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者应当熟悉民族学及其研究方法

2018-05-31 10:26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马建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民族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要求民族工作者要熟悉民族政策,了解民族群体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和状况,以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从事民族问题研究和民族事务管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民族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迎接新的挑战。不论是开展民族问题研究,还是进行民族事务管理,都要处理好各类复杂关系。民族工作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内部的关系、不同民族和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民族学就是研究人的一门学科。民族工作者要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学习、掌握和借用民族学比较成熟的方法与理论是一条重要且有效的路径。

   民族学为民族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民族学对人的研究,注重生物-文化整体性,倾向于从生物、社会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来剖析人的共性与差异性。民族学所采用的田野调查、参与观察、主位与客位、文化相对论、文化与人格理论、文化功能主义等方法和理论视野,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人的本性、行为动机、心理特点、物质与精神需求,真正把握人的生物与文化需求。民族工作者既面对自然的人、个体的人,又面对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群体,如能掌握民族学的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多角度、宽幅度、多层级来理解人和社会,的确有助于在民族工作中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和决策,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处理不同事务中多一些更“接地气”的方法,做到民族工作以人为本、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如今,民族学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及实践领域,如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心理学、艺术学、旅游学、影视学、医学、历史学等学科结合延展成新的学科分支,成为日常生活中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的基本思维和参照。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民族学的田野工作方法论、民族志对文化的独特书写、与众多学科多元共生而获得的学术生命力与实践创新力,更使民族学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前景,也为民族工作领域应用民族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民族工作者要把民族学当作一门必修课,在掌握宏观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实地、走进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民族工作者要运用一系列专业的调查方法,尤其在参与观察中,要给自己提出以下问题: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参与什么?如何参与?与谁对话?参与到哪些人群中去?参与到什么程度?发现问题该怎么解决?结论是什么?在下基层过程中,调查者应该理清调查研究中的各种关系,不断反思这些问题,并有意识地尝试用调查获得的情况来回答这些问题。这对明确调查研究目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调查者若是仅仅沉浸在“他者”的生活中,比如只是与下属或基层民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还不足以理解基层生活。除去在交往互动和日常事件的体验,他还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深入的观察,并涵盖到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这些系统化的调查要求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在开展民族工作或进行民族问题调查和研究时,需要了解为了实现各民族群体的和谐相处,民众需要什么和期待什么。这样才能在制定政策和落实政策过程中有的放矢。民族工作者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聆听人民群众不同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用“常识”去判断。
 
  民族工作者要走进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要把调查对象放在首位,走进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这就是要走进田野,与他们同吃同住,把当地人对自己生活和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作为调查研究的主要目标。文化相对论一般采用主位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客观地看待被研究的对象,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待被研究者的文化。参与观察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和分析当地群众的需求,得出最简单、质朴的调查结果,这有助于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当然作为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的研究者、决策者或政策的执行者,民族工作者不能仅用主位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应该用宏观的视角,把国家政策和地方实情结合起来,形成客位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文化整体论,要理论联系实际,点面结合,把小事情放在大环境里去思考、去解决。在处理民族事务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事务都是由产生因素、行动表现、参与者、行为结果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整体;同时,各种事务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如果忽略这种关联性,孤立地看待某项事务,极有可能会误解其本质。
 
  民族工作者应将民族志研究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民族志是民族学的品牌。在民族学理论著作中,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研究载体,但更多地是指民族学家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记录、评论,并以学科理论视野来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民族志作为一种典型的定性研究方法,将结构性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者的文化直觉进行有机组合,并与其他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方法联合在一起,以达到研究目的。采用民族志方法进行民族问题的研究和管理,需要我们走进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参与观察法、文化相对论、主客位结合法、跨文化比较法、文化整体论等,形成一种完整的写作文本;需要我们运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政治、管理、工作方法与民族学的关系问题,以民族志工作方法为指导,学会调查研究,学会观察,学会聆听,学会换位思考。民族志研究方法的步骤主要包括:选择田野点,研究分析对象;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途径搜集民族志资料;提出民族志问题;进行民族志分析;书写民族志。
 
  在开展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掌握民族学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对决策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不够了解,就会造成政策执行的效率低下,可能导致受众的误解甚至抵制。一项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件民族事务的妥善解决,需要多方人员的参与,不能武断地将“自已”的观点和处理问题的思路不顾实际地推行。政策制定不仅要集中管理者的多方观点,更要广泛征求政策实施对象的意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民族工作者要运用民族志方法,其调查研究的田野点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是机关内部的行政组织。在这个田野点里运用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需要重视行政系统内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既要注重行政组织结构、工作程序等因素,又要注重人的因素。一个政策的形成和落实,需要行政组织成员共同努力,而任何组织的成员都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组成的。因此,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识别,是实现相互理解并建立良好工作氛围的关键一步。民族工作的管理者不能仅仅依靠权力和常识,凌驾于员工之上,而是要放下架子,走进基层,虚心倾听不同意见,并进行仔细观察。管理者需要换位思考,积极处理不同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地提高行政系统的工作效率。

  第二个田野工作对象,是各民族群众,他们是决策的最终承载者。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是每一项政策实施的目的。在政策制定之前,民族工作者需要走进现场、深入实地,站在各族群众的角度,以主位的身份进行参与观察,切身体验。要把当地各族群众对社会和文化的认识、观点、需求作为调查和研究的主要目标,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当地群众的文化体系,熟悉他们的民族文化特点、价值观、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然后提出民族志的问题。例如,不同民族群众真正需要什么?再从客位的角度,即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和理解文化,以客观公正的标准对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论、跨文化比较等理论工具,提出自己客观的看法和解释。

  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的,必须明确调查目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要解决实际问题,显然不能“闭门造车”或仅仅依靠想象,而是要通过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掌握其基本情况和发生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而要了解情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民族工作者只有真正地了解和理解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

  民族学研究强调主位视角的重要性,强调把主位的思想和行为作为重要信息和资料加以处理。强调主位视角就是要多听取当事人的观点,尊重当事人的话语权,给予他们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和权利,鼓励公众参与发展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说,各族群众是民族事务管理的主要对象,只有了解他们的基本心理以及文化特征,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民族工作者如果能够将民族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将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与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论、跨文化比较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就一定能为工作的求真务实和不偏不倚奠定基础。
 
  因此,笔者对民族工作者提出 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认真谨慎地走进“田野”。民族工作者要想让一项政策真正地落实到位,必须放下自己的身段,走进田野,去第一线调查研究。这样既可以了解党和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又能够掌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掌握各族群众的生活状况,最终实现民族工作具有针对性、具有实效性。
 
  第二,以当地人的视角了解实情。民族工作者要尝试以当地人的角色真正地融入到民族地区和民族群众的基层社会当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参与观察,才能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才会发现和正视自身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走进田野的最终目的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因此,民族工作者不但要争取带着政策去田野、带着课题去田野,更要带着问题去田野、带着感情去田野、带着责任去田野,努力做到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第三,主客相宜,换位思考。主客相宜要求民族工作者要融入当地,了解调查对象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当地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当然作为一个外来者,在身体力行地获得第一手资料时,还要转换回自己客位的身份,即调查者或者研究者的身份,用历史和文化比较的观点去分析获取的田野资料,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结论。
 
  第四,放下“常识”与“权力”,学会倾听。常识是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对文化所作的表达,常识深深嵌入我们通过感觉获取的经验当中,人们通常会以固有的常识或经验等比较主观的态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民族学强调文化在学科领域的奠基性功能,文化又是“权力”场域,受常识与经验限制,人们往往会局限于自身经验框架而“想当然”。所以,民族工作者首先应该放下固有的常识,学会倾听。
 
  第五,放宽眼界,把握全局,要有整体观。在民族事务管理中,要注重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各项事务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民族学方法论中的整体观不仅强调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它还强调具体文化要素与整体社会之间的不可分割性。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得益于各种构成要素的有机配合,而任何一项事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均会对社会整体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民族工作者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考虑各种事务之间的关联性,坚持整体性原则。例如,行政管理事务中的民族事务与宗教事务在民族地区往往相互交织。民族文化、宗教乃至政治、经济各因素之间均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孤立地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无法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总之,民族工作者要抱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合理有效地解决我国民族工作过程中的诸多事务和问题,要继续坚持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倡导的“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以发现、解决各民族群众的切实需求和现实问题为主要工作任务,处理好日常生活中涉及民族问题的各项事务,事无巨细、高效务实,做到“效果做明显、缓和有程度、问题得处理”。民族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主客位相结合作为方法论特点,能够帮助民族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自身,从多层级、宽幅度、多角度分析民族事务和民族问题,更好地发掘各族群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更全面地收集多方资料,从而为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民族事务的认识和处理提供真正有效的支持,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