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扎实推进藏区特色文化产业建设
2017-09-15 10:31来源:国家民委网站
近年来,青海省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特别是2014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以来,青海省结合省情实际,综合施策,着力加强藏文化产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纳入《规划》的6个藏族自治州已陆续实施了15个文化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达16亿元,2016年全省藏区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15.4亿元,藏文化产业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从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领域等11个方面明确发展重点任务,并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6个方面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保障。2017年设立20亿元省级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并成功举办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协同发展论坛。组织举办首届全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创新活力。
二是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藏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藏区规划的15个文化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创意产业园完成投资1.4亿元,入驻企业20余家;热贡艺术产业园完成投资1.4亿元,热贡文化会展中心、热贡艺术传习研究院等陆续建成;海南藏族自治州投资5.47亿元建成共和县藏文化产业园、贵德文旅创意产业园等5大产业园;玉树藏族自治州康巴文化风情园、巴塘藏文化园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同时,省直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全力支持藏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省国土资源部门优先保障文化产业用地5宗、面积达13.4公顷,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省农牧部门在黄南、海西、海北、海南等地区集中打造以文化休闲为主的农家乐500多家,休闲农牧业聚集村、民俗村36个;省扶贫开发部门投资1.69亿元,在同德县建设以文化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3家,年产值达1.8亿元。
三是培养自身“造血”能力,带动藏区扶贫攻坚。积极鼓励本土文化企业、单位以及个体户通过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方式,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并在产品研发、生产、推广、销售等产业链上吸纳当地群众,增加农牧民收入。目前,已形成黄南州唐卡、泥塑等热贡艺术品,海西州昆仑玉雕工艺品,海南州藏绣,果洛州格萨尔生态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手工业,玉树州民族歌舞演艺、藏黑陶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自2014年以来,全省藏区文化企业由最初的926户增加至现在的1591户,从业人员从3万人增加至4.4万人,特色产业文化项目已成为藏区农牧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和渠道。黄南州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原为纯牧业村,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全村200多户近千人藏族群众从事石刻石雕产品生产,并成立和日石雕艺术有限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达1080多万元,成为三江源地区牧民转产典范。
|
|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