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党校的课讲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课后能否给学员带来回味。要想讲好课,必须时刻关注学员的评价与反映,对此我有一点经验可以分享。一次课分为上下半场,中间有个休息时间。如果当学员在课间休息时,仍在议论刚才上课时你的观点、你的讲授,你的课基本上就成功了,我称其为“课间指数”。党校课讲得好不好,首先就要关注课间休息时间里,有几个人在议论你的课,如果有人提议,回应的人越多就说明指数景气越好,说明你的课给学员带来了触动。所以,我在课后,都很关注学员的课间表现。所谓“回味”是指,无论是什么内容的课,无论时间长短,总要有一两个你的观点、得出的结论或阐述的意见能够带给学员触动。现在的学员总体素质越来越高,对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你的观点能够被学员接受或议论,总要有些真材实料。
上好党校课要讲究“门道”,我认为这个“门道”主要体现为四点。
问题导向。学员到党校来,除了“两带来”问题之外,还会带来林林总总的大问题小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有的是其长期累积百思不得其解的。教师接到一个讲题,能不能把与讲题相关的问题梳理清楚,这是能不能讲好课、抓住学员关注点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反映学员需求的“两带来”问题大家一定要重视,更重要的是在课前做好调查研究,比如张绪文、陈雪薇等这些老教师,他们课讲得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前和学员多交流,在与学员的沟通交流当中,对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的问题有所察觉。我以前也经常参与下班工作,让学员把问题提出来,对于抓热点、难点、学员关注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把讲述的问题和学员对党、国家、人民的关切找到结合点,展开学术思考、理论思辨、逻辑推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这样讲稿也就具备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含量。
研究支撑。学员大多看重教师讲稿中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含量。要使讲稿有内容有内涵,调查研究是前提。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表明,每一次系统的调研都会促使参与调研的教师对实际情况把握能力有所提升,课讲得好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调查;每次开展大型的调查研究都会培养一批或几位在这个领域的专家。因此,第二个讲好课的前提就是搞好调查研究,要有学术含量,要有第一手材料,经济学如此,其他理论性强的课如果没有调查研究的支撑也是难以服人的。
学理论证。对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提出问题,开个中药铺,原因列几条,然后一一对应地找几条对策就行,没有那么简单。要把教师的学理研究应用于讲稿和课堂。例如: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大家耳熟能详,但不一定都能理解透彻。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不能简单地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三去一降一补”,应该看到其深意是要从供给侧入手,构建起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新体制新机制。产能过剩的出现从另一个层面说明生产力发展了,而生产力发展了就会有供过于求、供大于求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问题,出路在哪儿?中央强调的重点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就要找到什么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源。我认为要放到生产关系的层面去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在表层的“三去一降一补”,实际上是中国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一次新的变革,我把它归纳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供给侧抓手。第一,把所有制关系调整好、把产权关系调整好、把分配关系调整好、把资源配置方式调整好、把市场结构调整好,最终让人得到最大解放,特别是掌握资本的人和掌握劳动的人。第二,让创新的能力得到最大提升。第三,通过分配把老百姓的创造力激发起来。如果我们在讲课时,把“三去一降一补”往前推一推,把它看作是一个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产权关系的一种新的变革的话,就可以给学员讲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应对之策,而是一个国家经济扶正固本的过程,是我们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调整。
讲课艺术。有些人天生会讲,有的人很努力还有差距。张绪文老师讲课就很有艺术,除了一腔热情和学术功底之外,重要的就是很会表达。如何把问题通过我们的信心、底气加上讲话的逻辑表述清楚,需要时间去积累。我们要做有心人,要攒一些“包袱”。两小时的课堂,如果想生动丰富些,就需要一点“包袱”,这个“包袱”就是平常的积累,并且要善于总结、善于运用。党校讲课并不难,关键是如何把话说到学员心里去,我觉得一定要用心。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