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学习时报》:服务大局优化专题培训

2016-03-29 11:27作者:作者:陈雄  

  近年来,福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强化专题培训,形成了以政府工作为主题,以专题培训为重点,特色鲜明的教学培训、科研、决策咨询和学员管理模式。目前已形成的三类班次(即:独立举办的专题班,与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合办的专题班,其他部门委托培训的专题班),三大模块(即:理论讲授、工作研讨、现场教学)、“五个一”的办班成果(即:一次调研、一篇文章、一堂课程、一份总结、一份呈阅件),得到了历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特别是,2014年起,每年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省管领导干部10个专题班,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赵乐际部长,陈希常务副部长以及我省16位省领导49次批示。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项目生成上注重“三个环节”
  夯实“开发立项”这一基础。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习研究。紧跟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针对党委和政府关注的问题开展学习研究,并走访相关部门,收集信息,把握培训教学的大局。第二步,确定课题。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校院工作实际,确定重点开发专题项目。第三步,申请委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各教研部门根据确定的专题提出开发申请,经评审后确定项目负责人;二是由校院直接委托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确定后,由其根据课题开发要求,设计具体讲授专题课程,并初步推荐承担相应专题课程的讲授人员。同时,确定教学形式。
  把握“开发研究”这一关键。由项目组负责人完成,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组织专项研讨。就有关的问题组织项目组成员到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研究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二是组织集体备课。明确要求各项目组至少开展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一方面分析培训需求,研究学员学习规律,另一方面沟通信息,避免课程内容和案例重复使用。三是组织教学试讲。要求每一专题课程在项目组内均应试讲或说课,重点研究教学内容、方式及课件制作等问题,符合要求后方可提交校院组织的试讲。
  抓住“开发验收”这一重点。核心要把好两道关:一是教学试讲关。请校内、外相关专家评课,重点是提高课程讲授的高度与深度。只有通过试讲,方可进入课堂。二是学员评估关。由学员对课程教学的设计、内容、方式、效果作用及课件等进行评估,做到每课必评,评估结果直接与课酬挂钩。

  组织衔接上把握“三个阶段”
  前端延伸。一方面,组织项目组,针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细节进行充分讨论,制定整体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根据专题班主题,要求项目组选择有关典型县(市、区)进行深入调研和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及时了解现状和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同时对即将参训的学员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要求,要求学员做好相关工作情况材料整理和收集的准备,引导干部带着问题参训,聚焦问题研讨。
  后端整合。即培训结束后的成果整理与转化,一方面,项目组要通过培训总结对专题班的得失进行理性反省,为完善以后培训工作提供思路;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教师、学员多环节的思考、调研、培训教学成果,形成对培训专题的深入思索,进而形成可资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参考的决策咨询成果。
  过程拓展。即项目组老师要从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课程评价、座谈交流、研讨催化、实地调研、论文指导及后续联络等全方位贯穿其中。在团队建设上,通过成员间相互沟通,共同选队长、起队名、定队标队训等,不断增强学员的团队意识;在课程培训上,事先设计相应的问卷征集对课程的具体评价与建议,既促进了学员的学习思考,也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优化建议;在教学手段上,综合“听、看、想、做”等多种方式,听——
  课堂授课、看——现场教学、想——探求对策(案例教学、结构化研讨)、做——在做中学(参与式教学、体验式培训、专项训练等);在座谈交流上,突出实际工作研讨对话,邀请省领导、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和业务处室一同参加研讨,听取县(市、区)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思路;在实地调研中,突出比较式教学,组织学员赴台,重点在农业、生态、海洋、旅游等方面开展对比式培训;组织学员前往天津、浙江等地,围绕“自贸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福建发展”等开展对比式培训,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省份典型经验。

  实施保障上健全“四个机制”
  需求调研机制。一是需求调研常态化、制度化。出台《教学计划制定与教学专题更新调整的若干规定》,对培训需求调研形式内容等予以明确规范。二是需求调研“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省直部门、组织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的联系,特别是发改委、经信委、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等,了解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战略部署、工作重点和学员所在单位的岗位需求;请组织部门领导、参训单位与部分参训学员来校座谈,会商与诊断需求的适配度。三是开展培训需求问卷调查。主要有三类:针对培训项目的专题调研、面向调训单位和在岗干部的摸底调研、面向在校学员的关注点和满意度调研等,将问卷收集来的需求收入数据库,并做长期跟踪与分析。四是定期召开教学座谈会与教学分析会,及时掌握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调整设计思路。
  项目管理机制。一是多层次备课制度。主要有教研部集体备课、跨学科、跨校际集体备课,并对备课提出需求对象分析、讲稿讲义规范、课件制作科学、口头表达脱稿、集体备课认真、组织试讲严格六方面的要求。二是教学项目组负责制。项目组由相关教研人员和教务部门、学员部人员共同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项目组被合理授权,承担从教学设计、教师聘请、教学实施、学员管理、办班总结等整个办班过程所有与专题班教学相关的工作,相关部门配合。三是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分为“一课一评”,每类分8档细化评估标准,实施不同教学方法的分类评估,评估结果与教学评优、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有机结合,建立评估数据库等具体要求。四是培训项目总体评估制度。探索试行对培训项目、班次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培训设计、组织实施、保障服务、管理、成效等方面,推动评估工作从以奖惩性评估为主转向奖惩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并重的全面全程评估。
  沟通协调机制。在教务协调上,实施期初教学布置会和重大教学项目协调布置会,沟通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实施期中召开教学分析会和期末召开教学总结会,组织教学管理、教研、学员与后勤等部门进行教学质量情况通报,互通信息,查找缺失,谋划改进措施;坚持每周例会制度,既分析研究工作,又对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作督促与检查。同时,确定公务员培训处作为课程开发的业务管理部门,检查督促并具体协调每个课程开发项目组的日常工作。在教学保障上,出台《关于教室使用与管理的有关规定》《主体班次教学计划实施与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与规定,对教室调配、教室桌椅布置、教学用具安置、研讨设施维护等保障工作进行分工,细化了服务权责,大大提高了教学服务保障水平。
  激励保障机制。校院的激励保障机制,除了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优先提供对外交流和参加有关学术活动、进修培训机会外,学院在原有科研投入的基础上,又单列出年度公务员培训专题课程开发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开发启动经费,主要是引导教师积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研究,使培训教学课程开发有一个比较广泛的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培训课程开发的“风险”。二是课堂评估奖励经费,引导教师争创优质课、精品课,提升课堂效果。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6年3月28日 第A10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