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理念的民族工作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
■ 新中国民族工作实现巨大跨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世界上具有巨大优势。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们要在民族工作中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浴血奋斗的结果,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光辉照耀的结果,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西方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根植于中华传统政治文明,脱胎于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自主探索,丰富完善过程中更是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 牢固树立“家底”意识,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正确把握“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力更强、包容性更大的共同体,防止在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上犯错误。
■ 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抓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抓发展,确保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抓团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抓稳定,确保我国民族地区长治久安;抓法治,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运用好物质和精神两种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就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涵盖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理念的民族工作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正确回答了如何评价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我国民族工作实践这一重大认识问题,指引我们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这一重大判断,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工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我们廓清迷雾、把住方向定下了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这一重大判断,在民族工作中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民族工作实现巨大跨越。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浴血奋斗的结果,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光辉照耀的结果,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睦相处、安定团结局面,避免步入“昨是而今非”的历史认知误区。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整体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和谐相处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科学谋划民族地区“十三五”发展蓝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依法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力打击“三股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使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制度基础日益深厚牢固。
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世界上具有巨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西方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也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根植于中华传统政治文明,脱胎于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自主探索,丰富完善过程中更是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科学性、适用性、系统性、优越性,警惕“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论调,努力用民族工作光辉实践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经验。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如何把握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这一重大立场问题,指引我们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地区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这是“家底”;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家底”意识,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防止在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上犯错误。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坚决反对把多民族当包袱、把民族问题当麻烦、把少数民族当外人的错误言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推动中华文明永续发展。
牢牢把握多民族大一统这一重要政治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既视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推崇“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这种维护一统而又重视差别的理念,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珍视多民族大一统的传统,正确把握“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缩小差距、增进共性,“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牢牢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巩固和深化这一大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近代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谋求解放,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速度加快,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加速深化。现在,全国一半以上省份56个民族齐聚,沿海许多城市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已超过世居人口。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力更强、包容性更大的共同体。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这一重大实践问题,指引我们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运用好物质和精神两种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抓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即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重点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抓发展,确保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民族地区是建成全面小康的最短板,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要发挥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方面积极性,加快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步伐。实施好差别化政策,完善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使扶持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紧扣民生抓发展,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守生态底线,落实生态功能区规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实施好兴边富民行动。
抓团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要把握促进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一基本目标,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把握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战略任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繁荣各民族文化,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这一基础工作,推进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把握争取人心这一最管用方法,重在平时、重在交心,筑牢民族团结的人心防线。
抓稳定,确保我国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政治责任,立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并号召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我们要坚决执行新疆、西藏工作大政方针,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新疆工作总目标、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这一西藏工作总目标,实现新疆、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暴恐活动,深入开展“去极端化”,牢牢掌握反对“三股势力”斗争主动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维护民族关系和谐。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网络监管和舆情引导,旗帜鲜明反对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思想渗透的能力。
抓法治,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贯彻落实《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维护各民族平等权利,强化对各民族公民权益的司法保障。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这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行稳致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