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党校在建设新型智库过程中,着力在提高成果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下功夫。为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发挥党校自身优势,2016年12月以来,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工程,将其作为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实现路径。
创新工程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旨在加快建设以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和科研组织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体系。重点是从组织架构、功能设置、学科体系、薪酬待遇、决策机制、成果评价转化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为此,学校实施“四大工程”,构建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平台、重点人才培养4个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党校智库的自身优势。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智库咨政服务的实效性。学校聚焦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强党性教育学科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原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实体机构,重点谋划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加强基础理论和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加强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研究,力争多出成果,在理论建设、思想引领上走在前列。
加强重大科研项目建设,提高智库咨政服务的针对性。学校积极创新选题方式,把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重点和热点问题作为重大研究课题,并通过科研协同公关、加强调研等措施保障重大课题的顺利实施。一是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形成研究合力。学校成立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由创新工程领导小组遴选“创新团队”以及“培育团队”,以“山东省委党校智库”作为学校整体智库面世,各创新项目团队是“山东省委党校智库”的一部分。创新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制订与实施创新团队的建设方案,每个创新团队和学校签订咨询建议任务书。二是加强省情调研基地建设,完善党情和民意的调研反映机制。学校要求各创新团队要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或行业建立调研基地,长期到基层、到一线进行蹲点调研,不断加强研究人员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三是加大对学员“两带来”问题的研究,发挥学员优势。学员入校之初,学校就着手征集、分析、梳理他们在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国家安全、经济建设、法治建设等方面的“两带来”问题,并及时通报给教师。各创新团队可以清晰地研判学员在目前工作中遇到的理论困惑和需要解决或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症下药,“量身定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把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的重要来源,把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形成具有前瞻性强、实践指导力大的科研成果。
加强重点平台建设,提高智库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一是完善智库成果报送反馈机制。积极疏通智库与党委政府的快速通道,专门创建内部资料《咨政参考》,定期向省级领导呈送创新项目团队科研成果,让智库研究报告直接、迅速进入决策咨询视野。二是加强各创新团队与省委政府各部门的互动交流,积极承担各部门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智库对策研究和政府决策部门的政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提供有针对性的智力支持。三是鼓励创新团队通过举办各类年会、高层论坛、专题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推介、转化智库研究成果。四是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努力阐释好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回应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扩大智库的影响力。
加强重点人才培养,提高智库人员的专业性。高端智库建设,人才是关键。创新工程重视领军人物建设,积极为学术影响较大、科研成绩突出的人才创造科研条件。围绕优势学科和重点项目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和智库进行访问交流、做访问学者,丰富其阅历结构,着力培养理论素养扎实、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带头人。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完善教师跟班学习、学术交流、进修学习等制度。积极为教师提供到党委和政府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让教师熟悉党政机关工作运作流程,参与政策制定与实施,培养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又有行政执行能力的综合型智库人才。
完善成果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调动智库人员的积极性。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新型智库成果激励机制。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决策咨询研究奖励办法》,以创新、质量为导向,提高报送及批示、媒体解读及分析、参与政府决策的奖励分值,激励教师产出高端智库成果;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科研业务考核、科研奖励、评先选优、职称评聘,激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智库研究专项经费制度。设立智库研究专门费用,将人力资本作为智库经费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完善智库研究选题、立项、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绩效考评等机制,大幅提升教师的创新活力。三是建立创新工程考核制度。出台《创新团队绩效考核办法》,把创新岗位分为首席专家、执行专家和专家助理三个等级,根据研究成果贡献大小,享受绩效工资和创新报偿,体现多劳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