师轮训一遍。截止去年底,我校第一个三年轮训计划全面完成,共派出20名教师到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和奎文区街办挂职锻炼,选派39名教师到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省委党校跟班学习,在外出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开阔了教师思维和视野、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学养,师资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探索传道布道规律,打造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红色殿堂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作为党校来说,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就必须加强主业主课教育。领导干部进党校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党的理论,加强党性锻炼,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和水平。因此,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党校办学的首要位置,作为党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理论优势是党的根本优势,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灵魂,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作为党校人,必须牢牢绷紧主业主课这根弦,始终聚焦主业主课教育,坚持老祖宗不能丢,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历代中央领导都多次强调,并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因此,在党校教育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作为重要课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下大气力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教育,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特别是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更好地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创新优化教育方式。教学中,要坚持问题导向、价值导向、实践导向,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注重回答学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把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党性锻炼有机结合,与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以及反腐倡廉教育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布局,增强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的驱动力、影响力,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以鲜活的事例感染人。同时,要加强对不良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主动“发声”,敢于“亮剑”,净化“噪音”,修正“杂音”,纯洁、洗涤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发挥好党校“净化器”作用。
  培育马克思主义优势学科。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优先发展学科,重点支持,着力打造。在党校系统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壮大以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为主的党性教育学科,逐步形成党校特色鲜明、教育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更好地满足党员干部培训需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校园文化,让党校文化发挥影响熏陶作用。坚持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科学布局、设置富有党校特色的文化场景、文化走廊,浓厚“党校姓党”文化气息;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环境,使校园景观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以期达到以文化人,陶冶党员干部人文情操的效果。

  结合中国实际,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配强研究力量。结合贯彻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挂牌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配齐配强专业人才和工作力量,着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决策咨询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学术高地和思想智库。
  突出研究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创新理论成果的又一次飞跃。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精髓,客观分析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哲学基础、理论范式和内涵外延等,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建设。同时,要结合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聚焦本地的中心工作,聚焦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强化应用对策研究,抓好咨政服务工作,努力把党校建成新型“智库”。
  把握研究方向。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问题为导向,奉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积极推进新常态、新理念、新举措等理论发展,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开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面向世界,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贡献党校力量。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6年8月8日 第A10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