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一场初雪覆盖了祖国北疆的黑土地。黑龙江省,东极抚远,北至漠河,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其境内。这片我国气候最寒冷的土地,与俄罗斯有2981公里边境线、15个贸易口岸、2个边境互市贸易区。
随着兴边富民行动的深入推进,这片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毫不夸张地说,我省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期间,是边境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边境地区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黑龙江省民委主任刘明说。
在保护中发展,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路径
在美丽的刺尔滨河与索尔其干河的交汇处,群山环抱着鄂伦春族部落。1953年9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征求鄂伦春族群众的意见,14个部落的鄂伦春人下山建村定居,开始了新生活,他们的定居点因此得名“新生乡”。
宽阔平坦的马路,坚固的撮罗子(鄂伦春族传统民居),美丽的休闲文化广场……这些已成为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的标配。要发展,也要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新生乡在不断摸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近年来,新生乡立足本地最具特色的民族资源、历史文化和生态优势,把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特色村寨,确立了“鄂伦春民俗文化”和“北方游猎第一乡”两张特色品牌,建成瑟尔魄乌力楞原始部落体验区和刺尔滨河谷观光区,打造刺尔滨河流域旅游观光带。“目前,全乡共有26处景点可供游客观光游览。”新生乡党委书记王炜说。
鄂伦春族村民吴丽霞开了家庭旅馆。说起现在的好日子,吴丽霞打开了话匣子。“老伴儿负责种地,我负责做饭,既给老伴儿做,又给游客做,我这一年仅靠做饭就增加了不少收入。”吴丽霞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家里常备的果品和特色野猪肉风干肠招待记者。
“小时候住的是泥草房、走的是泥土路,一下雨房子就漏雨、路上也全是泥,走路都不舍得穿鞋,哪想过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吴丽霞高兴地说,现在住的房子是政府免费盖的,自来水、太阳能路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在黑龙江边境地区,有18个民族乡(镇)、15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在全省2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有7个在边境地区。统计数据显示,在兴边富民行动的推动下,黑龙江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截至2016年底,边境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278亿元,比2010年增长52.3%;少数民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6元,比2010年增长75.4%。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收入连续5年超过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外四道沟村是俄罗斯族村,去年,国家民委授予该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村党支部书记车明虎说:“这些年,村子建设得越来越美,环境整洁,还引进了高标准产业示范园区,剩余劳动力得到较好转移,农民收入来源也增加了。”
要发展也要保护,这对于承担固边和生态多重责任的黑龙江边境地区尤为重要。“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做到了‘五个维护’,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边境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刘明说。
加强基础建设,夯实边境民族地区发展基础
受多种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始终是制约边境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因此,黑龙江省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抓手。
据介绍,自兴边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全省边境县(市、区)陆续实现通车通航:2008年漠河机场通航;2011年享有中国铁路“东方第一站”称号的抚远火车站建成;2014年抚远机场通航;2015年绥芬河到牡丹江段高铁通车;2016年同江市结束不通铁路客运的历史……
新生乡的莫彩强老人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感触很深,他说:“新生乡距黑河市区70多公里,原来是路况很差的土路,去趟市里一来一回得两天。现在,从新生乡到黑河市建成了宽阔的柏油路,乘车只需一个多小时。”
“十二五”以来,黑龙江将打通交通“毛细血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改善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点。其间,仅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就投入1.66亿元,扶持了126个基础设施项目,边境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如今,与2010年相比,黑龙江边境民族乡(镇)未通硬化道路村屯数量由40个减少到16个,泥草房户数由4711户减少到1898户;边境民族村未通硬化道路村屯数量由44个减少到22个,泥草房户数由6118户减少到3798户。全省18个边境县(市、区)全部列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解决了49.6万名农村居民、2.7万名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村镇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提升,无电村全部消除,社会救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黑龙江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建设,放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平台作用。
“我们创新跨境交通通道,开辟了冰封期冰上汽车运输、明水期轮渡汽车运输、流冰期气垫船运输和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等灵活的交通方式,在同江、黑河、饶河、萝北等地开通建设了中俄跨江浮箱固冰通道,使口岸批量过货时间延长了3个月。”刘明说,“省里还推动了绥芬河经满洲里、俄罗斯远东铁路至欧洲各国的国家陆路大通道建设,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中俄黑龙江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都已开工。”
打造电商平台,让特色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我国北麓的群山中孕育着无数自然资源,生活在这里的鄂伦春人依然保存着采集的习惯。过去,人们采回来的山货都拿到附近集市上卖掉,价格便宜,现在则通过电商以更高的价格卖到全国各地。
在新生乡新生村的电商服务中心,一排排由白桦树干打造的货架上,整齐地陈列着当地的土特产品,这便是黑河市爱辉区打造的“瑷珲e购”平台设在新生村的电商中心。自2016年6月以来,爱辉区通过整合人流、物流、资金流、商业流、信息流,打造“瑷珲亚寒带”绿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已经与黑龙江省“大米网”、省供销“惠丰通村网”及全国供销总社“供销e家”平台完成对接,大山深处的新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千家万户。
“村民可以将自家产品放到平台上销售,实现传统农业对接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使优势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王炜说。
如今,在黑河市的农村,随处可见“瑷珲e购”线下店。据“瑷珲e购”总经理薛金山介绍,该平台在兴边富民行动的支持下,立足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自运营以来,市区内已建设了15个小区便民店,上线成型农产品40余种。截至今年9月,网上销售和线下实体店销售总额达5100万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3700万元,二手闲置物品交易总额1200万元。
电商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特色项目的推进。在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黄旗营子黑木耳园区,记者见到了“住上楼房”的黑木耳——吊袋木耳。多层木耳菌棒的使用,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减少了土壤细菌对木耳菌落的污染。
“园区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已发展成为黑河市黑木耳吊袋栽培标准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园区。”刘明表示,园区年生产能力为100万袋黑木耳三级菌棒、10万斤干木耳,电商是这些木耳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在兴边富民行动的推动下,依靠已经建立的“互联网+”销售网络,黑龙江省以“输血”向“造血”转变,扶持了一批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例如,鹤岗市绥滨县的网箱养鱼试点项目、穆棱市下城子镇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黑河市逊克县寒地有机食品恒温库项目等。刘明表示,这些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后,其收益将进一步反哺边境民族地区,从而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为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