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
当前我们面临的风险来自经济、社会、自然界等各方面,在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复杂,需要面对不少来自自然界的风险和挑战,能否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预防体系及迅速反应机制是对治理者的巨大考验。记者日前在内蒙古多地走访调研,探访当地如何防得了风险、扛得住挑战。
科学预测趋势,防风险有据可循
内蒙古东部广袤的大兴安岭地区山峦叠翠,林木郁郁葱葱。“前几年,这里的林木险些被疫情‘吞噬’,亏得应对风险及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种子站站长王鹏说。
原来,由于2013年的夏季降雨量较常年偏多80%以上,使得樟子松的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当时近50万亩松针红斑病疫情暴发,并在2014年形成更大范围的扩散蔓延。发现疫情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立即成立专家组进行实地调研,查出了病害发生原因与扩散趋势,最后形成统一的综合治理方案。
“防治森林疫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3年多来我们通过营林改造、人工清理病叶、无公害喷雾、烟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保护了1.7亿株樟子松的安全。”王鹏介绍。
为了能够对森林病虫鼠等自然风险作出及时应对,管理局组建了专业化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实时监测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分析预测发生趋势,并建立专业防治队,及时扑灭疫情。同时建立检疫检验行政执法的检疫员队伍,实时监控和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化解外来有害生物风险。
“我们通过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检疫御灾体系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管理局—林业局—林场(管护站)三级监测预防体系,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自然风险。”王鹏说,“同时建立了森林保险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理赔机制,为化解自然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未来,我们将完善森防体系建设,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森林保险投保、理赔及灾后治理体制机制,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互联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模式,推动数字森防发展,科学应对各类自然风险。”王鹏说。
建立负面清单,控风险毫不放松
在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常住人口只有不到25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个人,在这里沙漠、戈壁、荒漠草原面积各占1/3,是十分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植被稀疏、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风险问题十分突出。
面对严峻的生态风险情况,阿拉善盟在草场退化、沙化地段,采取禁牧、休牧和围栏封育等措施,并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和最严格的禁牧草畜平衡制度,加快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时组织和引导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生存条件较差和边远牧区的农牧民向资源相对富集、区域经济优势明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发展潜力较大的苏木镇转移。到2016年,阿拉善盟天然草原平均盖度达22.50%,较2012年的18.12%,增长率达24%,全盟草原面积比2010年净增394万亩,达到28005.34万亩。
除了对草原进行保护外,当地还通过飞播造林、围栏封育、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等方式进行生态治理,连续5年生态治理超过百万亩。在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周边基本形成了锁边防沙阻沙防护带,出现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前些年,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排污池,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然后用铲车将黏稠的沉淀物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阿拉善盟环保局副局长王翠花告诉记者:“为此,对工业布局较为密集的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和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编制并严格实行环境保护准入负面清单制,只有污染防治措施完备健全,通过相关环评规划才能进入园区生产。”
除了施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当地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启动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划定了生态红线。
【专家视角】
增强驾驭风险本领的重点在于防控风险。风险防控机制涉及许多方面,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阻断、风险转化等。
在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三点。首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方面要下大力气,而不是将其装装样子或作为摆设。其次,进一步增强面对风险的韧性和灵活性,发挥央地结合、区域联动和群众参与等应急管理机制的比较优势,在风险降临时能够调动资源和动员社会去应对与修复。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在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应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武装自己,从而增强基于数据和证据的风险防控和决策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马亮
(人民日报2018年3月30日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