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代 新定位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明,“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中心环节,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
通常我们所说的“德”,一般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一般来说社会公德是“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职业道德是体现在职业活动中的社会公德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又是政治品德形成的重要中间环节。政治品德处于最高层次,是人才的灵魂,确保人才的政治方向,是人才成长和发展中最强有力、最持久的内在动力,同时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完善和提升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德”在人才素质中处于首要地位,发挥着统帅和灵魂的功能。当今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政治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由此,“四个服务”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方向,构成了新时代高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新定位。
好的品格是人的无价之宝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思想境界上的差别,必然导致行为方式上的差别,从而造成行为结果的巨大反差。“德”这个首要问题解决得好,就会激发人才产生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如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两弹一星”的前辈们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看作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为国家强盛而奋斗的伟大事业,因而才会有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相反,一个人的知识再多、能力再强,一旦缺乏正确方向的指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约,就会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丧失做人的基本原则,跌破做人的底线。社会上出现的贪污腐败、高科技犯罪、违规操作等现象,其中不乏高官、高学历、高智商者,由于缺乏正确的法治观、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说到底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他们的高官地位、高学历、高智商就成了铤而走险的工具,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须在“贯通”二字上下功夫
德是人才素质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但它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这样的辩证认识,才能处理好德和才的关系,正确把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用人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育人和育才是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全校各项工作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机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才能产生实效。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设必须在“贯通”二字上下功夫。首先,要实现组织领导的“贯通”。高校党委要统揽全局,明确每个部门的育人责任,形成全校一盘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次,要实现理论指导上的“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这一思想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要贯穿于每一个课堂、每一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第三,要实现工作内涵的“贯通”。按照人才品德的形成规律,既要把握住政治品德塑造这个根本,又要注意到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培育,最终达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目的。第四,要实现工作方式上的“贯通”。不论是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还是面对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简单生硬的说教、单向度的强行灌输,都不会产生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
(执笔:马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