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导学”推进教学方式创新

2021-01-04 09:57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刘小利 李挺  

  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业主课,各级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培训,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如何提高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各级党校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为了让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山东省青岛市委党校从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上开始首创“原文导学”教学方式,开辟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全新模式与路径。

  “原文导学”教学方式是引导学员深入学习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正确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旨在贯彻好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要求,用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吸引、打动学员,帮助他们既能从总体上把握党的思想理论和重大决策部署的科学体系,又能多角度理解其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近年来,青岛市委党校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文导学”为基础,充分听取任课教师、参训学员的意见建议,不断总结和吸取“原文导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探索规律、优化提升上持续深耕,形成了成熟稳定的课堂组织流程,精心开发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原文导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文导学”等一系列重点课程,历经近3年的打磨和沉淀,使“原文导学”成为青岛市委党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创新举措。

  精选师资,确保优势互补。大力推广运用“原文导学”教学方式,首先要着力解决好导学教师选配这个“关键”。为此,青岛市委党校教学管理部门聚焦教学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度思考待讲授的重要文献的科学内涵和外延,充分考虑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精准筛选授课教师,组建“原文导学”项目组,形成稳定授课团队。项目组成员在学深悟透重要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长、授课特点和教师个人意愿进行精细化分工,突出专长、协同配合、优势互补,让最合适的师资对重要文献进行最专业的导学,确保各部分理论内容都能讲出高度、讲出深意、讲出特色,使导学效能实现整体最佳。

  精心设计,搭建清晰脉络。为了让学员对课程内容有更清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项目组依托科学的分工安排,对需要导学的重要文献思想脉络和整体架构进行反复细致的研究,深入推敲各章节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搭建好重要文献的框架结构,在正式导学之前先把框架结构呈现给学员,让学员对重要文献建立起清晰完整的总体印象,继而进行逐条逐句解读,实现讲授架构上的总分结合。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原文导学”为例,课程伊始,项目组负责人在简单介绍党章的基本定位、发展历程、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先对党章的总体框架和内在逻辑进行梳理,让学员对党章有一个总体认识和了解,再按照分工由专门教师对总纲和11章进行分别讲解。通过“总分结合”的渐进式教育,让学员一目了然、一听即懂,引导学员明确党章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树立起合格党员的标尺,以党章为镜涵养党性、锤炼党性。

  紧扣原文,突出原汁原味。“原文导学”的鲜明特色就是紧扣原文,原原本本。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一特色,项目组注重强化课堂学习的仪式感,课前为学员印制预留笔记区的“原文”专用版本,以便学员边听边记,并要求教师讲授过程中务必朗读原文。朗读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一位老师读一位老师讲,也可以由学员读老师讲,或者老师边读边讲。同时,始终追求原汁原味、原原本本,讲授过程不举例、不扩展、不涉及无关知识点,将课堂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向重要文献内容的讲授,往深处“挖”、往细处讲,力争讲全、讲透,推动入脑、入心,突显课程功能的专一性。

  课前提示,做好学习准备。“原文导学”的突出优势是对所学内容能够讲全、讲准、讲深、讲透,把其背后的现实依据、内在逻辑、学理支撑、学术框架阐释清楚,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学而懂、学而思、学而信。但要达成这一目标,对学员听讲要求很高,需紧跟教师节奏,做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否则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项目组在逐条逐句讲解之前,先把“原文导学”的突出特点提前告知学员,提示学员充分认识这种学习方式的严谨性、必要性,做好心理准备,保障课堂学习效果。另外,为了增强“原文导学”的参与性、互动性,要求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凡有疑问之处随手记录,在课程最后的交流环节,可以现场提问,教师现场逐一进行解答,确保“当堂问题当堂解决”,让学员真正学深悟透所学内容,精准把握核心要义和精髓实质。

  经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原文导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原文导学”通过形式新颖、细致入微的讲解,面对面、手把手地传道授业解惑,加深了学员对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成为青岛市委党校学员印象最深、收获最多的课程之一。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委党校)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