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综述

2017-12-08 14:28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韩雪茹  

  使命,在奋进中彰显力量。号角,在攻坚时更加嘹亮。

  2017,是我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

  这一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区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领导全面加强,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扶贫投入大幅增加,产业扶贫稳步推进,督查考核更加严格,社会扶贫进一步深化……

  这一年,我区先后制定出台10多项重大政策举措;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由去年的18.8亿元增加到今年的48.8亿元;建立起了从幼教到大学的一条龙资助政策和帮扶措施;全面实行“三个一批”健康扶贫政策;全区15.2万名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这一年,我区将又有2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上全面小康之路。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艰苦奋斗的结果。回望即将结束的2017年,内蒙古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脱贫成绩让人暖心、令人鼓舞。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前进。而今,全区上下正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带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心,内蒙古策马扬鞭,开启脱贫攻坚新征程。

  使命如山,号角催阵

  ——汇聚脱贫攻坚磅礴力量

  11月11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库伦图镇朝克文都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走街串户,坐在炕头上详细询问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家庭收入、生产生活等情况,面对面向他们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鼓励群众坚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他就是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他说,要进一步拧紧责任螺丝,认真落实精准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凝聚工作合力,不断强化监督执纪和督查问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11月4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来到兴安盟阿尔山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她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各方面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自治区主要领导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率先垂范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强脱贫攻坚使命担当,采取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确保我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源自担当,奋进催生力量。

  我区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今年年初还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12个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成为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建立起了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制度,自治区39位在职省级领导一对一联系39个贫困旗县……

  自治区层面挑起领导重任,一线攻坚力量不断加强,脱贫责任逐级夯实。全区驻村工作队由原来的3463个增加到7239个,队员由每村2至3人增加到5至10人,驻村干部由1.1万名增加到4万名;全区57个贫困旗县扶贫办全部单设,在贫困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今年以来各级专门从事扶贫工作的人员增加了2000多人。

  问题面对面,工作实打实。更加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倒逼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我区出台对盟市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办法,聘请第三方机构独立进行第三方评估,督促各地比学赶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产业引领,因地制宜

  ——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

  兴安盟阿尔山市,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也是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

  眼下,走进阿尔山,如同走进一个童话般的冰雪世界。凭借冰雪与森林相依、冰雪与温泉相伴、冰雪与城市相融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独特冰雪资源,阿尔山市正在努力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阿尔山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阿尔山旅游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绿水青山,为当地增资源,为百姓聚财源。兴安盟将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成为贫困人口就地脱贫的有效途径。目前,全盟贫困人口减少到8.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1%下降到7.3%,今年还将有2.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党员干部是脱贫攻坚的“领头雁”,人民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只有两者形成有效合力,才能真正拔穷根、摘穷帽。

  “百姓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产业强不强,党建来帮忙。”这是呼伦贝尔扎兰屯市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在达斡尔乡满都村,村两委班子为贫困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产业“菜单”,贫困户自主选择脱贫产业,经验收符合建设标准的,给予扶贫资金补助。这种“支部+贫困户”先建后补模式,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利用肉牛养殖基础发展肉牛产业,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和特色种植业,在农村牧区家庭发展绿色庭院经济,帮助贫困户与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我区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一系列宏观架构转换成实实在在的成效,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分享到了产业发展收益,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集中支持,务实推进

  ——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

  脱贫攻坚,越到后来难度越大。数据显示,我区现有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非常之阶段,需要非常之谋划、非常之举措。我区聚焦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的15个国贫旗县、258个深度贫困嘎查村、12.9万名贫困人口,集中优势兵力克难攻坚。

  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方案,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自治区农牧业产业扶贫发展基金优先支持深度贫困旗县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深度贫困旗县生态建设支持力度,生态建设资金、项目向深度贫困旗县重点倾斜;农村牧区中小学改造资金项目重点向深度贫困旗县倾斜;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方案》,支持深度贫困旗县建立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基金……

  “活儿轻快,在家也能做,闲暇时间绣一绣,每个月能挣1000多元呢。”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产业扶贫车间内,吴香云正专注地飞针走线,绣着手中的图案。这个刺绣基地,采取“企业+协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打造以蒙古族刺绣为主的王府刺绣扶贫产业。现在,每天都有600多名贫困农牧民在这里刺绣。截至目前,已有1.6万余名妇女参与到刺绣产业中来。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三苏木村委会赵家村,北邻洞金山温泉,南临岱海旅游度假区。随着以环岱海为中心的旅游线路的推出,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被列入了重点乡村旅游线路,游客在畅游滩川广阔的岱海、欣赏如诗如画的滨湖草原和花海之后,可以到赵家村品尝“土味”十足的农家饭,体验传统的醋作坊,吃上用传统手艺磨出的豆腐……

  察右中旗黄花沟、兴和县苏木山、凉城县岱海、集宁战役红色纪念馆……丰富的旅游体验,不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也带动了当地特色餐馆、农家乐的发展,拓展了乡村旅游产品链条,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摆脱贫困,冀以小康,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们不断奋斗的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内蒙古正以愚公移山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镌刻出脱贫攻坚伟大决战的时代画卷。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