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建设连年实现“双提高”“双减少”

2017-09-06 16:06来源:新华社  作者:彭源、李云平  

  内蒙古雄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实现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连续“双提高”,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双减少”,绿染黄沙让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秀美、牢固,壮美亮丽的内蒙古正在以愈发昂扬奋进的姿态喜迎十九大的到来。

  改善生态 筑牢屏障

  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遍布全区各个盟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干旱少雨、鼠虫害频发及超载放牧等因素影响,内蒙古草原生态不断恶化,2000年草原植被盖度仅为30%。经过十多年持续治理和国家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如今草原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草原明显恢复。2016年启动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时,内蒙古划定基本草原8.84亿亩,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到44%,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高水平。

  “15年前这里黄沙遍地,‘猪上房、羊跳墙、小孩坐在房檐上、地不打粮、沙子埋房’,如今想在这里抓一把沙都难哩!”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委副书记赵宏站望着绿油油的百万亩樟子松种植区感慨地说。多伦县的巨变只是内蒙古造林绿化的一个缩影。

  随着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内蒙古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让全区各个盟市几乎所有旗县都披上“绿装”。据统计,近十年来,内蒙古共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04亿亩,年均造林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累计造林面积居全国首位。

  沙化缩减 绿色扩展

  历史上,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毛乌素沙地沙大风多、十年九旱,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从2011年开始,国家加大治理力度,毛乌素沙地国有集成示范项目迅速推进,曾经的赤地千里变成了如今的林海草原。

  地处内蒙古中部的锡林郭勒盟,全国五大沙地中的浑善达克和乌珠穆沁沙地横贯其间。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加剧,流动沙丘吞噬周边草原,平均每年扩展70平方公里。持续受损的沙地生态系统使得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频发,对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锡林郭勒盟发出全民治沙的号召,建立了草原监理、森林公安巡回督查、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组织管理、农牧民群众管护为主体的管护督查制度。在政策引导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驱动下,农牧民自主治沙的积极性高涨,当前锡林郭勒盟非公有治沙造林主体已达7万多个。

  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生态状况持续向好,已经连续15年保持了“双减少”。目前,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五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沙地明显向内收缩。

  汇聚合力 深度治沙

  沙漠并不是一无是处,治理沙漠需要充分挖掘其独特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内蒙古始终探索深度治沙模式,大力发展沙产业,带动沙漠、沙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寻找着力点。

  当前,内蒙古已重点培育了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沙区特种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荒漠和沙区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等6种类型的沙产业模式。

  内蒙古林业厅总工程师东淑华告诉记者,随着沙产业深入推进,不仅加快了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与此同时,积极推广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经营模式,打造了一大批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发展逆向拉动防沙治沙,增强了防治的持续发展能力。

  在地处巴彦淖尔市的乌兰布和沙漠中,一批从事沙产业的企业显露出勃勃生机。其中仅从事肉苁蓉嫁接梭梭的企业就有23家,人工种植梭梭面积达19万亩,接种肉苁蓉面积9万亩,年产鲜苁蓉近300吨,不仅让黄沙披上绿装,更实现了“沙中找金”的跨越。

  为了将沙产业打造成为绿色富民产业,内蒙古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造林事业,涌现出亿利、东达蒙古王、蒙草抗旱、和盛育林等一大批造林绿化企业,成为沙漠治理、造林绿化的生力军。十九大召开在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五鑫林业生态苁蓉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吉军激动不已:“沙产业的快速发展始终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防沙治沙关乎国计民生,企业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