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发展中的中央民族干部学院

  来源:《中国民族》  作者:巴莫阿依 杨胜勇

  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是党和国家专门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地区干部、民族工作战线干部而建立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干部学院。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早在1935年,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就设有民族班;1937年创办的干部学校陕北公学设有民族部。1941年,我党建立了第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延安民族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党和国家陆续建立中央民族学院等民族学院,最初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对各类人才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民族学院迅速转型为综合型大学。但是,新时期新形势对民族干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大背景下,1983年建立了中央少数民族管理干部学院,由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代管。2003年9月,获中央批准,中央少数民族管理干部学院从中央民族大学独立出来,建立专门的民族干部培训机构,并建成新的校区,同时更名为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国家民委党组高度重视学院工作,历任学院院长均由国家民委主任担任。

  2003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立足职能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建成“民族理论政策培训的一流学堂,各民族干部成长进步的助推引擎,广大学员一旦拥有便难以忘怀的温暖之家”为目标,遵循“聚焦、整合、开放、创新、提升”的方针,积极作为,扎实推进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的特殊的贡献。其办学特色和主要成效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着力加大培训力度,实现新形势下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

  建院以来,学院先后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次720多期,培训学员44000余名。其中,地厅级领导干部2000余名、县处级干部近15000余名,有不少学员走上了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比如,2004年举办的第一期全国自治州州长班学员中,贵州的三位州长,如今都已成长为省部级干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学院千方百计挖掘内部潜力、用好外部资源,培训由2013年的50期、学员3000余人,增加到2015年的92期、学员人数近6000人,涵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院较好地发挥了我国中高级民族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基地”和“主渠道”的作用。

  着力强化理论武装,扎实推动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三进”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采取各类培训班重点学、专题班系统学的方式实现“全覆盖”,突出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民族工作、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维护新疆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决策部署进课堂。开设打造“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问题与依法治国”、“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国际比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特色专题讲座近60多个,国家民委所有委领导全部走上了讲台。学院已成为学习贯彻中央最新精神尤其是中央关于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并向着“民族理论政策培训一流学堂”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初步确立了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国家队”的地位。

  着力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重点地区、重点工作和重点对象开展培训

  学院把培训重点聚焦在民族8省区、武陵山片区,聚焦在民委的特色工作,聚焦在少数民族干部尤其是县处级、司局级干部。为民族8省区、武陵山片区共举办培训班184期,学员17,000余人。先后举办少数民族县处级干部培训班70期,其中,新疆13期、西藏7期、内蒙古中青班9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兴边富民、扶贫攻坚、城市暨社区民族工作、特色村寨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发展等特色主题,举办专题研讨班48期。从2004年起,学院还承办了中组部委托的民族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等主干线领导参加的各类专题研讨班42期,培训近2000人。还为民委系统、地方民族工作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250期,学员17500余人。学院培训工作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效果显著,得到中组部、相关省区组织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着力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为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近年来,在国家民委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委人事司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探索学制改革,设置了学制两月、一月的少数民族中青班把干部培训与选拔使用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成为民族干部成长进步的助推引擎;学院扩大培训范围,举办民委委员单位、中央企业、新闻媒体民族工作专题研讨班及少数民族企业家、民族题材文艺编创、民族地区旅游等培训班;学院创新办班模式,落实部省合作培训机制(贵州、青海、四川、广西等省区),开展院地合作、院部合作办班,同时创新送教上门、举办衔接班次等;学院创新教学方式,把“世界咖啡”、“结构化研讨”、“案例复盘”等10余种最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学院探索研讨式教学,引入“培训+主题研讨”、“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学术会议”等;学院运用“互联网+培训”,开设微信公共号、建立班级QQ群、编辑电子培训简报,对教学研讨情况实时播报。这些教学改革创新得到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业界专家的肯定,受到广大学员欢迎。

  着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部培训质量

  学院通过邀请名人名师和省部级领导干部上讲台,提升教师层次水平。近三年先后有25名省部级干部到学院授课155人次,其中2015年达74人次;王蒙、舒乙、龙永图等名家,董振华、李民、张占斌等名师和王小兰等企业高管授课330人次。落实“一司一课”制度,机关33名司处长授课150人次。特别是200余名优秀基层干部登上干院讲台,使培训生动、鲜活,接足地气。同时,着手加强自有师资培养,共培养“结构化研讨”、“世界咖啡”、“案例复盘”主讲人、催化师10人和团队建设培训师3人。学院已初步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着力开展“送上门来的调研”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学院着眼于干部培训出人才、出思想、出政策的目标,将培训与调研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学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典型经验,深入开展“送上门来的调研”。先后上报关于牧区发展、民族文化体制改革、民族乡建设等方面的调研报告6篇,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为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相关政策出台发挥了积极作用;学院上报涉及基层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关的《情况反映》80多期,其中《新一轮机构改革对县级民族工作部门的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对在机构改革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县级民族工作部门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着力推动开放办学,构建开放融合的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学院与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共建课程,举办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军人才‘民族团结与国家安全’”、“民族地区中学骨干校长能力建设”等专题班;与国家旅游局、全国妇联合作举办“新疆旅游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县处级女干部”、“少数民族女专家”等培训班,与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委属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委属媒体建立宣传报道合作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着力从严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学院切实执行《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工作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绩效考核,积极营造从严从实、规范高效的工作氛围;建立完善院领导带班制和教学管理组,强化对培训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按照“学术研讨无禁区、学院讲台有纪律”的要求,严把教学方案策划关、教师聘请关、学员学习纪律关;强化入学教育,将中组部“九条规定”和多次修订的《学员守则》印在学员手册中并严格执行,促进学员自觉遵守中央有关规定和培训纪律。制定和落实《班委职责》、《带班跟班教师职责》等,严格执行带班老师全程跟班服务制度,营造良好的学风院风。

  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为办学治院提供有力保障

  学院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学院筹备召开第二次党员大会,完成党委班子和纪委换届,健全纪委机构,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支部设置,严格党内生活,切实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了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工会、团委工作的意见,发挥群团组织在培养、凝聚、引领队伍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了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形成了紧扣核心业务抓党建,着眼能力素质建队伍的良好工作机制,为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思想组织保障。  

  在国家民委党组坚强领导下,学院近年来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一套富有时代特点、民族特色、实践特征、务实管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初步建成了一支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兼专结合的师资队伍,初步打造出一个敢于管理、善于服务、精通业务、开拓创新、作风优良的管理团队,初步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开放共融的办学格局。

  “十三五”时期是学院全面实施发展规划,实现快速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学院经过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十易其稿,经国家民委专题会、委务会研究审议通过,出台了《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发展规划(2015-2020年)》。“十三五”时期学院的发展目标是,要把学院建设成为与民族工作发展相适应、办学特色鲜明、示范作用凸显的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服务民族工作的智库。学院的发展思路和着力点,在于突出办学特色,提升质量水平,深化培训内容,完善培训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扩大开放办学。学院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扩大学院培训品牌的影响力;二是加强科研建设,提升支撑教学和服务决策的能力;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流干教队伍;四是全面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明确了学院的目标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条件和具体举措,描绘了学院发展的美好前景,不仅为学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基本遵循和航向指引,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全院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目前,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奋发努力,以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等重大决策部署为遵循,以实施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抓手,认真落实巴特尔同志到学院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编写一套高质量的精品教材、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构筑严格办学治学的机制体制、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郁氛围上下功夫,继续发挥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主渠道的作用,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各民族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心目中教育培训的最高学府,奋力在服务民族工作大局中续写学院发展的精彩华章。

  (刊发于:《中国民族》201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