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亮点纷呈

  作者:杨胜勇 杨蓉 李谷木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新形势下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而深远。根据委党组部署,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把宣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首要职责和重大政治任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指示精神和民族地区干部“三个特别”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实现正伟同志提出的学院要成为“民族理论政策培训的一流学堂、各民族干部成长进步的助推引擎、广大学员一旦拥有便难忘怀的温暖之家”的目标,遵循“聚焦、整合、开放、创新、提高”的工作方针,着力创新培训理念,着力提高培训质量,着力拓展发展空间,扎实开展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采取专题班系统学、各类培训班重点学的方式,举办了33期“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培训班”,并在70期各类培训班中实现了会议精神“全覆盖”,培训学员6690人,涵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编印了“会议精神学习资料选编”等8本教参,开发了“理论创新点 政策着力点 工作发力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认同”等10余门课程,王正伟同志亲自带头宣讲,民委、有关部委领导和相关业务司局领导分别走进课堂,权威解读会议精神,使参训学员明确了形势任务,掌握了大政方针,提振了干劲信心,成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优秀宣传员和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定执行者。

  二、问题导向,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工作专题培训效果显著

  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 “旅游发展”、“县处级女干部” 、“就业促稳定”等8期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余名;为西藏自治区举办 “少数民族县处级干部”、“藏汉双语翻译”等4期培训班,学员250余名;为武陵山片区举办 “初中骨干校长”、“片区联络员”等3期培训班,学员300余名。承办中组部委托的“自治州依法治理与民族工作实践创新”州长班、“民族区域自治与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县县长班;举办 “‘一带一路’与民族地区发展”、“扶贫攻坚能力建设”、“城市暨社区民族工作”、“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等18个专题研讨班。教学评估优良,达到了理论武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

  三、部省合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助力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国家民委与民族8省区及四川、辽宁、吉林、山东等12省(区)党委组织部建立部省合作培训少数民族干部机制。学院积极落实,紧扣地方组织部门培训需求,成功举办了“青海少数民族县处级干部”、“云南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等14期少数民族县处级干部培训班, 培训605名学员。其中,云南、四川、青海等8省区348名学员为后备干部。进一步发挥了学院作为培养中高级民族干部重要基地的职能,更好地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选拨任用相结合。

  四、突破学制,成功举办首个中长期班“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在国家民委人事司和贵州省委组织部、省民宗委的合力支持下,学院举办了首个学制两个月的中长班“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贵州班)”。针对学员为厅局级后备干部的实际,在培训需求上突出“准”字、培训内容上突出“实”字、授课教师上突出“高”字、教学方式上突出“新”字,实现了培训内容模块化、授课教师高端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参训学员、授课教师和培训专家的一致好评,贵州省委组织部和省民宗委来函表达对学院工作的肯定和感谢。中长班的举办突破了学制缺环,提升了办学层次。

  五、创新教学,激发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的“潜力”与“活力”

  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创新,先后将10多种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到61个班次教学中。“团队建设”培养协作意识;“世界咖啡”集体会诊突出问题;“结构化研讨”探寻问题成因与对策;“案例复盘”重审工作失败案例;“读经诵典”提升思想境界;“名家座谈”分享人生智慧;“单元论坛”巩固教学成果; “从政感言”畅谈从政心得; “主题研讨”与“辩论赛”碰撞思想火花;“艺术鉴赏”与“主题电影”培养人文素养。这些创新有效地发挥了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激“活”了教育培训。

  六、优配师资,聘请部委领导名家名师和优秀基层干部上讲台

  王正伟同志和其他委领导全部走上学院讲台,范小建、杜鹰、王作安等18位省部级领导授课达85场;王蒙、舒乙、龙永图等名家,楼宇烈、董振华、龚维斌、王小兰等名师和企业高管167人授课357场。落实 “一司一课”制度,机关28名司处长授课110场。以“学员论坛”等为平台,150余名优秀基层干部登上干院讲台,教学内容“接足地气”。启动自有师资培养计划,培养专题课主讲1人、“结构化研讨”主讲4人、“世界咖啡”主讲1人、“案例复盘”主讲1人、“团队建设”培训师3人,催化师10人。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初步形成,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七、开放办学,整合优质资源借助媒体平台形成办学合力

  与北京大学共建“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课程,被中组部运用在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专题班,与国防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共建课程,举办了 “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军人才‘民族团结与国家安全’”、“民族地区中学骨干校长能力建设”等专题班;与国家旅游局、全国妇联、北京教育学院等合作举办专题研讨班和能力建设培训班。与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央民族歌舞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举办民族文化展、民族题材电影展,邀请民族艺术家作专题讲座,组织学员观看文艺演出。与委属媒体建立宣传报道合作机制,及时宣传报道重要培训活动和教研成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形成开放共融的办学格局。

  八、从严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组部学员管理“九条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从严治院、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坚持院领导联系培训班制度,班子成员深入培训工作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办学规律,有效指导工作;坚持严把教学方案关、教师聘请关、讲台纪律关,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强化入学教育和学员管理,将遵守培训纪律、培养良好学风作为培训的内容和要求来落实;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促进不同班次、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学员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团结和谐校园。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既给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同时又对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年学院还举办了建院以来首届年度开学典礼,编制并启动实施首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学院办学的路径目标更明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干劲更足了。在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新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学院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培育和发挥学院的特色与优势,发挥好民族教育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和“国家队”作用,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刊发于《民族工作简报》第92期、《全国干部教育通讯》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