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学习时报》:基层党校党性教育体系化探索

2016-08-24 14:41作者:蔡泳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委党校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摆在主业主课地位,不断创新党性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努力探索党性教育新模式,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
  推进党性教育课程开发,形成以周恩来精神为主题的课程体系。淮安是周恩来的家乡。周恩来精神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开展党性教育的一座精神富矿。淮安党校成立专门的课程开发小组,开发周恩来精神系列党性教育课程,研究周恩来精神与党性教育的联系以及周恩来精神的当代启示,全面搜集并学习周恩来研究相关资料,充分挖掘周恩来精神风范,形成党性教育中具有核心价值内涵的特色课程体系。
  创新党性教育思路,形成“十二个一”党性教育模式。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党性教育方式,在主体班教学中逐步探索形成了“十二个一”党性教育模式。即在党性教育主题活动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十二个一”活动:即“唱国歌、爱祖国”“讲党性、铸党魂”“学英模、践宗旨”“树正气、倡清廉”“知实情、解难题”“查问题、促整改”“提素质、谋发展”等十二项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党性教育活动,坚定了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实境课堂”。红色资源体现了我们党长期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淮安现有一百多处红色资源,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有因推行民主政治、为民兴办实事而被誉为“全中国民主建设楷模”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有“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双百人物”的新四军82烈士纪念园等。我们会同市委组织部对淮安红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按照将现场变成课堂、素材变成教材、讲解变成互动的总体思路,对红色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挖掘和整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历史再现功能,匠心独运地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实境课堂教学。实境课堂教学将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化,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抽象的党史知识、党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点评历史、反思现实,使党员领导干部在身临其境中领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奋斗精神、公仆情怀、求实作风,让感悟反思入心入脑,转化为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增强党性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
  弘扬周恩来精神,打造周恩来“五德”教育馆。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周恩来是一面永远的镜子、是党的楷模。我们会同淮安市纪委在校内打造了周恩来五德教育馆。从政治品德、思想道德、为政官德、社会公德及家庭美德等五个方面,深入挖掘周恩来五德精神的时代价值,以“立德”“崇德”为主线,多视角、多维度展示周恩来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的政治品德;注重党性修养和自我修身、加强思想改造、严于律己的崇高思想境界的思想道德;求真务实、艰苦朴素,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道德风范的为政官德;诚实守信,反对特权,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中的普通一员的人格魅力的社会公德;俭以守正,以“八互”原则处理夫妻关系,以“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高尚品质的家庭美德。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缅怀伟人,净化灵魂,不断提升完善自我。
  弘扬好干部典型,打造好干部教育馆。我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选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百余名好干部典型,会同淮安市委组织部在校内打造了好干部教育馆,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起了一座“中国好干部”的时代丰碑。他们的先进事迹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弘扬廉政文化,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是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围绕文天祥的《正气歌》中的“天地有正气,于人曰浩然”精神,在校内打造了正气园。正气园主体是由主题铭墙、两个“正”字和三面铜镜所组成,主题铭墙分别镶嵌着党徽、镌刻着几代领导人的谆谆教诲和“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格言。我们还在校内建设了以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廉政教育馆,馆内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历程以及淮安的廉政建设历程,党在廉政建设方面的实践以及淮安廉政创新实践以及淮安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勤廉人物。通过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设,增强了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委党校)

本文选自《学习时报》2016年8月22日 第A10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