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党的“布道者”

2017-11-03 16:15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侯俊榜  

  党校教师是党员干部灵魂的工程师,是党校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党校教师应该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上有更高标准。”这就为党校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最重要的是,党校教师要坚持好党校姓党,当好党的“布道者”,用实际行动为学员补精神之钙、固信仰之本。

  诚心问道。中央党校掠燕湖畔青铜雕塑作品《问道》,通过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典故,展现了问道先贤、文以化人的精神。党校教师需要传承和发扬这种问道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读书学习的践行者、示范者与引领者。“问道”要接天线。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使教学科研朝着正确方向、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问道”要接地气。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努力把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问道”要接问题。要坚持调查研究,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潜心悟道。学思践悟在学习实践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习研修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实践、深入领悟。一是有所思,即围绕问题努力思考。二是有所得,即经过潜心钻研,面对长久以来的困惑,突然感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三是有所能,即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有所思、有所得的目的皆在于运用。运用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高度统一。

  静心修道。锤炼党性、磨炼心性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党性修养对党校教师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教学的方向、教学的效果。首先,要坚定党性。党校是党的学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党校教师姓党。其次,要常修不懈。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就要把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拿出“吾日三省吾身”的恒心和韧劲,不断锤炼党性。再次,要知行合一。做到知行合一,就要通过读书学习,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真心守道。党校教师要坚守的“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本心,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不懈追求。坚守这个“道”就是要坚持好党校姓党原则,为此党校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守护好三尺讲台。要坚守红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同黑色地带进行坚决的斗争,对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声音要敢于亮剑,敢于发声。三是要不断总结社会实践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用心布道。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诚布道者,是党校教师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一是倾注一腔情。党校教师尤需一种钻劲、拼劲、韧劲以及敬业和奉献精神。二是尽上一份责。党校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上好一堂课。要想上好一堂课,要在选课、备课、讲课、评课上下深功夫、真功夫、苦功夫。四是用好三支笔。用好三支笔,是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同志对党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形势下,党校教师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通过撰写理论文章推进理论创新;二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宣传阐释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三要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研究,加强党情政情社情信息反映和研究,发挥党校的新型智库作用。党校教师只有用好三支笔,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才能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高党校教研质量、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作出贡献。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