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建立稳定脱贫帮扶机制的几个着力点

2020-11-20 15:48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耿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多维性、动态性和成因复杂性等特征,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要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社会保障等举措,达到稳定脱贫的目标。

  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得到较快发展。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提升脱贫质量、有效防止返贫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益贫作用,切实提升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以“龙头企业+扶贫车间+脱贫群众”“扶贫小组+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脱贫群众”等模式,以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提高收入水平。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积极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因地制宜探索民族地区农村股份合作形式,探索设立“公益股”“扶贫股”,保障脱贫人口获得收益分红和共享发展的机会。

  依托产业扶贫基地、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光伏电站等载体,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发展与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制度,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就业帮扶机制

  实现稳定脱贫,必须提高脱贫人口的就业创业能力。要加强对有劳动能力脱贫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劳务扶贫协作、扶贫车间建设等,帮助其转移就业。统筹利用公益岗位,多渠道安置脱贫人口。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提升劳务组织化程度。

  加强劳动技能培训。要加强对脱贫人口的技术技能指导和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靠技能稳定脱贫。整合多部门培训项目资源,对脱贫人口开展“靶向性”精准培训,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培训费用或实行免费培训。因地制宜在田间地头、村室学校和脱贫人口家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加强与效益良好、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聚区、企业的对接,在共同培养人才、提供就业岗位、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完善参与机制。科学开发公益性岗位、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岗位,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就近就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扶贫车间以“师傅带学徒、大工带小工、技工带普工”形式开展带岗技术培训。

  推进扶贫劳务协作。劳务输出地、输入地要建立健全劳务协作长效机制,完善劳务输出协调机制。输出地要加强省内协作,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加强精准对接和有序输出;摸清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意愿人员的“就业需求清单”,包括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岗位要求、意向输出地等,精准匹配“岗位供给清单”,充分利用基层服务平台、就业大篷车、微信、网站等渠道,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周密组织劳动力输出工作,在输入地设立劳务工作站,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输入地要充分利用远程招聘、网络面试等技术,建立网络招聘常态机制,确保辖区内企业与输出地有关部门定期对接,促进脱贫人口有序转移就业。

  综合保障机制

  扎牢兜底保障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福利保障、灾害救助等兜底保障制度,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筑牢健康扶贫保障线。大力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公共卫生水平。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有效降低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负担,确保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建立健全大病救助保障体系,分类救治贫困大病患者,全面落实大病患者医疗保障政策。定期向群众宣传基本卫生知识,提高疾病预防能力。确保小病在当地及时治疗,大病救治关口前移,提高大病救助水平。

  此外,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克服“等靠要”思想。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道德意识,培育勤勉、诚朴的生活态度,为建立优良民风厚植底蕴。

  坚持扶贫要扶智,补齐教育发展短板。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要突出群众的参与度,重视扶贫效果的持续性。建立企业帮扶机制,让脱贫人口更多参与到扶贫产业项目中来,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将扶贫企业与脱贫人口的利益紧密相连,提升脱贫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发展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陷阱与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项目号19BMZ113)阶段性成果。】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