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鄂伦春——鄂伦春族的历史跨越

2019-01-16

见证,鄂伦春

          ——鄂伦春族的历史跨越

  这组图片将我们的视野拉回到了60多年前。对于鄂伦春族来说,这或许是我们观察一个古老的游猎民族在改革开放40年间所实现历史跨越的一个更完整视野。

  生活在大兴安岭中的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与动荡不定的游猎生活方式和近现代社会频繁密切的战争相关,新中国建立前的鄂伦春人口急剧下降,从1917年约4111人变为1938年约3000人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扶持和帮助鄂伦春族经济社会发展,鄂伦春族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有鄂伦春族8659人。

  如果说,新中国建立后鄂伦春族完成了从游猎到定居的剧烈社会转型,并由此带来了从以猎为主,到猎林并举,再到农林猎结合的三次生产方式的转变,那么改革开放40年间,鄂伦春族就实现了向现代农业生产、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1998年,鄂伦春人彻底放下猎枪,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作了痛苦的告别,此后他们不仅学会了农业生产的各项技能,还学会了使用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他们学会了科学种田和科学管理;学会了人工养殖等技术。黑龙江省十八站、白银纳两个鄂伦春族村庄,2012年仅木耳养殖一项收入就达1122万元。如今鄂伦春族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全国所有鄂伦春族村庄已全部实现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都有卫生室、自来水、安居房和文化室。

  勤劳勇敢的鄂伦春族在改革开放40年间,跨越了人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走过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