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委党校坚持更高标准选用培养锻炼党校教师,以锤炼造就高素质的党校教师队伍为目标,制定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引进一批,校内培养一批,挂职锻炼一批,外出培训一批,学历提升一批)教师培养工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有效探索了一条党校教师培养的实践之路。
严格人才引进
一是政策吸引人。根据毕节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结合党校实际,提供人才引进的教研、待遇等优惠条件,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补齐党校人才缺乏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短板。二是严把入口关。严把党校教研人员必须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职称以上的进人原则。根据党校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年初制订进人计划报市人才办批准实施,并严格按照教研人员的基本标准,严把人才入口关。
规范校内培养
规范备课试讲。实行由教研部主任组织本部教师对讲授内容进行研讨,提出改进意见,然后由主讲人对讨论意见进行整理,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形式和特色形成试讲教案,再在全体教师中进行试讲,结合其他教师的点评意见,再次修改教案,形成终稿。通过规范备课试讲制度的实施,能够及时发现讲稿存在的问题,有效帮助解决党校教师授课内容的精准性问题,提高课堂讲授质量。
实施“传帮带制度”。规定每名副高职称的教师结对帮带一名年轻教师,对其从教学课题申报、教案编写、课件制作、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和示范,在实践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引进的青年教师很快成长起来,走上主体班讲台,真正实现“引得来、留得住、成长快”的良性循环。
严格跟班听课制度。要求全体教师都必须参加校内组织的新课试讲、精品课教学、优质课观摩教学,并提出点评意见,把听和思结合起来。规定每位教师每年校内听课量不少于20课时。
精品示范和高端培训。一方面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教师业务培训,通过精品课示范教学、新课试讲等方式培训教师。另一方面依托市委在党校举办的“一月一专题学习大讲堂”平台,定期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组织部的专家和领导开展专题讲座,安排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听课。
开展网络在线学习。有效利用“贵州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和“毕节市干部在线学习”两个学习平台,要求每个教师按照量化标准完成在线学习任务,定期报送学习情况。
量化考核工作量。制定《教师“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将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细化量化到岗位职责中,并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作为年终评先选优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组织编写本土教材。根据党校教学需要,组织教师参与党校特色教材编写,近年组织编写了《毕节试验区发展概论》《毕节试验区》《怎样当好村支书——文朝荣工作实践》等三部教材。通过教材编写,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市情的了解和把握。
实施教研咨一体化。在科学研究上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进程。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省级、国家级课题,本校课题要求每个教研人员都要申报。在课题申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到教学科研基地蹲点调研,实地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
依托高端科研团队带队伍。利用国家和贵州省调研组在毕节本地开展调研的机会,安排相关学科专业的教研人员参与调研活动,通过直接的工作、观察、体验,得到高层次的、“短平快”的培训,获得调研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效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强化挂职锻炼
上挂“天线”。积极争取、主动协调选派优秀年轻教师到中央机关和国家有关部委、省直机关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或作为访问学者学习半年以上。选派优秀年轻教师到全国政协、国家行政学院等部门单位跟班学习和挂职锻炼,让党校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国情省情,熟悉政策制定出台过程,了解中央政策的背景和顶层设计,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接“地气”。每年通过市委组织部选派年轻教师到县、乡镇村挂任乡镇副职或村第一支书,让教师接触了解基层的工作流程,熟悉掌握基层工作方法,学习运用基层的新实践新经验新创造,学会分析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党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的问题。
横向“互联”。根据教研需要,结合教师的所学专业、教学方向和研究方向,协调市委组织部正式行文安排教师到市直有关部门挂职锻炼1—2年,对部分教师,为提升综合能力素质,还安排到多个部门挂职,进一步强化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依托外出培训
制定量化指标。将教师培训纳入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每年拟定教师外出培训量作为校党委接受市委目标考核的重要考核指标,保证教师外出培训任务的完成。积极支持教师培训,凡是适合党校教师学习的培训都及时安排,对有的重要学科还安排重复强化培训。
寻求部门支持。协调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市人社局等部门组织的市外相关培训班,优先安排党校优秀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增加教师受训机会。
主动委托培训。选送教师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开展师资培训,通过系列学习培训,不断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拓宽思路视野、提升能力素质、补齐工作短板,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实践培训。与市直有关部门建立科研合作关系,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对相关课题进行联合调研、论证,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另外,还组织教师到农村进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发挥“三队”(宣传队宣传党的政策,工作队帮助谋划建设发展,生产队参加农民干农活)作用,做到骨干教师在基层锻炼、在基层发现、在基层培养、在实践中培训。
注重学历提升
一方面鼓励在职提升。制订并实施“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利用贵州省委党校在我校设立研究生教学点的条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历提升学习。对取得高一层级学历学位的教师进行奖励。另一方面支持离职提升。依托毕节市委出台的人才政策,大力支持基础扎实、有潜力的教师离职学习,对取得研究生学历的给予报销全部学费,取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除报销全部学费外,还分别给予相当数量的奖励。
毕节市委党校通过“五个一批”系列措施,有效探索了一条师资培养的实践之路,促使教师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能力,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出成果”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理论进决策”的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