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用学术讲政治”,使党校课堂实现政治性、学术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必须培育教研咨一体化核心竞争力。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积极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努力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主要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体制机制一体化。实现教研咨一体化,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在校级层面建立牵头抓总的领导体制和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2014年,我校就成立了教研咨一体化领导小组,常务副校(院)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科研、咨询工作的校(院)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部、组织人事处等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等形式,研究部署教研咨一体化工作,促进教学、科研、咨询融合发展。我校还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为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提供政策保障。
第二,资源配置一体化。有效利用师资、资金、项目资源,需要从一体化建设的高度加强统筹。我校正在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强调所有创新项目都是教研咨一体化创新项目,所有创新团队都必须是教研咨一体化创新团队,都必须协同开展教学培训、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和队伍建设,既出教学成果也出科研咨询成果,既出成果也出人才。这些要求释放出教研咨深度融合、教师全面发展的强烈信号。
第三,条线工作一体化。“用学术”与“讲政治”要有机结合,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教学、科研、咨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渠道互相渗透。
坚持把学术标准融入教学评价。所有新开课程,均要求教师必须有前期科研成果作为申报条件。在学员评议、教学督导组评议、教师教学评优中,把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有理论基础和学术框架、是否理论联系实际等作为重要指标。在校院精品课评选中,既从政治上把关,也从科学性、学理性上把关,提高教学的学术含量成为全校共识。
坚持科研和咨询服务教学。制定专门政策,对能体现主业主课方向、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在配套经费和后期评审中给予倾斜。每年把学员提出、带有普遍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列入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指南或决咨调研目录,推动教师进行深入研究。今年上海市委决定把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放在我校,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四,人才培养一体化。人才培养始终贯彻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和导向,引导教师全面提高政治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咨询能力、“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在引进环节,把政治审查作为必备环节,把教学和科研水平作为综合考察重要内容。在培养环节,实施教研人员个性化培养,把教学、科研、咨询有机结合起来,对每一位教研人员都明确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引导全面发展。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级、人才推荐等环节,教学和科研绩效同等考察。
通过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得到普遍提升,教学效果初步显现。一是教学质量保持较高水平。近年来,学员对教师授课、办班总体满意率均超过95%。二是名师名课不断涌现。5门课程获得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1门课程获得优秀课程,2门课程入选中组部评选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三是党校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与上海有关单位合作,运用新媒体积极传播党的最新理论、传播党的声音。先后推出的“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给90后讲讲马克思”“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实景党课”等系列音频党课,把党校传统的学员对象扩大到整个社会受众。还组织编写出版《新长征要有新作为》《马克思的20个瞬间》等书籍,把深奥的理论转化为群众容易理解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