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的凉山变化——一个彝族家庭的见证

2019-01-16

一个彝族家庭的见证

    ——记者眼中的凉山变化

记者  列来拉杜  撰文摄影 报道

  1939年和1962年,我国已故著名摄影家庄学术曾两次进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拍摄了一个叫结石巴扎的彝族家庭。第一次拍的照片里有留着天菩萨,身披察尔瓦的结石巴扎背着盛装奴隶主女儿外出。第二次是拍的是结石巴扎和社员们一起在稻田里干活,或妻儿围在火塘旁烤火取暖,享受天伦之乐,这组专题照片刊登在1962年3期《民族画报》上以《二十年后再访》的标题,介绍了凉山彝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幸福美满家庭,并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2013年4月9日,记者在昭觉县采访了结石巴扎的小儿子,古曲乡洛洛村村支书吉史呷尔,他现在昭觉县城买了房,成了住在城镇里的彝族农民,在大凉山像他一样在城里买房的彝族农民越来越多了,60年来,结石巴扎从过去的无房到有房、发展到今天在城里买房的变迁路程,也是千万个凉山彝族家庭发展的真实写照和缩影。

  结石巴扎的传奇故事

  1922年,结石巴扎出生在昭觉县城附近小海子村的一个白彝曲诺家庭。曲诺是解放前凉山彝族社会中人口最多的一个等级,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里,其上是奴隶主,其下是阿加和呷西底层奴隶。在没有统一集权的凉山彝族地区,以家支血缘为纽带的势力,各据一方,冤家械斗频繁,民不聊生。结石巴扎和众多的曲诺一样为奴隶主服劳役和承担贡赋,为奴隶主冤家械斗作战。他亲眼目睹了包括他哥哥和弟弟在内的许多彝族人在冤家械斗中战死,十多岁时他就为奴隶主打冤家,虽侥幸活下来,但生活极为贫困。

  1942年,国民党一个班的士兵到小海子村收粮。结石巴扎看不惯这些欺压百姓的兵痞,趁不注意,抢走了班长的枪。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士兵烧了他的家,并通缉追杀他,无家可归的他,带着妻儿四处躲藏,抢国民党士兵班长枪这件事在当地影响很大,因此,人们都叫他“结石班长”,其实他的本名叫结石木比,是庄学术先生1939年,1962年两次采访他时,把 “结石班长”的绰号写作为“结石巴扎”。(现在规范彝族姓氏中“结石”写作“吉史”)

  逃过这一劫后,结石巴扎带着家人在距小海子四五公里的谷曲乡洛洛村落下脚,后来还当了两年国民党的兵。离开部队不久,凉山解放了,结石巴扎等曲诺人和当地的翻身奴隶一起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积极向上,很快就当上生产队队长。1962年,庄学术先生再访他时,他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由于当过国民党的兵,文革期间被批斗了三年,文革结束后,他与村民们一样挣工分糊口。1983年,孩子们都有出息,日子越过越火红时,老人得病不幸于告别了人世。

  结石巴扎的后代们

  结石巴扎有吉史阿扎、吉史乌结、吉史有古、吉史呷尔,两男两女四个孩子。两个女儿嫁给山上彝家人,现在不愁吃穿,两个儿子做生意,在昭觉城里买了房,他们都当了爷爷奶奶。结石巴扎在世时,经常教育他们要听毛主席话,好好做人,遵纪守法,作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负重望的孩子们也个个有出息,1976年小儿子吉史呷尔参军,在部队里先后入团入党。1982年,转业回来后,先后当上了民兵排长、村主任,从1988年起担任洛洛村支部书记直至今日,其兄吉史有古在上世纪70年代也参加了工作。

  2013年4月9日,准备采访结石巴扎后代时,得知他的小儿吉史呷洛正在昭觉县城办房产证,我立刻拿上摄影抱,驱车来到地税局,在熙熙攘攘的房产缴费处,一个留平头、穿灰色西服,脚穿皮鞋,手里拿着红皮的房产证的中年男子向我们走来,由于电话联系过,他在等我们。简单寒暄,说明来意后,我拿出1962年庄先生拍摄的他家照片,他一眼就认出照片里自己5岁时模样,看完照片激动地说“太珍贵了,谢谢您们”。

  当我提出要到他老家,62年庄学本先生拍照的地方去看看时,回答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房子还在,但没有人住了。”原来,他和他大哥都在县城里买了房住在县里。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富裕起来的彝族老乡纷纷在县城买房,一是看好这里生活环境,二也是为孩子们能在县城的学校学习。吉史呷洛告诉我,现在老百姓有了钱,重视孩子的教育,为孩子能在县里学习,他们在县城的东方红小学、工农兵小学,昭觉中学这些教学质量好的学校附近买房,照顾孩子生活。外出务工者增多,山里人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受过教育者,学习技术快,融入地社会快,收入也比没有文化者高。

  据吉史呷洛书记介绍,他们村有140多户,富裕起来村民都有钱,有的资产上千万元,现有40户在昭觉县城里买了房,他的这套房有140多平方米,全部手续办完要36万元。经济实力比他好的哥哥,也在城里有一套房,并有近百万元的存款,不巧的是电话联系他的哥哥吉史有古时,他到100公里外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俯西昌办事,没有见到。吉史呷洛书记家庭的发展奋斗史,也是凉山千万个彝族家庭的发展历史,上个世三四时年代,凉山彝族地区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交通闭塞,与外界的联系很少,几乎处于孤岛状态。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56年经过民主改革,彝族社会开始发生变化,到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放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他的个人发展也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吉史呷洛上世纪70年代参军,1982年退伍,回到家乡。曾从事收购牛羊皮生意,一张皮子赚几元到一张能买几十元,七八的时间积累了几万元,后来用这些钱开砖瓦厂,酿酒厂,逐渐走上富裕之路。他在村里盖起第一个石墙瓦房,改变彝族传统民居没有窗户、人蓄混居,空气流通和卫生条件差的情况。刚开始时,传统习俗的根深蒂固,村里老百姓住惯土墙木瓦房,楼上放烧柴、屋内设火塘烧火煮饭,屋内设有牛圈的生活习惯,对他修盖人蓄分开的新房,不理解甚至讥笑,经过几年,老百姓才慢慢发现新房的好处。纷纷改住新房,改变传统生活习惯。

  百闻不如一见,在县此办理完房产证后,我们驱车来到距县城4公里的谷曲乡洛洛村,村里都是水泥墙新房、屋檐上用黑黄红三色绘的彝族传统图纹,经过一条小溪就到1962年庄学本先生拍照的老屋,土墙旧屋没有了,现在这屋是20世纪80年代,花3万多元建的石墙新房,走进屋里,发现地上铺有瓷砖,顶上有吊灯,室内装饰与城市里一样,还有政府部门统一配方放的铁皮衣柜、餐桌等家具,电视机,洗衣机各种电器一应俱全。由于在县城买了房,这里平时没有人住了。

  看完老屋,我们返回县城他家,这套房在昭觉县工农兵小学边附近,他家在二楼,要过一条外置楼梯,三室一厅的140多平方米房屋,宽敞明亮,客厅里有一个大彩电,吉史呷洛的爱人和20岁的女儿吉史古洛在看电视,初中毕业的吉史古洛曾到广东、福建等地打过工,记者在采访时,她不停地打来电话给朋友,联系外出打工的事情。看到爷爷照片时她很激动,并主动提出给他们全家拍照,拿出值十多万元的彝族传统服装和银饰,精心梳装打扮让我拍照,遗憾的是吉史呷洛没有彝族传统服装,在西装外披了一件彝族察尔瓦,我想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吧,传统的消失和新的产生……

  从奴隶主统治下的贫苦百姓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从昨天为奴隶主打冤家已致家破人亡背井离乡到今天安居乐业发展经济奔小康,如果真的结石巴扎在地下有知,他看到今天儿孙们的生活定会含笑九泉。结石家仅是凉山普通彝家,他家几代人的冷暖人生,折射出的是凉山从奴隶社会到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跳跃般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