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扶贫助力拉祜山乡振兴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调查

2019-12-18 15:17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孙秋云 万玉琛 肖博文  

  拉祜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南澜沧江两岸和元江下游普洱、临沧两市的山林地带。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人长期生活在大山里,生产方式粗放,处于“种一大坡,收一土锅”的山地刀耕火种状态,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南美拉祜族乡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西部,成立于1987年12月。辖区内海拔最高2835米,最低1500米,村民多居住在海拔1800米至2500米之间的地带。当地常年平均气温14.1℃,森林覆盖率78.3%,人均占有耕地3.24亩。全乡现有1203户4682人,其中拉祜族338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2.3%。按照学界关于贫困的划分标准,这种由于交通闭塞、发展条件先天不足、教育水平落后等因素所导致的整个群体的贫困,属于结构性贫困。

  1995年南美拉祜族乡被云南省列为扶贫攻坚乡,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和临沧市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南美拉祜族乡成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关注区域。为了摆脱贫困,当地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先后从三个层面入手:

  第一,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群众收入。上世纪50年代末,拉祜族群众还是实施间歇轮耕的刀耕火种,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荞子、马铃薯、旱稻,产量很低,每亩单产荞子几十斤、玉米近百斤。后来虽然进行过集体化改造,但贫困面貌改观较慢。进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阶段以后,乡政府结合当地高山峡谷立体气候特点,引进资金和技术,带领拉祜族群众发展适合本地气候的高原特色产业,种植茶叶、龙胆草、长寿仁豌豆、烤烟、核桃等。政府在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并根据产量对农户实行奖励。到2018年,南美拉祜族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051.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17元(含转移性收入1115元),全乡经济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

  第二,改善基础设施,增进民生福祉。首先是通过一定的“输血”式投入,提升当地群众的起始财富水平和资产存量,改善外部条件,降低原生性贫困对经济收入的消解程度。2012年以来,当地政府通过对每户补助五六万元、乡村信用社免息贷款3年等方式,帮助拉祜族群众实现从过去住在茅草房、木掌楼、泥土房到现在住进具有拉祜族特色抗震民居的大跨越,解决了拉祜族群众的安居问题。同时,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向银行融资、整合涉农资金等方式,统筹实施乡村水、电、路、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乡村组路面硬化率达100%,所有农户家中均使用安全饮用水,所有自然村通电率达100%。为贫困户定额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学校实现4G网络全覆盖。

  第三,加强基础教育,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根除结构性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新中国成立前,南美乡地区还使用刻木记事。新中国成立后,南美乡地区建立了多所小学,但基础教育水平不高。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加大投入力度,发展基础教育,主要着手抓了两件事:其一,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扫除青壮年文盲;其二,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如今,南美乡有适龄儿童600多人,建档立卡家庭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没有辍学现象;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和困难资助,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就读职业学校、高中、大学学生的各项补助政策都得到了落实,确保了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辍学失学。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今天的南美乡已经基本摆脱了贫困,村民都住进了颇具拉祜族特色的红瓦黄墙安居楼房,社区卫生条件、教育条件等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在当地产生了强劲的内生变革驱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已成为边疆各族同胞的共同心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