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中央民族干部学院陈辉博士以全新的课堂设计,给第4期广西民族干部培训班上了一堂氛围轻松、激荡思维、促进交流的“世界咖啡-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讨论课。在陈老师组织下,各位学员结合工作中所见所闻所感,就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梳理、列举。经过几轮分组交流,学员们累计列举了50多个问题,有面上共性的问题,也有不同行业自身的问题。归纳起来,大家意见最集中的一点就是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懒政怠政普遍存在的问题。
焦点是一致的,但不同的学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许不尽相同。记得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廉政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为官不为”现象的恶劣性质,他说“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总理一语直击要害。懒政怠政虽然没有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贪污腐败那样清晰可辨,但却是一种隐性腐败。它的表现形式繁多,如精神萎靡,整天碌碌无为、无所事事,混日子、装样子、得过且过;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想办法、不找对策、绕道就走;推诿扯皮,把职责放到脑后、让承诺留在口头,等等。这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损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产生懒政怠政现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至少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忘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要求,忘记了人民才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他们群众观念淡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能推则推、能糊弄则糊弄。二是能力不足,解决难题的办法不多,遇到问题束手无策,工作方法简单,有时还会出现乱作为现象。三是对干部的监管仍有盲区,对懒政怠政行为,缺乏有力的认定规范,追责难度大,没有形成强大约束力。四是少数干部思想“不够干净”,在遵守和执行“八项规定”及党纪国法过程中仍心存侥幸,在与市场主体和群众打交道中“不得好处不办事”,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五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存在偏差,自认为从严治党、大力反腐与担当作为水火不容,不敢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一定程度上存在本不该存在的“纪律恐惧”“问责恐惧”心理。
懒政怠政问题危害很大,必须从严整治。“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这是最原始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治理懒政怠政,各个地方都提出了不少整治办法,效果不一。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有效对策:一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切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刻认识到脱离群众面临的巨大危险。二是坚持加强干部培训不放松。进一步健全干部培训机制,完善干部全员培训措施,帮助广大干部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能及时地更新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真正能够与时俱进,解决干部能力恐慌问题。三是坚持改进作风不放松。以强有力的作风建设和监督问责举措,让党员干部明白“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不断增强党员的纪律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坚决纠正懒政怠政行为,紧紧盯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不作为不担当的人和事,用好问责利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持续深入改进工作作风。四是坚持关心干部生活和成长不放松。党员干部理应为党努力工作、为民做好服务,这是首要职责。但他们同时也是公民,其对父母、子女、配偶、家庭也负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扶助等义务,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也需要关心和爱护。提高干部待遇尤其是基层干部待遇,拓宽基层干部的成长通道,解决其后顾之忧,激励其斗志,也是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应有之策。五是坚持廉政建设不放松。“严管就是厚爱”。在加大思想教育、警示教育的基础上,扎实抓好各个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织密“防护网”,筑牢“防火墙”,一寸不让地狠抓廉政建设,及时矫正纠偏、防患于未然,监督和指引党员干部依纪依法大胆作为、担当实干。
(作者为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型城镇化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