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立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战略全局高度,提出了“五个认同”的重大论断:“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一论断为民族院校践行办学宗旨、落实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符合“三个特别”标准的各民族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广泛深入开展 “五个认同”教育,是有效保证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对大是大非问题有坚定立场,引导民族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抓手。
笔者认为,民族院校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教育实效性,促进“五个认同”教育向人文化、实体化、生活化方向发展,实现“五个认同”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教育目标,必须建好、用好、管好“五大课堂”——理论教学第一课堂、课外活动第二课堂、宿舍建设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第四课堂、网络阵地第五课堂,坚持靶向聚焦、精准发力。
一、改革第一课堂:强化理论武装力
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是一个科学的指导和引领体系,需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环节、贯穿学生创新实践全过程、渗进学生学业就业各方面。开展“五个认同”教育,不仅需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还需要优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一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增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前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手段的改进,变说教式为说理式、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单一化手段为多样化手段。与此同时,必须把握教育真谛,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情感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重视情感的力量,充分挖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情感要素,激发学生对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兄弟情、对伟大祖国的赤子情、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情、对建设美好家园的豪迈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公民身份意识、国家民族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红线和公德底线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地位、完善公民意识教育的制度机制、营造公民意识教育的文化环境、创新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手段,增强公民活动的实践体验,强化大学生公民意识,提升大学生公民素养,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使他们自觉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要优化教育教学体系。首先,通过有效整合和优化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主干、实践平台四大课程模块,使知识结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整体集成,靶向聚焦教育教学目标,着力解决好“五个认同”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一基础性问题。其次,积极构建“学习·实践·创新·提高”四要素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紧贴时代发展脉搏,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与学双方在实践中融入、在创新中提高,推动“五个认同”教育向人文化、实体化、生活化方向发展,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体验,解决好“五个认同”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关键问题。
三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五个认同”教育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也不是仅凭几道试题一考了之的事情,它是知、情、意、信、行的完美结合与有机统一。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五个认同”教育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创造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考核的动态性、过程性和完整性,注重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相结合,将卷面作答与思想认识的转变、提高相结合,将课堂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考试方式应由传统的笔试扩展到开卷考试、口试、撰写论文、撰写调研报告等多种类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内生动力。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创新,推动“五个认同”教育的纵深发展,促进“五个认同”意识的形成稳固,切实提高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二、活跃第二课堂:强化文化育化力
民族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日益活跃、形式日趋多样,因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和空间的开放性等特征,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促进思想理论教育方面的知、情、意、信、行这五个心理过程的运动变化方面,具有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要丰富活动载体。要做到思想上用心关注、学业上细心关照、生活上真心关爱、心理上悉心关怀、就业上操心关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在哪里,教育就在哪里”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全程立体育人功能,使“五个认同”教育在润物无声的情境里得以形成,在自觉体认的过程中得到升华。近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在这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通过成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办好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寝室等精品工程项目,实施“一院一品”计划和“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打造“书香校园”特色育人品牌,推进大学生“同心圆”帮扶活动,中南民族大学真正将“五个认同”教育渗透到了育人过程的方方面面。
二要注重促进“三交”。民族院校应将“经典研习”“实践养成”和“文化熏陶”相结合,以各级各类学生社团为载体,举办民族知识和国学知识竞赛、文学沙龙、读书节等特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发挥重要节庆日和民族传统节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通过开展富有各民族特色的文艺类活动、节庆类活动、体育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定期举办民族文化系列讲座,增进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了解,引导学生树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态度,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文化氛围,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校园稳定。
三要突出文化品位。民族院校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办学实践证明,文化始终是民族院校坚守大学本质、践行办学宗旨、履行特殊使命、落实根本任务、助推实力提升的精神动力。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发挥民族院校“三基地、一窗口”的独特功能,必须持续彰显大学理念的导向力、大学精神的凝聚力、大学文化的教育力、大学环境的吸引力、大学目标的号召力、大学制度的驱动力、大学形象的影响力;必须精心造就全方位、多角度、高起点、深层次的育人文化场景,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良好的育人功能,都培养着各族学生的现代人文素养,都激发着各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自由本质。
三、建好第三课堂:强化自我教育力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基础单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被誉为“学生的第一个家,第二个社会,第三个课堂”。在宿舍,大学生表现自我最真实、最充分、最自由,人际交往最频繁、最直接、最深入。因此,“五个认同”教育要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并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嵌融合,努力营造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勉、共进、共融、共乐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累和强化“五个认同”意识。
一要加强宿舍制度化信息化建设,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宿舍网格化建设,装配信息化门禁系统,增设学生网格员岗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要丰富宿舍文化内涵,高位推动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宿舍楼社区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开展诸如宿舍文化设计大赛、风采大赛、民族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征文比赛、民族团结海报设计大赛等活动,营造健康、活泼、文明的生活文化氛围,丰富宿舍文化内涵,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增进“五个认同”。
三要精心培育团结互助精神,促进良好室风形成。培育良好的宿舍风气,有助于各民族学生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有助于和谐关系的形成。近年来,中南民族大学以开展“寻找最美寝室”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团结同心、生活同行、困难同渡、节日同庆、学习同步、语言同学、民俗同尊、娱乐同享、校园同护、纪律同守、和谐同建的“十一同”活动,培育了团结互助的良好宿舍风气。
四、延展第四课堂:强化实践锻造力
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党情、国情、民情、社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涵养心性、提高觉悟、增强服务意识的根本途径。民族地区的广阔天地是大学生增强“五个认同”的理想大课堂。
一要搭建实践平台。民族院校要与民族地区建立广泛联系,在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农村基层建立永久性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暑期调研、挂职锻炼、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涵养和提升“五个认同”。
二要扩大合作交流。民族院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优势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利用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契机,扩大和深化与民族地区的合作交流,在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框架的指引下,组织师生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兴教助学、建言献策等智力扶贫工作,在奉献中显身手,在服务中受教育。
三要开展对口服务。民族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毕业生通过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形式服务民族地区;积极与地方民族工作部门、社区及其他高校积极配合、共育共建,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载体,为“五个认同”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五、把握第五课堂:强化网络自律力
当今时代,互联网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角色、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民族院校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力建设尤为重要。
一要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民族院校必须建立网络文化建设专干队伍,成立以专家学者为主、学生骨干为辅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和以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的网络教育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网络评论员、网络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着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战能力,推出相关制度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网络教育引导的实际工作,不断积累经验,熟练应对新形势下“五个认同”网络教育的切实需要。
二要净化网络传播环境。民族院校应完善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信息审查和管控,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按照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的“七条底线”的要求,依法依规管理学校各级各类网站、网络社区、网络课堂、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媒体和网络空间。建立网络文化预警及反应预案,对于极易引发网络舆论的敏感性、倾向性、群体性事件制定应对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的各类舆情事件,做好舆论引导,准确把握时度效,坚决抵制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蔓延。广泛开展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治教育,建立健全网络空间的诚信体系,树立广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让网络管理、网络运用、网络服务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三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民族院校要坚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积极做好校园网络媒体的科学定位,增加对思想政治工作软件的开发力度和对网站、网页的投入力度,突出校园网络媒体的整体建设特色,整合团队管理资源,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在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中,融“教育、管理、服务、实践”四大功能于一体,充分开发网络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尊重学生的娱乐、沟通、获取信息和资源、参与校园活动的需要,开发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网络论坛、网上社区、网络视频、校内网络文学、聊天工具、影视歌曲、游戏、动漫等多媒体产品,最大限度服务于大学生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阵地,大力营造“中华一家亲”“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网络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本文为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17019)、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6198)的阶段性成果】