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抓住产业扶贫牛鼻子

2020-06-28 21:13来源:广西日报    

  “我们莲花村到今年已种植黄腊李1600多亩,苞谷李800多亩,村民人均收入从以前不到2000元,到现在已经超过6000元,李果产业成了我们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近日,南丹县城关镇莲花村委副主任韦全吉说。

  几年前,城关镇莲花村被认定为贫困村,各类农业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并属于低丘陵地带,当地村民基本靠外出打工挣钱,干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没活干就没有收入,不仅十分辛苦,收入不多也不稳定。“发展产业才是根本之策、长久之计。”村干部和广大村民达成了共识,决定利用各家各户闲置的山地种植水果。今年莲花村21户种植李果收入均超过1万元,其中3户为贫困户,最多的一户收入达10万元,苞谷李和黄腊李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河池市精心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增强“造血”功能。各县区从“十大百万”产业中选出5个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还可自主选择其他2个作为全县扶贫支柱产业,构建县级“5+2”特色产业全覆盖的格局。这一布局既保障了“十大百万”产业规模化,又保持各县产业发展的灵活性。

  “南丹黄腊李、苞谷李品质好,价格高,发展空间大,是河池市重点发展的‘十大百万’产业之一的‘三特’水果。”河池市副市长李凤云说,“‘十大百万’产业已成为河池贫困群众稳定的、持续的增收来源。”

  河池市扶贫产业发展,是全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探索构建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扶贫产业体系,目前全区发展有县级“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占有发展能力贫困户总数的92%以上,

  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了96%以上的有发展能力贫困户;在全区已脱贫的450万人中,有426万人通过产业帮扶,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占脱贫人口的94.67%。通过推进产业扶贫,一批扶贫产业已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区糖料蔗产量占全国的六成以上,桑蚕茧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多种农林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千亩良田,风吹桑浪……在凌云县“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产业核心区平怀村,一片普通的桑园在引入景观创意和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之下,不仅实现了农田高质高产,还成为当地别致的旅游观光景点。

  “我们平怀村有桑园8600亩,316户从事桑蚕产业,去年户均养蚕收入5.17万元。现在对桑树品种进行改良后,桑园除了养蚕还能卖桑葚,一年每亩同比增收约4500元。”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党支部书记郁再俭说,“蚕桑+果桑”、“桑枝+食用菌”、“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带来可观收益,更坚定了平怀村脱贫奔小康的信心。为了把巩固提升精准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凌云县以下甲镇平怀村为核心,打造连片的万亩桑蚕现代农业产业,构建“桑叶桑蚕-桑葚鲜采-桑果制酒-桑枝育菌-蚕茧制丝-桑园造景”的桑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产业模式。

  “这种带贫机制在全区已经全面推广。”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广西以创建产业示范园区为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采取直接帮扶、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务工就业等形式,直接带动了36.48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目前全区5379个贫困村中有5370个贫困村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或产业示范基地(园)覆盖,基本实现“一村一新型经营主体”或“一村一产业示范基地(园)”。

  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平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继存,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个未成年的小孩,不便外出务工,只能在家务农,生活比较困难,被识别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他到该县的茶业公司就业,主要工作是管护茶叶基地,一家人就业,全家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要。近年来,我区在城乡各地扶贫产业链上建立了一大批“扶贫车间”,为大量贫困群众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就近就业增收脱贫。(原文编辑:曹丽媛 作者:廖庆凌 徐顺东 谌贻照 苏航 曹龙 任上腾 廖庆凌)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