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协作,打造东西扶贫样板

2018-12-01 11:21来源:民族画报    

  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20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荒滩。如今,闽宁镇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所有这一切,还要从“闽宁”二字说起。

  “闽宁”二字,正是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的简称组合命名的。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包括4个计划单列市在内的东部13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省区的战略部署,其中确定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从此,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历时20年的闽、宁对口帮扶序幕由此拉开。

  1997年,闽宁对口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决定:共同建设闽宁生态移民村。随后,一批又一批生活在“西海固”贫困山区的移民群众在此安家落户。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闽宁镇步入快速建设发展的新阶段,一批水、电、路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投用。一项项产业扶贫措施在村里落实,葡萄产业,红树莓种植、肉牛养殖、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走出大山的移民群众有了更多脱贫增收的门路。

  我们走进永宁县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栋栋整齐划一的设施农业大棚展现在眼前,棚顶覆盖着太阳能发电板。2014年,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有限公司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原隆村流转土地,实施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这种“光伏农业”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当地扶贫工作、农业开发结合起来,目前已建成农业设施大棚588栋,总规划200兆瓦。园区已形成食用菌产业链、花卉产销一体、万亩茶园项目、蝎子特种养殖、蚯蚓循环农业等产业布局。

  园区运营经理杨广平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当地贫困户除了每年增加1500元土地流转租金的收入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选择就近进入光伏农业园区工作,成为农业产业园的工人,每人每年劳务收入超过2.5万元。产业工人掌握了一定种植技术后,便可承包大棚,继而实现向个体老板的转变。”针对闽宁镇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闽宁镇推行“一户四牛一棚一电站”的“4+1+1”产业扶贫模式。每户贫困户单从肉牛托管、光伏电站、光伏农业大棚三个项目中,每年就可获得分红2.8万元,此外还有其他务工和承包等收入。

  在园区一栋花卉大棚里,记者遇到了从固原市隆德县搬迁至此的贫困户翟芳兄。她告诉记者,以前在老家,全家就靠丈夫在外打工和她在家里种地的收入维持生活。现在“4+1+1”模式一年可分红2.8万元,除此之外她还在园区打工,每年还有两万多的收入。一年下来全家的收入可达六七万元。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闽宁镇看望移民群众,回族村民海国宝家,仍留有当年总书记来家里作客的照片。2012年,海国宝作为原隆村第一批移民,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搬迁至此。搬来不久,海国宝经镇上的劳务经纪人介绍,在附近的葡萄园找到了工作。“搬之前,我家一年下来全家收入不到两万元,搬来以后,党和政府把致富的路子都给我们找好了,特别感谢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海国宝说。

  闽宁镇的快速发展,来源于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二十年如一日”的久久为功。二十载春去秋来,昔日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已变成了6万多“西海固”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特色小镇。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到相互间的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到教育、文化、医疗的多领域合作,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到政府、企业、社会结合的对口协作新机制,闽宁两省区党委、政府咬定目标,坚定前进,将闽宁镇打造成为东西合作扶贫样板、生态移民样板、美丽乡村样板,创造了“干沙滩”变“金沙滩”的奇迹。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