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聚焦”讲好党校专题课

2017-10-23 15:49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上海市委党校 周东华  

  党校授课的主要形式是“专题课”。

  党校专题课,不同于学科知识讲授,也不同于政治宣传动员,它是面对领导干部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开专题性的辅导讲解。正因为面对的受众、讲授的内容、表达的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党校专题课是在“党校姓党”基础上,“用学术讲政治”方式,使浓郁的政治性与学术性高度融合的特有授课形式。

  多年来,党校专题课、政治宣传讲解课、学科知识传授课我都先后在不同对象中讲过。比较这三种讲授方式,党校专题课的最大特点,一在叙述方式,二在阐释力度。与学科知识传授课比较,党校专题课的叙述方式显得很“短”,仅以分钟计课时;而学科知识课则相对“长”得多,是以学期计课时。与政治宣传动员比较,党校专题课的阐释力度显得较“深”,政治宣传注重“是什么”?党校专题课则突出从理论上讲清楚“为什么”,再阐释究竟“是什么”。

  可见,党校专题课是在“短+深”基础上完成“用学术讲政治”任务的,这既是党校专题课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难点。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所述内容,在高度聚焦和浓缩的情况下讲清楚呢?我此次参加精品课评比的“增强干部国情意识的基本方法”课程,在这方面的难度更显突出。因为,这门课针对的三个基本内容——问题意识、历史思维、文化自觉,每一部分内容都涉及大量相关知识,以至可以独立成篇地开设一门课。但是专题课的要求极为严格,必须在40分钟时间完成各个部分的观点阐述和内容讲授。这就要求对相关知识“从内容到形式”予以高度浓缩与聚焦。

  聚焦课程内容,需要对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高度裁剪、浓缩,那么取舍依据是什么?

  首先是聚焦“问题牵引”。专题课的高度聚焦始终是围绕所述“问题”展开的,没有问题或问题不清就极易出现内容松散的状况。因此,越是理论性强的专题课就越是需要“问题牵引”,在“问题牵引”中聚焦内容。其次是聚焦“学科对接”。专题课对“问题”的分析必然联系各个相关学科知识,怎样将学科知识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这就要求一方面能够坚持政治原则,另一方面又能与内容精准对接,以增强专题课的解析力与说服力。尤其需要注意,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知识性”的方面,也有“价值性”的方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学科对接”是专题课中“讲政治”的关键,也是将课程的分析阐释向“深度”推进的基本路径。再次是聚焦“逻辑建构”。如果说“问题”是专题课的“主轴”,“学科”是专题课的“血肉”,那么“叙述逻辑”便是专题课的“骨骼”。因为,逻辑建构使“问题与学科”实现了真正的内在融合,浑然一体,更赋予了“问题与学科”叙述的活力,从而使讲者能够清晰流畅表达,听者能够准确明白理解。

  总之,以上“三聚焦”的相互贯通融合,我体会就能一气呵成地将一堂党校专题课讲得短小精炼,深入浅出,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用学术讲政治”的课堂实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