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中央党校青年科研工作者座谈会发言摘要(二)

2016-11-04 11:45来源:学习时报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研讨“青年学者如何坚持党校姓党,不负时代要求,积极述学立论”,明确新形势下中央党校青年研究者的职责任务与使命担当,中央党校科研部近日召开了中央党校青年科研工作者座谈会。现将知名专家和青年代表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有的精神

  宋惠昌

  我是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已经50多年了。作为过来人,我谈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献身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不能仅仅说是一种职业,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来对待。马克思克服各种磨难,坚持不渝地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把它作为自己为之献身的事业。1859年他在完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时写道:“我以上简短地叙述了自己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经过,这只是要证明,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在当前,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充满创造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进行创造性研究这方面,中央党校是有传统的。比如1978年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中央党校的理论工作者就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在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还要继续发扬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这就是说,我们的主要精力和主要任务,不是一般的注释,不是一般的论证,而是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提出具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新见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地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要做真学问,首先要做一个真正老老实实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我这辈子最深切的体会是,在这个事业中,最重要的品质,是做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一生的修炼,其目标,应该是要争取做一个“真实的自我”,而决不要做一个“虚假的自我”。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坚持正确的观点。

  (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

 

  从中国政治特质感悟为学之道

  齐惠

  我谈谈对“中国政治特质”的思考。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有着持续不断的平天下的政治传统,简单地用西方政体类型学和民主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政治,我试图运用“大历史观”的视角,摄住2000年中西政治发展轮廓,通过中西政治制度和思想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和制度的内生性,梳理其中的政治规律,进而解读当下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实践。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中西方政治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那么这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是如何治理的呢?我以为有三大系统的建设十分重要:一是中央集权系统(单一体制、基层自治、因俗而治),二是选贤任能系统(寓协商于决策、体制内纠错、能上能下吏制),三是一统多元的文化教育系统(儒、释、道融合与并存)。三大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系大一统的政治发展。在大一统的体制中,政治问题以国民生计为中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也就成为最根本的政治理念。从政治学角度看,作为两千年“大一统”的国家能整体转型,没有像欧洲经历痛苦长期的战争,这是独特的政治奇观。当然,我们也需要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进行深入了解,越深入地了解西方,而不是浪漫化、表面化、概念化的了解,才能越深刻地理解“我们何以是我们”,同时西方经验教训也可以为我所用。“世界的眼光、中国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作为中央党校青年学者中的一员,我愿意为这一庄严神圣的事业贡献微薄之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政法部)

 

  党校教员的科研水平决定着教学水平

  王虎学

  为人、为学、为师

  顾炎武讲:“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其实,为人与为学的道理是一样的。在为人、为学的路上,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在今天这样一个比较浮躁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静下心来读书、思考,这本身就是对真正自我的追寻,也是对社会良心的一种坚守。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我们如何为学,我们应该秉承一种什么样的治学态度呢?我的理解是:向马克思学习!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尽管不赞同当时在英、法等国流行的种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但他认为只有在“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作为中央党校的一名教员,为师当自觉思考为人与为学之道。当然,我们应该遵循“研究自己教的,教自己研究的”的基本原则。

  职业、事业、志业

  从我们选择了党校教师这个职业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把科研、读书、写作、思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所以,这份职业不应该仅仅成为我们的谋生手段,更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一份事业。这就需要一种“马克思的精神”。1835年8月12日,当时年仅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如果说不忘初心的话,这恐怕也就是我们党校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初心”吧!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研中的“静、净、志”

  张静

  每个人的品行和气质似乎在冥冥之中主导了他们的职业选择和他们对待职业的态度。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安静的静,我的心里也有一个干净的净,这两个字在我的性格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于治学,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内心,越是外在的环境纷扰、任务杂乱、诱惑众多,心越要静下来。不忘初心、不忘痴心、倾听内心;即使做不到心无旁骛,也要保持那份矢志不渝的热情与热爱。

  第二是心思纯净。为学先为人。我们的时代不缺乏理论家,但缺少面对掌声与荣誉、面对金钱与权力、面对批判与压力,仍甘于平淡、甘于平凡,远离觥筹交错、舆论喧嚣,选择冷板凳,做真学问,写传世文的大师。我常常反观自己,能不能不为了评职称而拼凑文章,能不能不急功近利地追求著作等身?我或许终生难齐先生大家之风骨,但心向往之、敬仰之,努力不懈。那心中的学术殿堂,即便是远远瞻望,都足够让我谦虚自省,砥砺前行。

  第三是立志。为学,除了心中有静、净二字,还要有志,讲的是事业、行动。任何一位我们今天称之为大师的人,都有家国的情怀,都有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苍生谋的使命感,都有天下为公的大格局。这或许才是支持他们以学为业、矢志不渝的真正动力。作为一个小小的历史学者,我只是想更清楚地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特点、历史脉络、问题和解决方案,这已足够让我痴迷终生。当把对学术的热情具体化为一份事业时,不仅激情会随时间褪去,而且困难、纷扰会随时出现。只有理想的光芒能够激发坚毅不拔的勇气,能够支撑疲惫不堪的身躯。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我以此与诸君共勉!真诚希望我们志同道合的青年学人,并肩努力,形成一个有朝气、有志气的学术共同体,推动学术和时代的进步。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党史部)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