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相关链接

《学习时报》:发挥理论优势为学员解疑释惑

2016-12-21 11:49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宫力  

  怎样讲好主体班次的课,结合多年来在中央党校从事的教学工作,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了解学员,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上主体班次的课,尤其是省部班的课,有些年轻教师一上讲台就有点发怵,因为面对的学员大多是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是学员的长处,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是理论、历史,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还有横向的比较,这是他们所欠缺的。对于这一点,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有一次我在省部班讲关于世界格局的专题课,下面坐的学员中有一些是专门从事外交工作的领导。课间的时候我就问其中一位学员:“您平时这么忙,怎么还能抽出两个月的时间专门来学习呢?”他说:“我长期在一线奔波,充电的机会很少,理论上来不及充电,有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够了解。”讲课的时候,对学员有些疑惑的问题,我们可以发挥教师的强项,从历史源头上解释,把始末解释清楚,而且有理论的高度,学员就会觉得没白学。毕竟作为党校教师,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相对扎实一些。还有横向的比较,特别是国际上各国之间的比较,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一堂课,我们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帮助学员把似懂非懂的东西搞清楚,他们听课就有收获,这堂课就有价值了。我们若是只讲学员都知道的东西,就没有意义了。

  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巧用案例,避免经院式的讲解。从概念到概念,光是概念界定,内涵外延就讲半个小时,这样是不行的,学员坐不住,也没有必要这样讲。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能力,主讲老师必备的能力。如果绕来绕去,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学员是不会满意的。在主体班次讲课,我的体会是要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找出关键性的问题,把它讲透。比方在讲国际关系中谈到美国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系统深入地讲述我们对美国行为根源的研究,因为这样才可以讲到问题要害,把问题讲清楚,以便于学员更好地理解。还比如在讲中美关系时,讲到毛泽东同志对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定位:一个战壕里共同抗击日寇的战友。关于这个定位,有的学员不太理解。我没有给学员介绍太多的枯燥的数字,只选择讲述了当时美国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对中国抗战大力支持的两个案例,使学员清晰地理解了问题。

  有学理支撑,归纳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讲清楚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框架、理论工具。比如说,我在讲世界格局的时候,好多学员问,现在这么多大国,到底哪个算一极呢?我的做法是,不要直接告诉他们有哪几个,要给他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成为一极的条件是什么,这是有一个指标体系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国土面积与人口、软实力等实力状况,把这些指标体系讲给学员,他们学懂了,也就清楚哪几个国家够一极了。关于国际战略中的中美关系,好多学员都会思考,中美关系有没有些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又是什么?我的感悟是,遇到这种情况要给他抽象出几条关键因素,学员就会感觉理论升华了。我对他们讲,中美关系一路风雨兼程,百转千回,在纷繁的历史表象背后主要有四个基本因素在起作用。这四个基本因素是经济贸易、安全、意识形态、台湾问题,它们在影响着中美关系的走向,有的是动力,有的是阻力。这四个基本因素也是我们以后分析中美关系的风向标,通过看这四个因素的状态,就可以大致看出中美关系走向。听到这些,学员立刻就掌握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能够抓住要点,指出规律需要我们教师具备抽象、概括的能力。

  释疑解惑,不回避难点,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有些难点回避了,不是学员所想要的。学员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所以有些问题不能回避。比如说,学员对朝鲜战争的认识问题,解答好这个问题就需要有理论素养和历史研究的积累。在当代世界报告中关于中美关系的大课上,我首先给学员详细讲解了当时的世界形势、朝鲜南北双方的状况,并利用我们研究掌握的真实史料揭开了一些历史真相,然后客观地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合理公允的推断,把朝鲜战争的发生、发展、根源、作用都给学员讲得清清楚楚,由于史实列举清晰、分析客观合理、结论符合逻辑,学员都表示比较接受和信服。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尽量有针对性地多提建设性意见。我们讲课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学员,让他入脑入耳,在决策中发挥影响力。党校的学员是领导和推动国家和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质量的课,对他们的一生是有影响的,对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是很有价值的。不针对问题、不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讲课目的就没有达到。可以讲失误、可以讲弊端,但关键是能对症下药,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也正是深受学员欢迎的讲课方式。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